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21 11:43黄建平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文教学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了。旧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工作势在必行,创设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语文教学

一、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重点在“情境”二字上,情境的含义是利用语言、物体或者其他的事物及工具来创造的一种和真实环境相似的环境。在创设的环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的模式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情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率。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强的时代感,对于现代思维的体现可谓是淋漓尽致。

二、 将创设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 对于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好的调动作用

如果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学习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寓学习于乐趣中,使学生不会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儿,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 加深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将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在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小学生不仅有很大兴趣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

三、 将创设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 情境创设必须源于生活

通常,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喜欢学习的知识内容一般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就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尽量可以将情境的设计切合实际。情境来源于生活,但是可以从中提炼出饱满的知识理念。最好是可以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情境设计尽量靠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学习。要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在课堂上可以全身心融入,积极思考,认真学习。

举例说明:就拿《打电话》那一节教学内容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尤其像当今时代,手机的覆盖率如此之高,很多学生在刚刚记事起就十分熟悉打电话这件事情了。由此,在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中,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打电话的视频以及图片等,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再现,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下:1. 如果要拨号,必须以知道接电话人的电话号码为前提;2. 对于电话拨出之后,在听筒中听到的提示音都代表哪些含义,比如什么是占线的提示音,什么又是挂断的提示音等等,通过这样的情境模式,小学生可以对打电话有一个立体而形象的理解,理论结合实际,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行动力。还可以减少语文课堂的枯燥感,使课堂时光变得鲜活有趣。另外这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 创设情境需要借助问题

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本身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只有学生产生的疑問得到很好的解答,才算是真正地将课堂内容消化完毕。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本门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本门课程上的学习潜力得到激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看,并且将解决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的步骤上,要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部分做出着重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做到有重点的学习。

举例说明:例如在《找春天》课堂情境设置时,要搜集与之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声音等等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堂内容进行提问。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眼界,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课题内容。

(三) 情境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提高的话,智力以及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动手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动手能力将思维和活动联系得十分缜密。思维能力在动手能力的支撑下变得异常活跃。由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举例说明:就拿《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节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方案时,要着重加入动手能力培养的环节。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活动,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寓学于游戏中。要理论结合实际,切实地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经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 情境创设中需要借助多媒体

设计情境时,要结合小学生的特征进行,由于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普遍对生动具象的东西会产生兴趣,所以在设计具体情境时,可以引入多媒体的辅助,在多媒体的具象呈现下,学生接受课堂内容时可以更加快速。多媒体下,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并且生动形象地吸引着学生的目光。

举例说明:就拿《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节内容来说,教师在具体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和影视的方式来呈现课堂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生动的体感环境,让学生可以完全融入其中,认真地学习其中的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课本上的内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

四、 结语

总之,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无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着改革的需求。而创设情境教学法恰好符合这一需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师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华志敏.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时代教育,2015,12(10):260.

[2]张华锋.探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7):623-624.

[3]王玉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情境创设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4(28):67-68.

[4]叶芳芳.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19(7):89-90.

作者简介:

黄建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寄宿制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语文教学小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