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仰泳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以第17届游泳世锦赛100米仰泳冠军徐嘉余为例

2018-04-08 02:09黄尔卓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仰泳世锦赛分段

黄尔卓

1 前言

在2017年第17届游泳世锦赛上,我国22岁小将徐嘉余以52″44的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100米仰泳金牌。这是我国男子仰泳项目首枚世锦赛金牌。笔者通过对2015年世锦赛、2016年奥运会及2017年世锦赛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前六名选手技术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徐嘉余各技术环节的技术特征及与欧美顶尖选手的异同,以期为徐嘉余2020年东京奥运会再创佳绩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5年世锦赛、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决赛中国仰泳选手徐嘉余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以“100米仰泳”“划频划幅”“游泳技术”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国际泳联官网等网站检索、收集和整理近三年来国内外优秀仰泳运动员技术特征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 录像观察法通过仔细观看2015年世锦赛、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男子100米仰泳决赛录像,对研究对象的出发反应、划频、划幅等相关技术指标进行采集和整理。

2.2.3 数理统计法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和整理的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对比研究法对2015年世锦赛、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男子100米仰泳决赛前六名运动员技术指标数据与徐嘉余的对应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徐嘉余在技术上存在的优、劣势。

2.2.5 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比赛录像,以徐嘉余三次比赛途中游泳技术动作特征为内容,进行个案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出发反应时技术特征分析

表1可见,在出发反应方面,徐嘉余的成绩优于前六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在三次比赛中均名列第一。其中,2017年世锦赛,徐嘉余0.51秒的出发反应比第二名 Grevers快0.15秒,比第三名Murphy快0.05秒;从用时比重上看,三次比赛前六名运动员平均出发反应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为1.156%、1.201%、1.136%,徐嘉余的出发反应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为 1.002%、1.051%、0.973%。徐嘉余出发反应在三次大赛中均保持在0.6秒以内,他所采用的出发技术是躯体半开式技术,即并未完全团身。该技术的运用使他能更迅速地展体入水,加上良好的水下反蝶泳腿技术,使得他的整个出发技术优于世界先进水平。

表1 100米仰泳决赛前六名出发反应统计一览表(单位:S)

3.2 途中游技术特征分析

表2中,徐嘉余2016年奥运会的成绩比他2015年世锦赛的成绩快0.58秒,提高1及其贡献率达75.86%;与前六名运动员平均成绩相比,提高2及其贡献率达86.67%。徐嘉余2017年世锦赛的成绩比他2016年奥运会的成绩慢0.13秒,提高3及其贡献率达207.69%;与前六名运动员平均成绩相比,提高4及其贡献率达1 900%。由此可见,徐嘉余虽然在2017年世锦赛问鼎世界冠军,但用时最短成绩出现在2016年奥运会。三次比赛中成绩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前50米分段成绩的提高;成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后50米分段冲刺能力不足。

表2 100米仰泳决赛前六名分段成绩统计一览表

在三次比赛中,徐嘉余途中游的划频、划幅、游速与前三名运动员相比体现出划频慢、划幅大、速度快、走水效果好的技术特点。由表3可知:徐嘉余的划频在三次比赛中逐年提高(2015年世锦赛为1.02划/秒、2016 年为 1.07 划/秒、2017 年为 1.13 划/秒);划幅逐年略降(2015年为1.82米/划、2016年为1.79 米/划、2017 年为 1.69 米/划);平均游速保持稳定(均为1.90米/秒左右)。

表3 100米仰泳决赛前三名途中游平均划频、划幅、平均速度一览表

3.2.1 途中游的分段划幅及技术特征分析由图1可知:三次比赛中徐嘉余前50米的划幅呈下降趋势,但仍分别高于前三名运动员平均划幅0.13米/划、0.18 米/划、0.12 米/划。其中 2016 年奥运会徐嘉余的划幅比与他成绩最为接近的冠军选手Murphy高0.24 米/划。

图2显示:前两次比赛中徐嘉余的划幅都是1.72 米/划,第三次比赛降为 1.61 米/划,分别高于前三名运动员平均划幅 0.20米/划、0.16米/划、0.05米/划。其中在2015年世锦赛超过与他成绩最为接近的第三名运动员Grevers 0.16米/划。

