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生殖专科的应用探讨

2018-04-27 05:51赵金珠蔡立柏胡俊平殷丽学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殖依从性用药

赵金珠 ,蔡立柏 ,胡俊平 ,殷丽学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不当、工作压力大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其存在程序复杂、治疗周期长、来院就诊频率高以及特殊的诊疗模式---门诊诊疗、患者多、等待时间长等特点,对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较大的影响[2]。21世纪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可通过多种途径便捷获取各种信息,如何让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探讨如何将信息化平台和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生殖专科的健康教育模式,我院进行了初步探索,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9月在我院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纳入标准:(1)女性;(2)年龄≥20 岁;(3)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上;(4)无认知功能障碍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文盲或半文盲。两组患者年龄、不孕病程、经济收入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健康宣教内容,只是宣教途径不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进行的辅助生殖技术各个环节的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科室布局、就诊流程、患者管理制度;生殖相关生理常识;日常生活(如饮食营养、作息睡眠、运动等)、性生活健康指导和压力疏解指导等;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适应证/禁忌证;周期时间安排、相关费用、潜在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宣教形式主要是宣教讲堂、宣传手册及墙面板报、宣教视频、24小时咨询电话以及针对特殊情况患者的个人化宣教和心理辅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更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短信平台:利用通信设备和PC机建立专科医院短信中心,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相关诊疗信息。在辅助生殖技术重点环节实时跟进,以短信方式提醒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2)官方QQ群:临床各组责任护士建立QQ群,邀请本组患者实名制加入,每日由临床护理组长在固定的时间段,通过医患互动发言、群空间、群相册、群共享和群邮件等形式进行群内交流和沟通。治疗结束后退出,保留部分助孕成功患者,进行“好孕分享”并协助管理。

(3)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微信集语音聊天、视频、图片、文字、多人群聊等功能于一身,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沟通和信息载体[3]。我院建立了官方的微信平台,以语音、图文形式进行编辑和发布诊疗信息,并开通在线咨询,患者有疑问可以直接输入问题,我们及时给予回复。

(4)官方网站:专科医院建立官方网站,在网站上设置科普园地、医患交流平台,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等提供信息交互的平台。患者可通过官方网站查看宣教的文字资料,也可留言咨询。

1.3 评价工作

1.3.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健康宣教方式和途径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问卷包括方便性、易接受性和实用性3个维度,共计25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法,1=极不满意,2=一般,3=满意,4=特别满意,总分为25~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健康宣教形式的满意度越高。

1.3.2 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 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评价,该量表为患者自评量表,共计 8个问题,单项选择作答。1~7题的备选答案为“是”“否”,回答“是”计0分,答“否”计1分,其中第5题为反向计分。第8题备选答案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所有时间”,分别计 1.00 分、0.75 分、0.50 分、0.25 分和 0.00 分。总分为 0~8 分,分数越高代表依从性越高,≥6分为依从性高,<6分为依从性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 为 0.823,重测信度为 0.868,可用于辅助生殖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包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疗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疗知识知晓率的比较[n(%)]

从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诊疗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s,分)

?

从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在方便性、易接受性、实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

2.3 两组用药依从性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s,分)

表4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s,分)

?

从表4可见,宣教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较宣教前有所提高(P<0.05),且宣教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3.1 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疗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可覆盖所有的就医患者,使健康教育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普及化。宣教讲堂可同时对多人进行,解决共性问题,节省人力和时间,普及面广,收效快;宣传手册、墙面板报等可有效补充口头讲座后患者仍未掌握的信息,并减轻单次信息量过多的压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感、焦虑感等负面情绪。

尽管如此,许多患者由于工作等原因不能长时间在医院停留,因此不能参加宣教讲堂。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下,患者可以通过短信、官方QQ群、微信平台和专科医院网站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信息,具有便捷性和时效性。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中所建立的群或圈还起到同伴教育[4]的作用,同时患者间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减轻焦虑情绪[5]。

3.2 提高认知,减少盲从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患者不能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或复诊,即依从性差,这影响了诊疗方案的实施,导致治疗效果差甚至影响治疗进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患者缺乏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诊疗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宣教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较宣教前有所提高(P<0.05),且宣教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患者的不良就医行为,提高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

3.3 提高质量,减轻压力

多元化的健康教育途径增加了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护士对患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产生了归属感。同时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和面对自身疾病,并积极寻求治疗。这些都有助于患者释放负性情绪,消除其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质量。

3.4 建立信任,减少纠纷

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其恰当适时的帮助,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6]。尤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及成功病例分享和成功经验分享等,为患者间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应用角色效应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积极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构架共同参与型的医护患关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患者有机会通过多渠道掌握诊疗知识,在知情的情况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加深了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3.5 提高整体满意度

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口头的面对面教育,表现为灌输多、反馈少、沟通效果不佳。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都是门诊患者,无须住院,集中宣教时往往人员不齐、时间不固定,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均造成诊疗知识知晓率低。护士为了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要求患者必须接受集中教育,为此经常与患者发生小摩擦。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等方式,为患者创造了更多自由选择、自行安排的机会,增加了患者对就诊程序的了解途径,同时兼具互动特性,并提供了医护患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实现消息覆盖面与效果最大化。患者也感到被重视、被尊重,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调查也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方便性、易接受性、实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

综上所述,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治疗时期表现出的健康需求不同,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应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的原则[7]。多元化的健康教育覆盖所有的患者,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能影响群体成员的健康观念,提高和巩固群体的诊疗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良性的就医行为,满足患者就医期间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性[8],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立柏,张瑞,王晓兰.68例AID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4):277-278.

[2]张学红,何方方.辅助生殖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程渊.微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2):45.

[4]Dennis CL.Peer support within a health care context:A concept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3(40):32-33.

[5]张娃莲,周卫娟,郑姗姗.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7-38.

[6]赵金珠,蔡立柏,石馨,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超排卵期间的护理[J].中国优生与遗传,2015,23(2):96-97.

[7]柳韦华,袁霞,朱建忠,等.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状况的问卷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27-28.

[8]郑碧霞,何海萍,林楚芸.出院患者短信息随访系统的创建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2):50-52.■

猜你喜欢
生殖依从性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