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员工道德风险与非自愿失业的博弈分析

2018-04-23 08:44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
台湾农业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均衡点道德风险失业

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万丈高楼平地起”,若地基不稳,必然崩塌。企业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员工的力量。当基层员工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认真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打好企业的“地基”,领导才能添瓦加砖,做出合理的规划;相反,如果基层员工勾心斗角、道德风险等现象严重,即便领导能力再强,企业也难做到科学发展。可见,基层员工对于企业的科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当企业层级结构较为复杂的时候,用人单位和基层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将会变得异常复杂。再加之基层员工工作环境、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基层员工道德风险等问题屡见不鲜。道德风险指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或组织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的利益,同时做出有害他人或其他组织的行为,或者是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采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行为[1-2]。显然,道德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危及用人单位的利益,这与用人单位以“利益最大化”运营目标相违背。因此,如何降低基层员工道德风险的行为就成为众多用人单位苦苦追求的目标。

此外,用人单位在饱受道德风险困扰的同时,非自愿失业的问题也困扰着多数失业者。非自愿失业,指的是一种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等前提条件下,他们愿意就业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特殊情况[3]。有研究表明:中国实际失业率高达25%~30%,其中大约超过15%以上的失业率在理论上是无法解释的。而通过研究和调查表明:这无法解释的部分,大多数是与非自愿失业有着莫大关联[4]。因此,对于非自愿失业的问题解释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用人单位与基层员工之间复杂的关系,构建针对道德风险的动态博弈分析模型,了解用人单位与基层员工之间道德风险的博弈过程,寻找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点,并以此说明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为正在探索科学用人制度、志在降低员工流动性的用人单位提供借鉴。

1 博弈模型的构建

1.1 博弈背景

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具有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模型。该模型的道德风险体现在一旦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签订合同后,由于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员工是否努力工作用人单位是很难观察到的[5]。现假设某用人单位需招聘若干员工从事基层工作,但由于该用人单位的层级结构复杂,基层工作内容繁多,监督体制不健全等等,这使得员工在从事基层工作时有偷懒的机会。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可知,企业和员工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两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寻求均衡点,这是无数用人单位与员工苦苦追寻的答案。基于此,本文构建用人单位与基层员工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寻求博弈的动态均衡点。同时,笔者借助该模型,从博弈论角度解读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

(1)

(2)

根据经济博弈论相关知识、学者研究结论[5]及综合计算考虑,出于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的便利性考虑,努力程度H的系数为3/8最为合理。

最后,从理论上分析,对于那些经常偷懒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不定期检查等手段来调查,一旦被抓,用人单位将给予解雇加以惩罚。显然员工因偷懒而被解雇的概率与努力程度H呈反比例关系,假设这个关系π(H)对于所有基层员工来说都是相同的,设其形式为:

π(H)=1-H

(3)

1.2 博弈模型构建

图1 员工与用人单位动态博弈树

需说明,在上述模型中A是作为基层员工的代表,其收益是按照一个人来计算,而用人单位则是按照招聘X个员工来计算收益。此处,若A拒绝用人单位雇佣则说明所有员工全部拒绝雇佣,同时,如果A因偷懒而被解雇并不等于所有X个员工均偷懒被抓住解雇。因此,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2 模型分析

(4)

为了达到最大化,在π(H)=1-H的情况下,式(4)可化为:

(5)

式(5)是一个二次方程,为求出其最大值Hmax,对其进行一阶求导有:

(6)

解出最大值Hmax:

(7)

(8)

(9)

式(9)是一个关于W和X的二元函数,为了求其最大值,分别对其进行一阶求导有:

(10)

众所周知,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数量X必须为整数,因此,需将式(10)中的X可暂时视为是连续变量,在求出Xmax后再将其整数化。将式(7)式代入式(9)有:

(11)

分别进行一阶求导有:

(12)

(13)

将式(10)式代入式(12)、式(13)有:

(14)

解式(14)有:

(15)

3 模型完善:非自愿失业必然存在

(16)

上述描述表示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因此,失业必然存在[3]。正因如此,在职员工会增加危机感,因为一旦因偷懒被抓住进而被解雇就会有“同质”员工来顶替他,因此,也就降低了偷懒的几率。假设劳动力市场上有XT个求职者,有n个用人单位,每家单位需雇佣Xmax个基层员工,那么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必然存在XT-nXmax个求职者处于失业状态。此外,据前文可知,用人单位有1/3的概率抓住偷懒者并解雇他们,同样也可以雇佣同样数量的员工。现用T表示员工被解雇后再次被聘用的周期数,显然周期数等于失业工人数与每期新雇员工流量之间的比:

(17)

将式(15)式代入式(17)有:

(18)

(19)

式(19)表明保留效用与周期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知,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求职者在用人单位的基层就业中必然存在着非自愿失业。

4 研究结论和意义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意义

4.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1)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基层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了解员工在基层工作中道德风险的行为,以及用人单位的博弈策略空间;通过分析模型,寻找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均衡点,为用人单位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2)通过该博弈模型的完善,说明市场出清价格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均衡工资之间的矛盾,并以此说明劳动力市场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必然性,丰富了有关非自愿失业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贵孙,郭朝辉. 企业业务外包中的道德风险博弈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2):95-96,124.

[2]詹国彬. 公共服务外包中承包商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 管理世界,2016(5):178-179.

[3]李琴,孙良媛,罗凤金. 失地农民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基于珠江三角洲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30(8):78-84,111-112.

[4]袁乐平. 非自愿失业生成机制新析[J]. 求索,2007(1):58-60.

[5]肖京武. 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6]谢识予. 经济博弈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滕堂伟,张弓,刘志. 外部经济作用下的非自愿失业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10-114.

猜你喜欢
均衡点道德风险失业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交易成本理论在油田企业小修业务自营和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失业预警
三级供应链投资模型的评价管理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道德风险的反应研究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交通拥堵均衡点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