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及点评

2018-04-08 10:50叶明丽李惠芳绍兴市柯桥区越崎中学浙江绍兴312050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31203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太极拳影响

叶明丽 李惠芳(绍兴市柯桥区越崎中学,浙江绍兴 312050;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 312030)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懂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鉴别能力;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主动接受优秀文化。

3.面对中外文化冲突,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难点:正确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与之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有交流有融合,更有冲突,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在影响我们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是否在被动强制中接受文化?我们身上的文化烙印是否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视频:电影《推手》片段(定居美国的中国人晓生、擅长太极拳的晓生父亲和晓生的美国妻子以及晓生儿子在边吃饭边说话)。要求学生捕捉视频中的文化冲突点,根据问题,合作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环节一:文化冲突——现象层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根据视频《推手》片段,合作学习过程中写出人物之间的文化冲突点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中国爸爸和美国妻子的冲突来源于哪里?

(2)为什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

(把学生合作交流完成的表格,通过移动终端和教学电子白板,利用照片形式投射到教学电子白板上,见下表)

中国父亲美国妻子语言中文英语器物碗筷刀叉盘符号中山装、太极等卷发等行为举止给人夹菜用铲递菜饮食荤素搭配吃素语速慢条斯理快速直接国籍中国美国时代老一代新一代

从学生合作学习的结论中总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带着不同风俗习惯的文化印记在交往时有不同的“语言、符号、器物以及行为举止”,因此,“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由此引出知识结构如下页:

环节二:文化冲突——观念层

视频内容:中国爷爷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美国动漫文化的不屑(动漫是鬼打架);美国妈妈激动直接地表现对中国太极拳的不满(太极拳是暴力)。——学生继续合作分析上述文化冲突的原因。

(通过合作学习,把学生的记录,通过移动终端和教学电子白板,利用照片形式投射到教学电子白板上,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

首先,二者的认识不同:中国爷爷对美国动漫不理解,认为是怪力乱神、鬼打架,含蓄表达不适合儿童教育;美国妈妈对中国太极拳也不理解,认为太极拳是暴力,激动地表达对爷爷的不满。

其次,由于认识的不同引起实践活动的不同:中国爷爷反对看动漫;美国妈妈不满家里住着个打太极的老人,想要他搬出去。

再次,由于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注重家庭长幼意识;美国人则崇尚个人主义意识。

根据学生的合作总结,引出知识结构:

环节三:文化冲突——本质层

视频内容:晓生想打断父亲的话,然后连忙解释“怕饭菜凉了”。——为什么要解释?当爷爷夹肉给孙子,晓生替儿子拿起盘接过肉。——为什么替儿子接肉?晓生,一个定居美国的中国人,为什么仍然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方面保留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经过学生合作学习后形成下表:

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深远持久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么做?参加健康向上的有益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熏陶……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环节四:文化冲突——体验层

思维小结:根据左栏的诗歌,结合右栏的关键词连成美句!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一段话并交流)

示例:在越崎中学健康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健康文化活动中,培养了我们良好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三年高中生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并形成较稳定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我们的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根据上述体验,完成知识小结如下:

二、教学点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李惠芳)

教学须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理念渐入人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将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叶明丽老师“感受文化影响”一课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兴趣,课堂有味。政治学科的课程理念之一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从生活中取材,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常态。学生就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说”,叶老师通过创设反映中美文化冲撞的情境,在课堂伊始播放李安执导的电影《推手》片段,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西方观念、语言、行为等的不同,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根据电影片段,说说中西方文化有哪些不同冲突,思考这些冲突的来源,探究文化是怎样影响人的,反映其什么样的特点。这种生活化的情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赋予教学内容斑斓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盎然的趣味,为学生创设了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议题引领,问题驱动,课堂有品。为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思考的课堂教学生态,我们倡导基于议题的活动式深度教学,用问题链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从而生成新知识,这样的课堂应是建构性而非接受性的。在这堂课中,叶老师设计了“从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感受文化影响”的议题,然后将议题分解为“现象层”“观念层”“本质层”“体验层”四个环节,根据电影片段中的情境分别设计相关问题,如中国爸爸和美国妻子的冲突来源于哪里?中国爷爷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美国动漫文化的不屑(动漫是鬼打架),美国妈妈激动直接地表现对中国太极拳的不满(太极拳是暴力),这二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影片中晓生想打断父亲的话,然后连忙解释“怕饭菜凉了”。——为什么要解释?启发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么做等,形成问题链,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推动学生进行判断、分析、阐述、论证。在教学最后阶段,叶老师则设计了“思维小结:根据左栏的诗歌,结合右栏的关键词连成美句”的活动,活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升华了情感,问题富有价值,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引向对自身成长的关注。

3.活动丰富,手段多样,课堂活跃。为便于学生开展合作活动,叶老师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座位的重新排列。课中,问答、讨论、填表、讲述、诵读等丰富活动形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唤醒潜能的时空,成为师生、生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学过程既有动力又充满着活力。信息媒介技术运用熟练,借助多媒体交互白板和移动终端技术把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在线上传,进行点评和分析,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当然,叶老师如果在播放了影片片段后,不是自己预设问题展开教学,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直接去发现影片要揭示的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课堂会更有活力与效益。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太极拳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42式太极拳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冲突与对策: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为例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