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8-04-21 11:43姚家山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历史剧培养兴趣教学

摘要:历史课本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困生”提高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可取方法。

关键词:历史剧;教学;培养兴趣

历史课本剧通过历史角色扮演,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融洽师生关系。赵亚夫给角色扮演下的定义是:“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扮演历史角色来有关历史事件或任务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历史课本剧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途径,譬如在课堂上多引入生动活泼、富有智慧哲理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取做人处事的道理,创新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给学生学习历史降低难度等等,在种种途径里,我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编排历史剧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比较有效的一种。

在教师的指导下编排历史话剧,是一种富有文艺色彩的,考验学生模仿表演能力的动态教学体验。如分封制,内容繁杂,理解困难,我就采用了历史剧教学方法。首先,学生听说老师要编写课本剧,个个都跃跃欲试,感到特别新鲜。许多学生都想扮演威风凛凛、身份尊贵的“周天子”和“燕王”。其他学生也想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所以在演员报名上就特别积极,从学生报名到角色的挑选可以看出编排历史课本剧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对历史课本剧的兴趣。其次,演员们知道为了把历史剧演好,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了解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含义,需要认真看书或者请教老师,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开始觉得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还可用历史知识编写话剧,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自己的业余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而演员们的这种转变又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其他同学,进而使得全班同学对于学习历史有一个新的认识。第三、演员们在演完课本剧后,其他同学的热烈掌声,使演员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种胜利的感觉又会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历史学习中更加努力!对于未参演的许多同学,在下课后积极向我申请下一次话剧一定要他参加,这一点也反映了历史课本剧的魅力。

二、 促进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初高中的历史课,时间少,师生接触少,交流机会少,使许多学生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很严肃,“怕”教师,因此不敢向教师请教问题,更不会在教师面前坦诚说出自己在学习历史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会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教學氛围,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感到宽松、坦然、乐观、积极,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因素,我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如:课间去班上主动和学生交流,或者直接叫学生到办公室谈心,但总感觉学生和自己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老师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很少能够主动地向我说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让我觉得了解学生的方式很被动。但是当排练历史课本剧之后,师生找到了共同的话题。

三、 突破教学难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可以采用许多种方式和方法。如常见的列表格、绘地图、放视频等,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编一个西安事变的历史短剧,让学生亲身感受,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共不杀蒋的真正原因;在琢磨“周恩来”这一角色的台词时,学生会从内心里佩服周恩来思维的深刻。同时,在课堂上,教师精心准备,学生精彩表演也会给下面的学生形成一个直观印象,这样学生在理解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的时候,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表演的画面,记忆也更加深刻,再配合教师的分析,这个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课堂中添加历史剧的元素有利于历史教学突破知识难点。

四、 挖掘学生文艺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是一个标准的班级里,总会有一些活泼开朗,爱玩爱闹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被列为教师重点打击的对象,被教师误认为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害群之马”。教育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这些爱玩、爱唱爱跳,爱讲话的学生,如果教师换个角度来看待他们,所谓的“调皮捣蛋”不正是青年学生本应具有的天性吗?对于这类学生群体,如果不好好加以引导很可能被拉入班主任的“黑名单”,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但这类学生往往就是演历史课本剧的好手,作为老师,应该协同班主任对这些活泼爱动甚至爱玩的学生加以引导,把他们敢于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的能力转化为表演课本剧的才华,性格外向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走向文艺演员之路,至少也是组织文艺活动的得力者。

五、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现在的初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多半是00后,他们性格比较叛逆,做事比较自我,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的溺爱,导致学生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纠正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在课堂教育中应多试试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十分提倡的学习方式,“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在历史课堂上,由于历史学科素材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把班上的学生调动起来,首先在剧本的修改上,参与每个角色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对剧本的看法从而使得剧本更加完善,这就是一个合作写剧本的过程。整个课本剧的表演从编写到编排都是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的挑战,都是对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锻炼!

中学历史教学,采纳编排历史课本剧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深奥的历史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课本剧从创作到编排再到表演都需要有充足的准备,而且还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编排历史课本剧也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姚家山,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剧培养兴趣教学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