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8-04-03 08:11庞付玲
关键词:山歌价值观核心

庞付玲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P77)山歌文化历史悠久,独具民族特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的功能。新形势下,将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仅利于山歌文化的传播,也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程。

一、山歌文化相关概念及其价值功能

(一)概念阐述

1.广西山歌文化的概念。山歌第一次有明确记载,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写道“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2]将山歌和村笛看作其他嘶哑粗涩的音调无可相比。据清乾隆年间《雏容县志》(壮俗篇)中记载“迥旋蹈舞,歌意相夹”,[3]从中可看出,山歌是以对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心爱的人表达情感。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山歌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是从狭义的理解,认为山歌属于民歌的一部分,是民歌的其中一种载体。如范西姆认为“除山歌之外,民歌还包括摇篮歌、小调和风俗歌”。[4](P2)黄允箴按照民歌的产生社会环境、功能和音乐特征,把“民歌分为六种载体,分别为号子、吟唱调、山歌、小调、舞歌和酒歌,山歌仅为六种载体之一”。[5](P1)二是从广义的理解,把山歌与民歌等同。明朝冯梦龙所著的《民歌》中把“山歌等同与民歌,并特别强调,山歌主要是我国南方对民间歌谣的总称。”[6](P291)综上,广西山歌文化是指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与其息息相关的,通过固定曲调,采取独唱、对歌的方式传授生活生产经验,进行思想道德规范宣传,劝说教育,表达情感的一种娱乐休闲的综合性文化。

2.广西山歌文化的特征。一是时代性。广西山歌文化历史悠久,通过口传心授传承至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歌文化不断传承出新的内容。在遵循民间口传编排韵律的基础上,多运用习惯口语,把国家大政方针以简单直白的歌唱形式表达出来,歌词内容都较为通俗易懂、押韵且语言精练、自然朴实又独具特色。比如有关“法治中国梦”的山歌有《依法治国山歌》等,把国家大政方针与山歌相结合,可以使国家政策方针深入到基层人民群众,实现山歌文化与国家方针政策的深入融合,推动山歌文化的二度创作,从而不断焕发出传统山歌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二是民族性。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构成了广西山歌文化独具壮乡特色。一方面,山歌演唱言语独具民族特色。山歌演唱大多是以当地方言为主,山歌中常常使用的地方俚语、群众语言。如:“布农种米出,米撒满天下;伏仪来造人,人生满六国。”所谓布农:状语,指神农;伏仪:状语,指洪水淹没世界。使用当地方言、俚语等使本地人倍感亲切生动;另一方面,山歌创作方式富有民族特色,歌手们即兴现场编词,山歌脱口而出,歌词押韵上口,格式严谨,此外,演唱山歌的形式主要采用对歌方式,一场山歌对唱犹如一场唇枪舌战,激烈异常,山歌此起彼伏精彩纷呈。

三是娱乐性。娱乐性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广西山歌具有独特的传唱形式,山歌文化娱乐性的特点尤为突出,演唱者往往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含蓄地传递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令人捧腹。有关日常生活的山歌可分为:农事歌、节气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生动描绘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抒发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民俗的山歌可分为:仪式歌、敬酒歌、迎宾歌、送客歌等,用唱山歌的方式来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体现了壮乡儿女的热情好客;有关爱情的山歌可分为探问歌、赞美歌、定情歌、发誓歌等,寄托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对幸福永久生活的渴望。

(二)广西山歌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

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所谓价值导向“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7](P66)广西山歌文化寄托了壮乡儿女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导着壮乡儿女的价值选择。比如《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唱到“共同建筑中国梦,超英赶美富起来。”通过山歌传唱的方式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情感激励功能。情感激励法即通过良好的情感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一种激励办法。[8]广西山歌文化自身特有的情感激励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取代的,利用山歌歌词的通俗易懂、简单直白来发挥自己特有的情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激励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发图强。

第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精神凝聚功能。广西山歌文化所传达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使各族人民凝聚团结起来,齐手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比如“续写十二五战果,凝心聚力出举措;谋划‘十三五’大纲,克难攻坚创辉煌”,不仅道出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真谛,使党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凝心聚力共同战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培育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外来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公民的道德培育的任务愈加繁重。山歌文化以自身独具道德培育的功能,为我国公民进行道德培育提供了新途径。如山歌《拾金情缘》中所唱的“实物归还原主这是应该的”,体现了当地人们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有效地培育了广大民众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二、广西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一)国家层面: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目标相契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利用山歌歌唱价值观已成为山歌文化一种新的发展潮流。为了更好地对广大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南宁市委讲师团联合出版了《山歌传唱小康新生活》优秀山歌小品作品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山歌的创作过程中。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唱的“富强国家开新宇,依法治国新篇章;民主社会讲政治,一身正气美名扬。文明之邦讲道德,礼义廉耻记心肠;和谐社会促发展,小康生活甜又香。”简洁明了地指出了繁荣富强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目标;道出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其根本政治制度;突出了文明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有力支撑;明确了和谐是社会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利用山歌传唱对广大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党的政策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在壮乡地区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层面: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相契合

