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泉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3-31 23:54阳泉市财政局办公室
山西财税 2018年1期
关键词:阳泉市厕所景区

□阳泉市财政局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大调研的工作方案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阳泉市财政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结合工作分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志强带领调研组针对阳泉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市旅发委进行了座谈了解,又深入到盂县、平定县、郊区听取相关部门工作介绍、召开座谈会,到部分旅游景点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认真了解各方面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阳泉市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阳泉市,古称“漾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与忻州市接壤,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南与晋中市毗连,西接太原市。全境总面积4452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阳泉市下辖三区、两县,市区内常住总人口约78万。阳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素有“煤铁之乡”之誉。

阳泉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在全省所占比重较小,但是特色鲜明,资源较为富集。境内拥有“天下第九关”娘子关、“赵氏孤儿藏身地”藏山、平定冠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翠枫山和桃林沟等。

据统计,2017年1-10月,全市商业住宿设施共接待入境游客4576人次,同比增长11.36%;海外旅游收入101.89万美元,同比增长10.6%;接待国内游客3212万人次,同比增长25.21%;国内旅游收入268.96亿元,同比增长27.6%;旅游总收入269.04亿元,同比增长27.6%。

(一)旅游资源

目前全市已开发和基本成熟的景区(点)共15处。

A级景区11处,包括4A级景区4处(藏山、翠枫山、桃林沟、大汖温泉),3A级景区3处(小河古村评梅景区、固关长城、华北奕丰生态园),2A级景区3处(平定娘子关、郊区关王庙、银圆山庄),1A级景区1处(冠山森林公园)。A级景区的总量占全省(150家)的7.3%;4A级景区数量占全省(85家)的4.7%(地域面积占2.8%,人口占3.8%。)。全市A级景区年综合收入约为6000万元,其中大汖温泉景区(2013年开业)年收入2000—3000万元之间,藏山风景区年收入2000万元左右。

其他未评级4处: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公园、红岩岭玉皇洞、药林寺森林公园、盂县忠义文化园。

阳泉旅游资源涵盖了历史文化、山水森林、温泉养生、溶洞奇观、民居古建、农业观光、红色旅游等不同类型,开发潜力巨大。

(二)旅行社行业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旅行社36家(包括2家具有出境资质的组团社),外地在我市设立的分社27家。全市旅行社行业年度总营业额在1.5亿元左右。全市共有持证导游300人,占全省导游总量的1.7%左右。

(三)旅游星级饭店

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1家,其中五星级1家(阳煤集团药林会议中心),四星级3家,三星级以下7家,分布在市区、开发区和盂县。

(四)乡村旅游

近年来全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以桃林沟村、辛庄、咀子上、南沟、七亘、南庄等为代表,涵盖新农村建设、农业采摘、休闲体验、民居古建、红色纪念等多种类型,成为本地游的一个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狭义旅游基础项目(包括景区内部建设、星级酒店和乡村旅游)建设投资超过24亿元,一些重大旅游项目经过了初期开发到建成运营的过程,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7年以来,阳泉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战略,抢抓机遇、狠抓落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域旅游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部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突破。

(一)启动全市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全市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市政府批复规划编制经费后,立即启动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盂县全域旅游规划》和《盂县北部四乡镇全域旅游连片发展专项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郊区旧街乡全域旅游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平定县、郊区以及平定县娘子关镇已编制完成,等待专家组评审。

(二)超额完成景区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阳泉市在省政府确定的4个首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景区(小河古村评梅景区、关王庙景区、娘子关景区、冠山景区)基础上,自我加压,又确定了7个市一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景区(藏山景区、奕丰生态园景区、大汖温泉景区、桃林沟景区、银圆山庄景区、翠枫山景区、固关长城景区),将改革覆盖到全市11家A级景区。目前,参与改革的景区全部完成了管理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实现企业化运作。各景区凭借各自的资源优势及良好的投资环境找到了各自的合作单位,保质保量完成了景区的机制体制改革。

(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推动龙头景区建设。2017年年初至今,娘子关景区已经与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多轮协商洽谈,陈向宏团队计划投资40多亿对娘子关景区进行规划建设,并签订了《平定县娘子关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目前,已经成立了由董一兵市长担任组长的“阳泉市娘子关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盂县大汖温泉度假区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开发,目前一期工程精品温泉酒店、室外温泉区、水上乐园等主体项目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投资总额已经达到5.5亿元;平定红岩岭玉皇洞投资近千万元,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建设,于2014年9月正式营业,成为阳泉市溶洞地质旅游中独树一帜的精品;郊区桃林沟景区引进外来资金开设大型游乐场、滑雪场,建设乡村旅游景观及服务设施,累计投资达到5.3亿元,成为阳泉市发展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典范;水神山报国寺完成了从建设到建成开业全过程,投资达到1.8亿元,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佛教旅游场所。这些新业态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的亮点。