相较于 Murphy(身高191cm、体重 93kg)和Grevers(身高 200cm、体重104kg),徐嘉余(身高184cm、体重72kg)具有身体轻、浮力好的优势,即每划克服的水阻会相对较少。这说明他具备了获得较好划幅的先天条件,而提高游速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合理的划频划幅组合。在三次比赛中,徐嘉余均有意识地略微降低划幅,从而能在划频方面有所提高。这种改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赛的前50米分段成绩表现得尤为显著。

3.2.2 途中游的分段划频及技术特征分析由图3可知:三次比赛中徐嘉余前50米的划频呈上升趋势,但仍分别低于前三名运动员平均划频0.09划/秒、0.11 划/秒、0.07 划/秒。其中在 2016 年奥运会比与他成绩最为接近的冠军选手Murphy低0.15划/秒。

图1 100米仰泳决赛前三名前50米划幅统计图

图2 100米仰泳决赛前三名后50米划幅统计图

图3 100米仰泳决赛前三名前50米划频统计图

图4 100米仰泳决赛前三名后50米划频统计图

进一步分析后50米划频可知:前两次比赛中徐嘉余的划频都是1.07划/秒,在第三次比赛中上升为1.13划/秒,但仍分别低于前三名的平均划幅0.15 划/秒、0.12 划/秒、0.05 划/秒。其中在 2015年世锦赛比与他成绩最为接近的第三名选手Grevers低0.10划/秒;在2016年奥运会比与他成绩最为接近的冠军选手Murphy低0.13划/秒。

徐嘉余的划频在三次比赛中呈上升趋势,但明显低于决赛前三名选手的平均划频,尤其在比赛的后50米分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徐嘉余在后程保持划频的能力相对薄弱。主要竞争对手Murphy则能够全程保持较高划频,甚至在后50米分段仍然具备提高划频的能力。这也是他能够在2016年奥运会决赛后50米分段反超徐嘉余夺取冠军的主要原因。

每个运动员在身材、体能、技战术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最理想的划频、划幅组合因人而异,找到最符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划频、划幅组合才是提高游进速度的关键所在。徐嘉余的划水时效性出众,三次比赛的划幅均优于前三名选手的平均水平(每划平均长0.14米),但划频均略低于前三名选手平均成绩(每秒平均少0.10划)。划频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密切相关。速度耐力好的运动员(如Murphy)在比赛的后半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划频,高速游向终点。针对划频略低的问题,徐嘉余在三次比赛中均有意识地做了提高(平均提高0.07秒/划),与前三名对手的平均差值也在逐次缩短,但同时他的划幅也不可避免地在降低(平均降低0.08 米/划)。

3.3 对徐嘉余途中游技术动作特征的个案分析

通过观察录像发现,徐嘉余技术动作特点在于通过躯干围绕身体纵轴的左右转动来带动打腿和划臂,从而充分发挥背阔肌力量来提高划水效果。这种技术使他的身体大多数时间处于侧卧的姿势,使得小腿、脚、前臂、手掌的对水面增大,从而提高了每划的推进力,减小了阻力。这也是他的划幅优于其他选手的主要原因。躯干转动技术如果掌握得不好,会导致身体的左右摇摆,加大水阻,许多运动员往往避免使用这一技术。但徐嘉余在游进过程中身体并未产生多余的摆动,整个动作平衡、协调自然,可见其躯干转动技术动作掌握得相当好。

4 结论

徐嘉余的出发反应均保持在0.6秒以内,他所采用的出发技术是躯体半开式技术,该技术的合理运用为他的途中游获得了良好的速度基础;在游进过程中,他的躯干转动技术运用合理,划幅出众,但划频略低于欧美优秀选手。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如何在保持现有划幅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划频,将是徐嘉余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甚至打破世界纪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荣晶,等.第16届广州亚运会蝶泳项目出发反应时(R.T)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1(22):54~56.

[2]林剑,邓炳根.我国男子仰泳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1995(8):1~3.

[3]郑闽生,等.对刘子歌备战第29届奥运会200m蝶泳技术攻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94~98.

[4]李文静.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国际泳联官方网站.[EB/OL]http://www.fina.org.

猜你喜欢
仰泳世锦赛分段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我国优秀女子仰泳运动员两种出发技术运动学特征研究
星问答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鸡蛋会仰泳
分段计算时间
分段函数“面面观”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