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04-10 03:00谭花刘栋卿朝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老年

谭花 刘栋 卿朝辉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静脉麻醉组及吸入麻醉组,每组30例,其中静脉麻醉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吸入麻醉组吸入异氟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随着手术进行而呈下降趋势,且两组以上指标麻醉后30 min及术毕水平较麻醉前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脉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低于同一时间点吸入麻醉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于麻醉后30 min迅速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术毕时基本回升达到基线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麻醉组于麻醉后30 min时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HR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麻醉后30 min的HR低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更能降低老年手术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麻醉方式; 老年;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039-0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了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而参与到手术治疗中[1]。由于老年患者血液多呈高聚、高凝及高黏状态,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生理退行性变化及合并一些基础病等[2],老年患者成了麻醉中的高危人群,存在较大的麻醉潜在风险,因此临床对老年人施行麻醉时,需对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以确保麻醉安全、提高麻醉质量[3]。目前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有静脉麻醉及吸入麻醉两种,本研究就此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静脉麻醉组与吸入麻醉组,每组30例,其中静脉麻醉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79岁,平均(67.5±6.8)岁,腹部手术21例,髋关节手术9例;吸入麻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3~79岁,平均(66.8±6.5)岁,腹部手术22例,髋关节手术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所选患者根据具体疾病,进行择期手术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前常规禁饮8 h、禁食12 h,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生产厂家: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24)0.5 mg、鲁米那(生产厂家: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888)0.1 g,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其中静脉麻醉组以静脉滴注丙泊酚(生产厂家:西安力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00)进行麻醉,吸入麻醉组以吸入异氟醚(生产厂家:Baxter Healthcare of Puerto Rico,国药准字:H20130492)进行麻醉。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30 min、术毕3个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5 ml,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ηb,200/s)、全血中切黏度(Mηb,40/s)、全血低切黏度(Lηb,3/s)、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A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随着手术进行而呈下降趋势,且两组以上指标麻醉后30 min及术毕水平较麻醉前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脉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吸入麻醉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SBP、DBP水平于麻醉后30 min迅速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毕时基本回升达到基线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麻醉组于麻醉后30 min时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麻醉后30 min及术毕的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麻醉后30 min的HR低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围术期患者由于应激等因素影响,常引起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别是对于老年手术患者[4],很多老年患者本来就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本身就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性障碍,再加上受到手術创伤、疼痛及紧张情绪的影响[5],可能使血液黏滞性及凝固性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威胁生命[6]。另外,老年患者因机体脏器生理功能下降,代谢减慢,且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增加,在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容易发生波动,从而增加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7]。而吸入麻醉虽然具有稳定、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起效慢,需用的药物剂量大,且气管插管属侵袭损伤性操作,在置管过程中会明显刺激呼吸道,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增加麻醉的风险[8];此外,吸入麻醉对血液状态无特殊作用,患者术中容易发生组织器官一过性缺血缺氧及术后血栓等[9]。而静脉麻醉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安全平稳等优点[10],特别是以丙泊酚为代表的静脉麻醉药物,临床研究表明,临床剂量对患者术中呼吸抑制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不仅对脂代谢无明显影响,而且还可稳定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起到术中保护患者的作用[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随着手术进行而呈下降趋势,其中静脉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低于同一时间点吸入麻醉组水平(P<0.05);说明丙泊酚静脉麻醉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扩张微血管。另外,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于麻醉后30 min较麻醉前迅速下降(P<0.05),并于术毕时基本回升达到基线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麻醉组于麻醉后30 min时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HR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静脉麻醉组的SBP、DBP及HR值波动更小,其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丙泊酚静脉麻醉更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对老年手术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方琰.高龄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与优化管理[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20(5):288-290.

[2]王天龙,王东信.推动中国老年麻醉向围术期老年医学转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3):3441-3442.

[3]丁洁,张丽新.应用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58-2459.

[4]余蕴辉.瑞芬太尼在老年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12(8):36-37.

[5]薄玉梅.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发生低体温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4):79-80.

[6]王鹭蓉,冯宇峰.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50-152.

[7]孙婷辉,段思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24):3772-3775.

[8]周孝道,张雯雯,马驰波.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75-476,489.

[9]孙双春,唐显玲.七氟烷对血细胞流变学影响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0,16(5):752-754.

[10]江鹏,黄惠彬,邱柳基.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24(12):1946-1947.

[11]甘友.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94-2595,2597.

[12]高红,简丹,苗素琴.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3):353-356.

[13]胡振飞,范涛,李艳红,等.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丙泊酚静脉麻醉期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5):2913-2916.

(收稿日期:2017-07-17)

猜你喜欢
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老年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