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课堂问题行为功能性评估个案研究

2018-04-02 16:33佛山市南海区星辉学校唐永津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检核记录表

文/佛山市南海区星辉学校 唐永津

天天,男,10岁,佛山市某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四年级学生,4岁时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被诊断为中度智力障碍,并伴随发育迟缓带来的肌无力、精细动作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等问题。天天在进入特殊学校学习之前因没有被幼儿园接收,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学和行为管理。

一、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跨行为多基线A-B-A-B撤回设计,明晰本研究的自变量为根据天天在课堂上的离座行为、自言自语行为和攻击行为三个问题行为进行的行为矫正,因变量为天天在课堂上出现的离座、自言自语、攻击同学的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至少安排4次的基线观察。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自编的 《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情况访谈表》 《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检核表》 《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ABC观察记录表》 《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频数记录表》四份研究工具。

二、研究过程

1.确定目标行为

根据访谈资料,研究者和科任老师首先使用 《课堂问题行为检核表》对天天每天上午课时段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检核统计,通过3天的观察记录,统计出天天每天上午课时段所表现的问题行为与其平均频数。发现天天的离座、自言自语、攻击同学的行为发生频率明显很高。

2.目标行为功能性诊断与评估

通过运用 《ABC行为观察表》《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次数记录表》在每天上午课时段对天天进行了一周的非参与式观察,并节选式录像。

每天观察结束后,研究者与科任老师观看视频,结合课程情况分析天天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ABC观察记录发现,天天的离座行为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 “得到关注”和 “从事喜欢的活动”;自言自语的功能集中体现在 “得到关注”和 “逃避”;攻击同学的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 “得到关注”和“得到实物”。

3.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提供积极行为支持

根据功能性行为评估结果,对天天的目标行为及其与周围相关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功能关系进行分析,计划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引发其课堂问题行为的改变,并为其课堂问题行为提供积极行为支持,采用前事控制策略和后果控制策略相结合,期待以此降低课堂问题行为发生频数,重塑良好行为习惯。

天天的目标行为功能主要表现在获得关注、得到实物、逃避、从事喜欢的活动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对以上诱发问题行为的物理性环境和社会性环境进行调整。

社会性环境调整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创设包容、关爱的情感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关注,比如提问、口头与物质表扬,并在其表现安静或专注听课时给予语言或物质奖励,强化良好行为;另一方面,减少消极评价,当天天出现强度较大或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的目标行为时,研究者协助将天天抽离座位,在教室门外进行安抚,待其平静后,与其以对话形式讨论刚刚的行为。第二,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尝试请天天做老师的小帮手,邀请其为大家分发、回收课本、教具,课堂上,通过针对性的提问或活动设计为天天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在提问时与其进行目光接触并保持微笑面容。第三,调整任务。一方面课堂上布置作业任务时,降低任务难度,教师下达指令或布置作业任务时面容温和、语速语调缓和;另一方面在其独立作业时,给予帮助或语言上的鼓励。

三、研究结果及启示

本研究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天天的课堂问题行为中的离座、自言自语、攻击同学行为进行了功能性评估,并据此进行了前因控制和后果控制的行为干预,天天目标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

1.对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矫正干预的必要性

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矫正干预是家长们长远养护考虑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特校老师教学和班级管理效率的需要,同时还是智障孩子处理同伴关系的品质需要。

2.对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矫正干预的可行性

大量研究表明,对智障儿童身心问题行为进行矫正干预是可能的,特殊教育权威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上刊登的几篇关于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矫正干预研究论文也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

3.功能性评估的实用性

功能性行为评估可以在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矫正干预方面进行应用,实用效果显然。而本研究通过个案课堂问题行为在跨行为撤回实验设计下证实功能性评估可以应用到较为温和的行为问题中。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检核记录表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基于Python 设计的TEQC 数据质量可视化分析软件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垂直荷载木结构大跨屋顶设计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检核目录法的研究与应用—以书架设计为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建通老师:中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引入“奥斯本检核表技法”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