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

2018-04-10 03:00曹永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手术效果

曹永潇

【摘要】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脱落患者10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选择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则选择综合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视网膜复位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力增加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163 2,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5±0.07)、(0.63±0.1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98 0、12.468 2,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433 2,P<0.05)。结论:在视网膜脱落手术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视网膜复位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视网膜脱落; 手术; 综合性护理;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114-02

视网膜脱落是指患者的视网膜组织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层分离,临床研究发现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与遗传、高度近视、创伤等因素有直接关系[1]。视网膜脱落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物变形、视力降低、视野缺损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则可能出现失眠,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2]。现阶段临床中在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与一般手术比较,视网膜脱落手术的难度更大,而且更加复杂和精细,因此术后应为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协助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脱落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彩照、眼底镜检证实为视网膜脱落,存在视网膜脱落的典型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视网膜疾病的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

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42.3±2.7)岁。试验组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26~70岁,平均(42.7±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选择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试验组患者则在术后选择综合性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 体位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正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裂孔位置、眼底情况和眼内填充物等对体位进行选择,裂孔应处于最高位[4]。合理的体位能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限制眼球运动,使视网膜脱落范围有效减小,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吸收视网膜下液体,促进视网膜复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注意休息,术后1 d内患者应选择头低俯卧位,面部朝下,头部和地面保持水平,以有效减少震荡。

1.2.2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保暖工作,告知患者不能剧烈运动、转动头部、大声说笑,应避免咳嗽和打喷嚏,对术后出血和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使伤口能有效愈合,视网膜有效复位。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2~3 d即可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5]。如果患者为下方裂孔,则應在拆除球结膜缝线后才能下床活动。如果患者为上方裂孔,则应在术后1~2周严格卧床休息,患者下床活动时应轻微,不能进行剧烈活动,进而来对视网膜二次脱落进行预防。

1.2.3 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眼部敷料有无渗液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敷料发生污染则应及时更换。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对患者有无头痛、眼痛、眼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认真观察和询问,对患者有无角膜水肿等进行密切关注,在患者眼压上升时,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同时静脉点滴浓度为20%的甘露醇。眼罩在术后1~3 d即可打开,给予抗生素眼液点滴,动作应轻柔,避免压迫眼球。如果患者存在剧烈眼痛,则应严格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治疗[6]。

1.2.4 饮食护理 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营养应保证均衡,饮食结构应合理,术后即可正常进食,患者的饮食应该以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进食坚硬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告知患者不能用力咀嚼,避免影响眼部伤口[7]。

1.2.5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应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指导。告知患者心情应保持愉快,情绪应保持稳定,不能过度用眼,不能用力咳嗽和打喷嚏。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掌握点眼药水的正确方法,同时告知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复位率表示)、视力改善情况(以视力增加率表示)、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情况

术后3个月,试验组视网膜复位率94.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视力改善情况

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视力增加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

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进行治疗时,基本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情的控制和不良后果的减少非常重要[8]。在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护理,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较多,术后1周患者应安静卧床,包扎双眼,注意休息[9]。患者的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术后疼痛程度也有所差异,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具体分为: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和剧烈疼痛[10]。接受巩膜环扎术的患者,术后眼部存在显著疼痛;如果患者玻璃体腔注气,当气泡增加时就会让眼压上升,进而导致眼疼或者偏头痛,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是否存在头痛、眼痛进行认真观察,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认真倾听,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时严格遵医嘱采用止痛药物治疗[11]。在为患者提供体位护理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如果患者采用视网膜脱离行外路手术,未注入硅油或者气体,术后则应选择裂空最低位;如果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或者气体,则应选择舒适的体位,让视网膜裂空保持最高位,促进视网膜复位;如果患者为后极部裂孔,术后则应选择头低坐位或者俯卧位;如果患者为周边部裂空,则应在术后选择仰卧位[12-13]。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选择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术后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试验组视网膜复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方面,试验组视力改善增加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体位指导,能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限制眼球运动,有效缩小视网膜的脱落范围,促进吸收视网膜下液体,促进视网膜复位。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能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使伤口有效愈合,有效复位视网膜。通过病情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对其预后进行显著改善。通过饮食指导能让患者的自身体抗力显著提高,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加强患者的出院指导,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能对视网膜二次脱落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在视网膜脱落手术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能让视网膜复位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俊,陆华文,张嘉健,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视网膜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3-5.

[2]邱品生.传统20G与微创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比较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49-50.

[3]谭远清.围手术期護理干预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66-67.

[4]王秀霞,陈辉,李呈欣,等.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09-110.

[5]田野,王瑞峰,唐文建,等.巩膜外顶压下视网膜光凝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2):111-114.

[6]王亚.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132.

[7]禹永萍.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59-260.

[8]张文怡,李晴晴,方艳霞,等.视网膜脱落的手术后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15):144.

[9]陈俊娥,王志学,陈俊荣,等.MDT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27-1030.

[10]陈秀红,万珍兰.1例视网膜脱离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68.

[11]王云慧.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61-62.

[12]冯伶俐,叶锌铭,杜莹燕,等.单侧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9):85-86.

[13]钟丽丽,李欣妍,吴子谕,等.Daytona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全程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6,6(25):329-330.

(收稿日期:2017-08-10)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手术效果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灵动耳环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