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我国公民对社会主义美好社会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生活在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社会中,生活极端贫困,追求人身自由,享有平等权利,建立公正法治的社会就成了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愿望。随着山歌文化在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将人们追求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想社会融入到山歌文化中。如“自由平等享权利,公正法治聚民心”、“平等体现在法律,党纪国法铁规章”,体现了我国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指明了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通过山歌传唱,使山歌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互融合,高度体现了山歌文化在社会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内在契合性。

(三)个人层面: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准则相契合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国家,在中华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为获得民族解放不畏流血牺牲。勤劳勇敢的壮乡儿女将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山歌中,不仅可以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歌唱的传播方式融入到人民的内心,也可以将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如山歌所唱的“爱国敬业树风尚,诚信友善路宽广”,体现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是全国同胞团结一心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指出了敬业是公民基本的职业行为准则;强调了信守承诺、友善待人是我国千百年传承的优秀道德传统,同时也是建立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山歌传唱的方式营造氛围,有助于弘扬山歌文化,以山歌文化为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三、广西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一)完善组织机制: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前提保障

第一,需要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用。山歌文化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导向具有内在契合性。一方面,充分发挥党中央的领导作用,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提高对山歌文化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行政机关,在对山歌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中,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参与,营造浓郁的氛围,切实履行政府的相应职能,有利于山歌文化的推广,也有利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加强资金支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山歌文化创作过程中,进行有机结合,在弘扬山歌文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保障,政策的保障有利于山歌文化的顺利传播,也有利于提高山歌文化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是山歌文化的各种宣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经费保障,应将所需经费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确保各种宣传活动能顺利开展,利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山歌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

(二)创新传播机制: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需求

第一,在传播内容上。其一,发挥创新性。山歌的创新是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必经之道。对山歌的传唱不应当只停留在对经典山歌的歌唱上,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和山歌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其二,扎根民族性。山歌在内容的传播上扎根于其特有的民族性,以特定的曲调,独具民族特色的创作将各类文化用山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文化。其三,体现包容性。山歌在内容的传播上具有包容性。广泛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把其他民族民歌的演唱方式,语言风格与山歌结合一起,从而形成新的风格,有效地增加山歌文化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利于现实山歌文化多民族融合。

第二,在传播载体上。其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推进山歌文化多维度传播。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对山歌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刘三姐的层面,对山歌和山歌文化的由来,如何形成等相关知识一概不知,因此,政府部门应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对山歌文化进行宣传。文化部门可以开通有关山歌文化的相关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向公众定时推送与山歌文化相关的文章、视频和歌曲等,利于增强广大网友对山歌进行了解;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节日活动。多鼓励歌舞剧团,民间团体定期在公共场所开展山歌教学、演出活动,政府部门应重视“三月三祭祀”“壮乡歌圩”“民歌节”等相关节日的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对相关节日进行宣传,既达到推动山歌文化网络传播的效果,也可以利用山歌文化的传播达到对广大民众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第三,在传播监管上。山歌文化是壮乡儿女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健康、俗气低沉的内容,因此,加大对山歌文化传播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政府建立相应组织负责监管山歌文化的传播。根据传播路径的需要,不断调整政府自身的监管制度,加强传播路径的监管。对山歌文化在网络上、现实中进行宣传时,有意识地避免传播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山歌,积极传播具有榜样作用的优秀山歌;另一方面,在传播山歌文化时,要提高宣传“正能量”意识。政府组织成立相关专门部门深入山歌文化的学习,对社会团体和民间社会组织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者、歌唱宣传者的传播正能量的意识,弘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那些传播不正当、不良信息的山歌创作者和歌唱者进行相应批评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创作者、传播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宣传方向,传播“正能量”山歌。

(三)发挥引领机制: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补充

第一,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各自的带头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学唱山歌,弘扬和宣传山歌文化,应积极发挥党员、各级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各基层群众学唱山歌的积极性。提高山歌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效性,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要充分调动全体社会公民的参与积极性。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进行丰富多彩的山歌宣传活动,使山歌文化符合最广大公民的根本需求,形成一股学山歌、唱山歌的社会新风尚,达到言传身教作用。

第二,需要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发挥创新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山歌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广大民众,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始终要好好把握人民群众是主体这条主线,发挥其主体作用。换而言之,发挥山歌文化的创新作用,离不开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需要国家文化组织部门履行文化职能,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不断大胆创新山歌。对那些创新了山歌文化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个人加以奖励,更好地推动山歌文化的创新积极性,使山歌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第三,表彰优秀创作者、传播者,树立榜样作用。一方面,表彰优秀创作者。每一首优秀的山歌都凝聚每一个创作者的深厚情感,是每一个创作者的呕心之作。对优秀山歌创作者进行表彰,不仅是对山歌的肯定,也是对创作者创作才华的肯定。有助于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借助山歌对广大民众进行引导,使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表彰传播者,树立榜样作用。传播者是连接山歌与听众之间的桥梁,传播者的榜样作用使广大民众在了解山歌文化时,能够体会山歌文化中所传播的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自觉规范日常生活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 汪青松,秦文,黄红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3辑)[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沈赛玲.壮族山歌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范西姆.壮族民歌100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5] 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6] 王文宝,盛广智,李英健.中国俗文学辞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7] 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6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8] 余倩.红色歌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猜你喜欢
山歌价值观核心
山歌还要妹起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山歌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苗山歌
苗山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