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神经阻滞在足部骨科手术中的运用研究及分析

2018-04-03 07:29林洁周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麻醉药麻药进针

林洁,周英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麻醉科,上海 201700

足部损伤,在骨科并不少见,临床上,多行手术治疗,而麻醉方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一大因素,是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的保障。在此,该文2015年9月—2017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了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踝关节神经阻滞在足部骨科手术中的运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2例足部骨科手术患者,39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最小18岁,最大53 岁,平均(34.5±6.91)岁。 术前,ASA 分级为 1~3 级,31例为足部闭合性骨折。手术类型:27例足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6例术后内固定拆除;14例足背部撕裂伤清创术;10例足背部腱鞘囊肿切除术;5例拇趾截除。72例患者,9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排除严重外周神经病变、局部感染、麻醉过敏者。

1.2 方法

该组72例患者,均进行踝关节神经阻滞,术前30 min,取仰卧位,踝关节下垫一软物,调整高度,便于手术操作,随后,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术中,需阻滞的踝关节神经包括5根,常规消毒后,麻醉操作阻滞支配神经,麻醉药选用1.33%利多卡因,无需添加肾上腺素:①深神经:位于拇长伸肌腿与胫前肌腿间,足背屈,外伸第一拇趾,便于寻找。胫前动脉外侧与拇长伸肌腿、胫前肌腿间作为进针部位,进针时,慢慢推注,直到触及胫骨,依据患者身体情况,考虑患者病情,注入5~10 mL局麻药。②腓浅神经与隐神经:腓浅神经,包括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隐神经,经由股薄肌与缝匠肌间突出,分支位于小腿内侧、膝关节、足内侧缘皮肤。麻醉阻滞中,从内踝至外踝,基于胫前皮下半环状下,注入10 mL局麻药。③胫后神经:经由后踝内进针,沿着胫后动脉,朝着下方进针,触及骨质后,退针约1 cm,呈扇形,注入5~10 mL局麻药。④腓肠神经:主要位于小腿后区,于外踝与腿根间进针,针尖指向后踝,触及骨质后,退针,注入5 mL局麻药。

1.3 疗效评定

评价麻醉阻滞效果:①优:手术操作中,无疼痛,无不适症状。②良:手术操作时,伴有轻微疼痛,需少量追加局麻药,或者静脉辅助给药,手术方可顺利完成。③差:手术操作中,伴有明显疼痛,需改变麻醉方式,方可顺利完成手术[1]。

2 结果

该组72例患者,5~10 min阻滞完全, 平均 (7.1±1.03)min,镇痛时间持续 45~87 min,平均(66.3±5.91)min。麻醉阻滞对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影响,且未出现并发症。另外,评价麻醉效果,72例患者中,59例优,占81.94%(59/72),13 例良,18.06%(13/72), 无一例差。另外,平均血压(MBP)为(90.4±5.01)mmHg,心率为(77.3±3.91)次/min,术后 VAS 疼痛评分为(2.3±0.37)分,麻醉药用量为(51.3±3.49)mg。

3 讨论

足部,是极易受到创伤的部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些年,“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大力推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手术操作日渐成熟,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治效率。麻醉阻滞(block anesthesia),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神经干或主要分支范围,阻断神经末梢的传入刺激,促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作用。麻醉阻滞,麻醉区域广泛,可避免多次注射带来的疼痛,药物用量少,麻醉完全,作用深,且维持时间长,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2]。

近些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足部损伤患者数量逐年升高,接受足部骨科手术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麻醉,作为手术操作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影响了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成为临床医师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 踝关节 (ankle joint),也称距骨小腿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3]。神经阻滞,指经由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踝关节神经阻滞,是一种阻滞方式,适用于足部简单骨科手术。

以往,足部手术,多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但是,针对短小骨科手术,如单纯截趾、浅表撕脱伤、闭合骨折、局部肿块等,或者是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年老体弱患者等,关于麻醉方式的选择,仍存在顾虑。足踝部,解剖结构特殊,有5条神经支配足,基于踝关节位置,均可进行阻滞,对此,临床医师及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研究踝关节神经阻滞在足部骨科手术中的运用。

该研究中,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7.1±1.03)min阻滞完全, 镇痛时间持续(66.3±5.91)min,阻滞麻醉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无并发症。同时,72例患者,59例优(81.94%),13例良(18.06%),0 例差。 除此之外,患者平均血压(MBP)为(90.4±5.01)mmHg,心 率 为 (77.3±3.91)次/min,术 后VAS 疼痛评分为(2.3±0.37)分,麻醉药用量为(51.3±3.49)mg。足部骨科手术,行踝关节神经阻滞,准确定位,对于不熟悉者,麻醉前,可在踝部,用亚甲蓝做标记。麻醉过程中,根据手术情况,结合神经支配区域,适量增减特定点麻醉药用量。同时,麻醉前,需考虑手术范围,不应该超出踝关节。

足部骨科手术中,相比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踝关节神经阻滞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①根据手术部位,考虑相应神经分布,予以阻滞,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减轻毒副作用,成功率高。②操作简单且快捷,一次用药便可满足手术操作,对技术要求不高,手术操作者便可完成。③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对踝关节神经阻滞无明显影响,如腰椎损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未禁饮食等。④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如神经炎、局麻药中毒、局部血肿),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生命体征平稳,便于术中管理。⑤踝关节神经阻滞中,阻滞处多位于动脉末端,术中,无需添加肾上腺素,缓解皮下浸润时对皮肤血运的干扰,有助于创口愈合。

综上所述,足部骨科手术,予以踝关节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麻醉药用量少,操作简单快捷,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丽萍.踝关节神经阻滞在足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3):89.

[2]陈江湖,郑晓春,李荣钢,等.超声引导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在足部清创手术中的应用[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3):22-25.

[3]刘军,张晔,许向东.踝关节神经阻滞在足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2):111.

猜你喜欢
麻醉药麻药进针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脱单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麻药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针灸复合全身麻醉干预麻醉药用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