让记者出镜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2018-03-29 06:15李楸阜新市传媒中心集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时效性新闻报道过程

李楸 阜新市传媒中心(集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新闻工作者所需的基本素养。新闻行业本身也可称为是一种服务行业,他们负责生产的是时代的信息,服务的是时代的思想。另外,新闻报道讲究的是真实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出镜再加上记者在现场的真实感受,通过记者的讲述使整个报道更加真实,也会让观众产生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觉,这样就更大的发挥出了新闻报道的价值。

一、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出镜的优点

(一)增加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记者以事件现场的见证者出现在新闻报道的镜头里,以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讲解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并实时的对现场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报道,使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同时,也是观众感受到事件的发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有的新闻事件情况太过复杂,或者新闻事件的过程过于冗长,镜头不可能全程记录,这时记者的出镜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梳理事件的发展进程,了解事件的发展主次[1]。比如在记录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时,镜头无法完整记录建造的整个过程,观众对于港珠澳大桥的建造理念也不了解。这时,记者根据镜头的转变实时向观众讲解港珠澳大桥的构成,并且介绍港珠澳大桥从设计提出到正式动工以及到最后的正式开通之间经历的重要事件,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镜头记录就可以向观众表达出来的。因此,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出镜可以提升新闻的全面性,使事件现场的信息更加清晰简洁,观众也更好的理清事件发展的前后过程。

(二)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我们无法准确的用语言将其形容出来,只有真正的感受到事件的发生才会记忆深刻。而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出镜恰恰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事件现场的状态,观众通过记者在镜头前真实的反应而感同身受。比如对于冬天经常出现的暴雪天气,新闻报道中只是简单的传述昨夜某个地区的降雪量高达几十毫米。很多观众就会疑惑,暴雪为什么才会几十毫米,在脑海中无法真实的演变出暴雪事件的场景[2]。而这时新闻报道的记者站在镜头前可能根本不需要详细的介绍降雪量多少,也无需过多的华丽辞藻,只需要站在镜头面前,观众通过观察雪的厚度到达记者身体的具体部位就可以真实的接收到新闻报道的信息。由此可见,记者出镜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增加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对于一些赛事的新闻报道,出镜记者通过采访参赛人员的方式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也可以大大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赛事的报道都讲究时效性和互动性,因为参赛人员都有一定的粉丝量,而粉丝就会密切关注参赛者的比赛进程以及参赛状态,记者通过在镜头前对参赛人员进行相关采访,不仅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提升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观众可以更多的了解赛事的信息。

二、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出镜记者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出镜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的了解事件发生现场的过程而不是呆板的介绍员。所以出镜记者在报道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系统,通过自己形象的语言与肢体表达向观众传达真实额感受,帮助观众更好的感受现场氛围[3]。另外,记者要根据不同事件的发生情况调整自己的情绪,切记始终用相同的声调、语气以及表情进行事件的报道。记者在出镜时的报道语言中不可以根据主观意识对事件下定论,避免应用“肯定、一定”等词语发表言论。

三、新闻报道中对出镜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镜记者作为连接事件现场与观众的桥梁,不仅需要良好的仪态,给观众一种亲切、亲近、信任的感觉,而且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丰富的知识与人生阅历、敏感的新闻思维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保证在现场的报道中有选择性的向观众传达事件的重点信息[4]。另外,记者还需要注意讲话时要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要尽量保证报道话语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传播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播方式的活跃,使得新闻报道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做好信息传播的媒介。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形式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及时作出整改,而对于新闻出镜记者的自身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报道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通过真实的场景向观众讲述事件的发生,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因此,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出镜可以有效的提升新闻的吸引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新闻的价值。

猜你喜欢
时效性新闻报道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