(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阳泉市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省旅发委关于旅游厕所革命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及早部署、科学安排、认真组织,有序开展了旅游厕所革命各项工作。

2017年,阳泉市录入国家旅游局厕所统计系统的旅游厕所24座,新建23座,改建1座。其中景区内厕所16座,乡村旅游点厕所7座,旅游线路沿线厕所1座。目前,阳泉市已完成17座旅游厕所的新建和改建工作,还有5座厕所正在完成过程中。

三、近年来投资旅游业概况

(一)财政投入情况

2014年至今,财政资金投入阳泉市旅游产业共计4490.53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厕所建设、旅游宣传等方面,其中:省级资金1406.29万元,市本级资金3084.24万元。

(二)社会等方面资本投入情况

阳泉市11个A级景区,2017年投资共计14260余万元,资金来源多为企业自筹。2018年计划投资28800余万元,资金缺口约为16650余万元。

四、阳泉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1.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不够。无论是外地进入阳泉市的高速公路和国、省主干道,还是本市交通网络上,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数量严重不足。

2.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推进不平衡。旅游集散中心是体现城市旅游功能的重要内容,《山西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也提出阳泉应建设三级旅游集散中心。目前,除盂县集散中心建设完毕之外,其余县区旅游集散中心均未建设完成。

3.旅游厕所建设不到位。大部分景区对旅游厕所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厕所数量不足或者标准不高、维护不到位,成为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短板。

(二)旅游产业投入资金不足

投资不足是制约阳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2016年以来,进入旅游项目投资相对低迷的时期,造成部分在建项目进度缓慢,新建项目开工不足的局面。其原因有三:一是项目主体本身缺乏开发资金,完全指望政策支持资金注入,开发思路还停留在多年之前的模式;二是项目手续制约,手续不完善影响了项目的入库,无法进入政策和金融支持的大盘子;三是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对项目的包装重视程度不够。交通、宾馆、景点等基础设施投入受资金制约未能实现同步发展,“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不配套,还未能实现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深层次旅游的转变。

(三)乡村旅游亟需规划提升

近年来阳泉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对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总体仍处于粗放式发展。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处于自发发展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内容雷同、亮点缺乏的情况。从工作调研情况看,站在全市高度对乡村旅游总体布局与个别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五、对阳泉市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拓宽旅游开发资金筹集渠道

按照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省旅发大会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发展活力,树立阳泉旅游发展新形象。要树立走向市场的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民营、私营等经济参与旅游业的程度,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中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景区建设,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和协调引导。将市场融资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组建旅游发展投资公司,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

(二)培育旅游服务要素

加快阳泉市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建设,培育旅游服务要素、壮大行业主体,是推进阳泉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工作。

1.提升旅行社行业质量,推进旅行社多元化发展。扶持旅行社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进入旅游交通、景区景点、旅游饭店等领域;鼓励旅行社兼并、联合,打造集团式企业;规范旅行社运营,增强旅行社行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盈利能力。

2.扩大旅游接待设施规模。扶持县区发展旅游饭店,规范和指导农家乐的发展。

3.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市场。积极推进刻花瓷、小杂粮、煤雕等旅游商品开发,注重产品市场定位与形象包装;创新营销方式,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旅游商品的营销能力。

4.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配套完善公路旅游功能,建立高速公路、入市主干道、市内及通景区道路的各类标识系统和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满足散客市场、自驾车旅游需求;加快景区客运交通建设,发展本地游市场;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持续的厕所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并将建设重点从旅游景区延伸到旅游公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区域,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

5.推进智慧旅游。将旅游产品从线下做到线上,交通线路、餐饮、智慧导游、旅游文化、旅游商品等要素环节实现网上互动,全方位方便游客。

(三)支持阳泉市旅游宣传推广

借助阳五高速开通的机遇,统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交通资源,按照相对稳定、逐步扩大的原则,通过媒体、广告、会展活动等各种促销手段,打造阳泉“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知名度,树立阳泉“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加大旅游营销投入,支持阳泉市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借鉴旅游宣传成功省市的经验,加大财政对公共形象宣传的支持力度,对城市整体形象进行宣传,提升城市知名度。

发挥旅游企业在宣传营销中的主体作用。按照“政府主导,行企联动,媒体引路,企业跟进”的模式,重点抓好市内旅行社与境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联合协作,借助媒体宣传、网络促销、客户邀请、同行交流、旅游节会、形象广告投放等有效形式,建立双向促销、客源共享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景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指导,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提升服务水平;开展针对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体现乡土特色,助推农村旅游接待质量的提升;开展导游人员的专项培训,提高对本地旅游接待的认识和技能;推进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素质教育,加大对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标准化、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五)加强旅游专项资金管理

按照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拨付方式和资金管理纪律,确保上级下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挤占挪用,提高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阳泉市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资金规模有限,但我们将使之成为“引水”,主要用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宣传推介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业,紧紧抓住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机遇,为实现阳泉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阳泉市厕所景区
厕所囧事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警惕厕所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