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学类图书出版盘点与评述

2018-04-24 17:34薛学财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学易学周易

薛学财

经学研究原本是相当冷僻的领域,不过,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经学研究类图书出版,无论在质还是量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促使经学图书出版持续升温,与2015年、2016年相比亦不遑多让。

一、经学文献整理状况

古籍善本秘藏于海内外图书馆,学者利用多有不便,因此文献整理实为经学研究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优秀的整理本将不同版本汇于一编,对研究者来说更是增添了许多便利。值得欣喜的是,2017年有多种多年来学者们翘首以盼的重要的经学典籍得以刊行。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新增郝懿行《尔雅义疏》、陈立《公羊义疏》两种,“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则推出了朱熹《诗集传》,“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系列新出的有孔广森《经学卮言》(外三种),均为相应领域的重要典籍。《尔雅义疏》曾多次影印,尚还易得。《公羊义疏》素称清代公羊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前较为常见的只有清经解续编本、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及四库备要本,整理者以四库备要本为底本精心校订,可以说意义重大。新出的朱熹《诗集传》在版本、校勘等方面同样有重要突破,是《诗》学文献整理的一项可喜收获。

北大和川大两套《儒藏》中经部文献的出版均取得喜人的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本年度出版了北大《儒藏》編纂与研究中心推出的《儒藏(精华编)》经部文献十五册十三种,包括《尚书集注音疏》(第17册),《经典释文》(第97册),《春秋左传正义》(第74、75册),《读书丛说》、《书传大全》(第15册),《仪礼正义》(第47、48册),《春秋大事表》(第77、78、79册),《仪礼注疏》(第42、43册),《孟子注疏》、《孟子章句》、《孟子字义疏证》(第107册),《尔雅义疏》(第125册),《毛诗传笺通释》(第32册)。这些著作虽然大多已有整理本行世,有的甚至还不止一种,但鉴于《儒藏》精华编丛书一向注重版本选择,对于海外版本的搜集尤为用心,所以这些整理本仍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继2016年出版了《儒藏·经部》诗经类文献22册,2017年度四川大学出版社又以影印方式出版了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持的《儒藏·经部》三礼类62册、孝经类5册、春秋类42册。根据该研究所介绍,2018年将继续出版《儒藏·经部》剩余的125册。

两套《儒藏》的经部文献之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礼藏》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孟子文献集成》两部大型丛书的出版进度也颇引人注目。《中华礼藏》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主持编纂,力求搜集整理海内外现存全部传统礼学文献,2013年已出版13册,2017年度又新出礼制卷总制之属第三、第四册和礼经卷周礼之属第一、第二册。《孟子文献集成》由中国孟子研究院主持编纂,搜罗历代《孟子》研究著作影印出版,2016年曾出版宋元辑14册,本年度则出版了明代辑的部分著作,计28册。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典籍日本注释丛书”也很值得关注,2017年度已出版的“论语卷”五种,包括三野象麓《论语象义》、田中履堂《论语讲义并辨正》、山本日下《论语私考》、山本乐所《论语补解》、松平赖宽《论语征集览》,皆为日本江户时代论语研究的重要著作,其中《论语征集览》汇辑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伊藤仁斋《论语古义》、荻生徂徕《论语征》四种,颇具参考价值。

二、经学研究著作盘点所谓经学研究著作,这里主要是指针对古典经学著作所做的文献研究与义理研究的文集和专著。以下依据经学研究著作分类的一般方法,将2017年度出版的相关图书分为群经研究和专经研究分别盘点。

群经研究方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以书代刊的集刊和专题论文集的编辑。近年来,随着经学研究的持续升温,已有多种经学研究集刊持续出版。2017年度,除了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20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经学文献研究中心《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17、18辑,上海书店出版社)两种老牌集刊继续出版外,又有一种新的集刊创刊,即邓秉元主编《新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度共出版两辑。此外,舒大刚主编《儒藏论坛》(第11辑)和北大《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所编《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9辑)两种集刊所收主要论文亦是经学研究。这些集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经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集刊之外,童岭所编《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中西书局)及其所著《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中华书局)颇值得重视。前者仿民国学者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旧例,辑录日本学者有关秦汉魏晋南北朝经学文献考证方面的重要论文17篇,后者虽非经学文献研究专著,但有若干章节专论日本汉籍《论语》的传抄及《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伪古文尚书》残卷、《礼记子本疏义》等日本藏稀见经学文献。单周尧《勉斋论学杂著》收录多篇出土经学文献与海外经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吕友仁《读经识小录》收录作者多年以来的经学研究论文,都是2017年度值得重视的著作。以上两书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

