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分析

2018-04-20 10:04罗军
速读·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罗军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師占据教学主导地位,权威意识较强,学生仅能够被动接受和学习,无法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不强。变教为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本文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释放变教为学的魅力等几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变教为学”;“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所谓“变教为学”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这种教与学的易位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释放变教为学的魅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不少教师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或“授—受”式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及时转变和革新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

如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井字游戏法”辅助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趣味性,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探究。首先,教师将班级学生科学分组,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井”字样式的多个小数,要求各小组学生分别找出“3个小数连成一条直线相加等于0.6(或0.8)的可能”,找出最多、最快者获胜。游戏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在游戏中获胜,而获胜的法宝必须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再趁机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从而让学生主动亲历知识探究,有效实现变教为学的理念,最终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借助游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全面思考

多数数学教师惯性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示范或告知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和自主交流的权利,不利于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变教为学即将学生自主和合作探究开展的学习活动取代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物的变化过程,从而体现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性。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一位小数加法时就引入了井字游戏数学活动,除了能体现学生主体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训练其思维能力。具体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第一题为,在小组内找出三个数字可以连成一条直线相加等于0.6的可能。第二题为找出三个数字连成一条直线相加等于0.8的可能,两个小组找出最多,那么哪个小组获胜。而在讲解一位小数减法时也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这个数学活动练习一位小数加减法时,能在活动中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上述题目可以看出,并非只有一种答案,需要学生经反复计算和尝试数字组合才能找到答案,不同于以往数学学习中重复机械练习。

三、灵活运用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各单元之间的教材知识联系紧密,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教师要意识到复习导入的重要性,意识到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变教为学业要求教师主动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想在数学课堂开展正迁移教学,需借助知识迁移规律,积极联系旧知识,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正迁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借助迁移规律不断促使学生知识往正确的方向迁移。如小学三年级,“多位数计算”内容在教材中占据较大篇幅,若学生能够准确、良好的消化和吸收该部分知识,就可以快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但在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多位数运算时难度比较大,主要原因是一、二年级的数学运算知识掌握程度不足所致。针对此情况,教师在进行新授课时,可以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巧妙将一、二年级的“进退位加减法”“1位数乘2位数”等知识点编排为课前训练题目,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往所学知识,巩固其数学知识基础。例如,在学习“商不变规律”知识时,有这样一道数学计算题:51600/700=( ),正确答案为“73……500”,但有些学生会将其误算为“73……5”,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以往学过的有关“求商方法”与“余数”等知识点对所得答案进行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自主发现商不变的规律的知识。

总之,变教为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数学探究,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搭建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最终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現课堂的灵性发展。未来的研究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如何学习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设计进行微观化、学科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子瑞.重现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引导”的应有价值[J].速读(下旬),2017,(11):186-187.

[2]刘堃.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9):124.

[3]谈卫星.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0):96.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