专经研究方面,《诗经》向来是经学研究的重头戏,研究角度也最多,2017年度似乎也不例外。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刘毓庆《诗经二南汇通》(中华书局)、《诗骚论稿》(商务印书馆)、潘雨廷《诗说》(上海书店出版社)、邓佩玲《〈雅〉〈颂〉与出土文献新证》、邵炳军《德音斋文集:诗经卷》(上海大学出版社)、王国雨《早期儒家〈诗〉论及其哲学意义》(人民出版社)、王浩《郑玄〈三礼注〉〈毛诗笺〉语词探源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徐海容《诗经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郭持华《经典与阐释:从“诗”到“诗经”的解释学考察》(浙江大学出版社)、贺卫东《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科学出版社)、余琳《诗歌中国:〈诗经〉〈楚辞〉与礼俗》(暨南大学出版社)等,另外,李玉良《〈诗经〉翻译探微》(商务印书馆)、曹振宇《〈诗经〉纺织服饰文化解析》(东华大学出版社)等著作研究角度虽非一般意义上的经学研究,但角度较新,对拓展《诗经》研究不无裨益。其中,刘毓庆《诗经二南汇通》是作者继《诗义稽考》之后撰写的大部头著作《诗经汇通》的部分内容,广搜历代“二南”研究资料,又博采海外相关文献,并加以考证,允称力作。潘雨廷《诗说》是一部相当独特的著作,潘氏长于易学,其说诗亦多结合易学而阐发政治教化之旨。邵炳军尤长于著作时代考证,《德音斋文集:诗经卷》所收亦多为诗篇创作年代考证方面的文章。

《尚书》学方面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有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建亮《〈伪古文尚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钱宗武《〈尚书〉诠释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郭爱涛《〈尚书孔传〉虚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

礼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陈绪波《〈仪礼〉宫室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徐渊《〈仪礼·丧服〉服叙变除图释》(中华书局),雷铭《〈仪礼·士昏礼〉的文化学研究》(九州出版社),郑宪仁《野人习礼———先秦名物与礼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颜春峰、汪少华《〈周礼正义〉点校考订》(中华书局)、都昌县陈贜研究会编《陈贜〈礼记集说〉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此外还有若干涉及礼制史和礼乐文化方面的研究著作,如高明士《中国中古礼律综论:法文化的定型》(商务印书馆)、王贞平《唐代宾礼研究》(中西书局)、褚春元《礼乐文化与象征———对两周礼乐文化的象征性艺术精神之考察》(安徽大学出版社)等。与2016年相比,2017年度礼学研究著作虽不多,但综合来看,和前两年一样以《仪礼》为中心的古代礼制文化研究仍是该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

《易》学领域每年都有大量图书出版,质量参差不齐,全面综述几无可能,这里仅对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略做介绍。《周易》经传解读方面,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朱高正《周易六十四卦通解(修订本)》,另有李炳海《周易古经注解考辨》(华夏出版社)和李维琦《周易古经易解》(上海古籍出版社),致力于《周易》古经的还原、考证和解读,是2017年度《周易》研究圖书中比较有特色的两部。鲁洪生《细读周易》(研究出版社)一改通常依文本顺序解读《周易》的做法,设立“为君之道”“为臣之道”等若干编,按专题解读《周易》,方法较为新颖。专人研究方面,主要有: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易学本体论的建构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风《朱熹易学散论》(商务印书馆)、谭德贵《项安世易学思想研究》(中华书局)、陶有浩《〈易〉理为宗———钱澄之易学思想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陈居渊《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此外,还有陈欣雨《白晋易学思想研究———以梵蒂冈图书馆见存中文易学资料为基础》(人民出版社),专门研究法国传教士白晋的易学思想,也是2017年度颇可称道的著作之一。如果说以上成果代表了《易》学研究往专精方向发展,那么跨学科研究的兴盛则可说明《易》学研究领域的横向扩张。在这方面,201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易学丛书”六种,包括李定《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欧阳维诚《思维模式视野下的易学》、王俊龙《数理视野下的易学》、史少博《儒学视野下的易学》、杨效雷《诠释学视野下的易学》、朱彦民《史学视野下的易学》,此外还有李长庚《〈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也属于跨学科《易》学研究。

除了以上这些,2017年度《易》学研究领域还出版了一些不易归类,却比较重要的著作。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了现代《易》学大家潘雨廷的著作集,囊括了潘氏《易》学研究的主要著作。其他的还有谷继明《周易正义读》,章秋农《周易占筮学:读筮占技术研究(修订版)》(中华书局),杭辛斋《学易笔谈·读易杂识》(中华书局),成中英、黄田园《〈易经〉文明观》(东方出版社)等。

《春秋》学研究方面,与近几年相比,2017年度出版的著作数量上比较少,主要有:李伟军《左传集评》(北京大学出版社),方韬《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刘巍《左传中的战争语篇描写研究》,曾亦、黄铭《董仲舒与汉代公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其中《左传集评》收集历代《左传》评论材料,皇皇两百余万言,堪称近年《左传》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以上诸书可知,三传之中,最受关注的仍是《左传》,公羊次之,谷梁又次之。

四书学研究方面,《论语》相关研究仍是重头,比较重要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赵纪彬《论语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高尚举《论语误解勘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么孝颖《〈论语〉与〈圣经〉的主题互文性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甘筱青等《〈论语〉的公理化诠释:中日对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友益《〈论语〉思想系统性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子安宣邦《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这些著作各有特色,其中,《论语新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论语》研究的一部名作,绝版多年,终于再版,让人欣喜。《论语误解勘正》收集大量关于《论语》的误解并加以辨正,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孔子的学问》一书以《论语》的关键概念为线索,梳理日本学者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对国人阅读《论语》也颇有启发。《孟子》和《中庸》研究方面,2017年度值得关注的著作有杨海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世界》(齐鲁书社)和陈!《中庸的思想》(浙江大学出版社)。另外,四书综合研究方面本年度则有肖永明、陈峰等著《〈四书〉诠释与儒学演进》(中华书局)。

三、经学史及其周边问题研究著作盘点

周予同曾提出,在现代学术语境中,经学研究终要转变为经学史研究。从某种程度上看,上文盘点的许多研究著作其实也是经学史研究的范围,只是基于主题集中角度考虑而划归各经之学下面。不过,如此一来本节可供介绍的著作就少了许多。

2017年度以时代或派别为主题的经学史专题研究著作主要有:黄开国《清代今文经学新论》(人民出版社)、姜海军《宋代浙东学派经学思想研究》(齐鲁书社)、张勇《梁启超与晚清“今文学”运动:以梁著清学史三种为中心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此外还有多种单经学术研究史著作出版。《尚书》学方面,有刘起荱《尚书学史(订补修订本)》(中华书局)。《春秋》学方面,继黄开国《公羊学发展史》之后,曾亦、郭晓东也推出另一部规模更加宏大公羊学通史———《春秋公羊学史》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易》学史研究方面,2017年度出版的图书较为丰富,主要有:丁四新《周易溯源与早期易学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延生《〈传〉前易学及象数易学》(中央编译出版社)、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中华书局)、杨效雷《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中州古籍出版社)、问永宁《太玄与易学史存稿》(商务印书馆)、王鑫《日本近世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经学为参照系,研究其他历史文化现象的著作也有若干种,包括林聪舜《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修订本)》(中国文联出版社)、方笑一《经学、科举与宋代古文》(浙江大学出版社)、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黄山书社)。

综上所述,2017年度出版的经学类图书可以说相当丰富。从经学文献整理来看,经过10余年依托大项目的努力,经学文献整理已获得巨大的成绩,并且还在持续推进。从经学文献和义理研究方面来看,文献研究已到相当细致精深的程度,而义理研究则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诗经》学、《易》学、三礼学、《论语》学是相对热门的领域,其他诸经的研究则相对冷寂。而经学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研究,著作相对较少,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诗学视域下的汉代《诗经》解释学与《春秋》家政治哲学综合研究”(17YJC751045)资助。]

猜你喜欢
经学易学周易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经学与当代中国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四种易学语言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