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朝寻雪(外一题)

2018-04-28 04:54李晓东
飞天 2018年4期
关键词:台山伏羲天水

李晓东

这几天,全国多地普降大雪,据报道,降雪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平时很少下雪的南京、合肥,居然积雪如毡,高速公路、机场都关闭了。这个时候降的雪,原来常被誉为“瑞雪”。“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充足的降雪,是农业丰收的必要条件。可遍观新闻,所见的,不是笑迎瑞雪的喜悦,而是各地机场除冰、高速路除雪、街道防滑,一幅幅“抗冰雪”的壮丽画图。即使河南、山东平原等冬小麦主产区,也少见把镜头对准大雪覆盖下的农田原野。

总书记深情寄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我以为,并非指每个人具体的故乡,而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向所从来的生活方式、审美情感、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是工业化、后工业化,现代化、后现代化浪潮中依然闪烁的江枫渔火。而雪,无疑是中华乡愁最典范的载体,另一标志意象,是“明月”。

天水,一样白雪茫茫。我虽生长在北方,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却有点久违了。1999年起,学习、工作在上海,记忆中,近二十年,只有一次微微有些雪意,地面积不住,楼顶,似雪如霜地一抹白。《祝福》里写祥林嫂回忆短暂幸福时,“微雪点点地下来”,先前不理解,待见到上海的雪,才知道祥林嫂所看的南方的雪,和我自小熟悉的北方的雪,是不同的。鲁迅点赞过的,“大如席”的北京雪花,近年来也很少见。没有雪,细的微尘悬浮空中,落不下来,雾霾就形成了。可好不容易下场雪,这现代化古都立马瘫痪,寸步难行。每个人都在诉说自己上不了班、回不了家的悲惨遭遇。因此,在天水有见到雪,见到记忆中如故乡和幼时的大雪,格外觉得亲切,还有些温暖。冷的天,暖的雪,落在伏羲女娲成婚的土地上。

我住21楼,窗口朝东,早上一拉开窗帘,犹在夜幕的屋顶、道路、河流,都映着洁白的光,天空仿佛提前放亮。路灯依然照着,橘黄色灯光落在雪上,仿佛为雪着上小小的衣裳。天水的路灯是白玉兰形狀,市花也是白玉兰,盖天水麦积区甘泉寺内,宋代玉兰两株,相距5米,一白一紫,为追思流寓天水的诗圣杜甫而植,及今千年矣。齐白石老先生书“双玉兰堂”,几可比肩南郭寺。上海市花也是白玉兰,春天的街道上,玉兰花像燃烧在枝头的雪。我一直以为,天水,是中国天水、甘肃上海,陇原大地最时尚、小资、情调的地方。

我向来有些懒,早上从不锻炼,看到雪,却忽然有了到天水的雪地里走走的愿望。古人踏雪寻梅,天水六十六号文化园内腊梅开得正盛,鲁迅名篇《在酒楼上》,写柔雪的绍兴,“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作者“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很值得惊异”。天水位居南北中国分界线,北方的国槐,南国的梅花,相邻而生,自是毫不奇怪。然天水雪天的好处,不止一树梅花。

街上,一夜飘雪,已积得厚厚的,如大地铺上洁白的地毯。行走上面,踏雪微声。不由得小心翼翼,生怕踩破了雪褥,惊醒了夜的梦。雪还在下,但不密,雪片大而疏,花瓣般落在头上身上,“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反其意而用之,也是恰当的。人、车都少,俱小心翼翼的。所见多的,是穿灰蓝色校服的学生。天水最著名的初中逸夫实验中学,就坐落在藉河南岸。门前即桥,飞架南北。二三调皮男生,小跑两步,试着滑雪,然雪厚,未成冰,行而不远。橡胶坝拦藉河梯级蓄水而成的天水湖,近岸部分结了冰,白雪覆盖,湖中犹水,雪入即化。作家从维熙有名篇《雪落黄河静无声》,雪落藉河也一样,似飞絮入林,如青纱曼舞,又像天与水间律动的音符。藉河是渭河支流,终入黄河,这点点片片的雪花,也将汇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洪流。伏羲自天水顺河而下,入主中原,葬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周口,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水土肥美,至今犹是最重要夏粮主产区。天水降下的万千雪花,也是追随伏羲的步履而去的吧。

水在河中过,车于路内游。往日,藉河南北路连绵的车流,是城市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标志,雪地里,却静静停着,仿佛盖着被子安睡的孩子。车辆形状不同,雪落其上,更加千姿百态,又无不呆萌。有的车灯一半落雪,睡眼惺忪;有的像舞台上的花脸,一副滑稽模样;有的车顶积雪平坦整齐,好像戴了洁白的帽子。平日里,他们早该生龙活虎、神气活现地竞逐在路上,争先恐后地奔事业、争前途。而今雪天,他们像回到慈母怀抱,裹紧白色小被子,睡一次懒觉,做一回静静的梦。

天色渐渐亮起来了。天水位于中国陆地几何中心,距北京时间授时地陕西临潼不远。伏羲在天水分时序、定节令,每到节气,天水气候反应明显。一年一日,天水都从容而精确地度过。举目眺去,鲜红的国旗映着白雪,分外热烈。那是迎接新年,沿街挂在白玉兰形路灯竿上的。近看,面面挺刮;远望,行行整齐。国旗下,古宅前,是忙碌的环卫工人。枯黄色工作服都有些旧了,身躯个个弯下来,拿着铁锹、扫帚,正在除雪。俗语云“各人自扫门前雪”。扫雪,也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一部分。记忆中,大人挥动快一人高的扫帚,左一下、右一下,露出一条藏在雪下的路来。孩子们,早在院子里的雪上堆起了雪人。这几天全国多地降雪,微信圈里,无数创意萌宠的雪人风华正茂。如果不是电脑P图,都需要专业水平。原生态的雪人就没这多讲究,大中小三个球上中下推起来就算小功告成了,再插上把旧笤帚——金星秀的标准语——完美。忽然发现,最接地气的雪人形象,居然是扫雪的环卫工人!从来没人给这些天天起得最早的城市美容师塑像,但每年冬天,又塑出了无数的像,虽然塑像者和被塑者都无名无姓。

天水还在人工扫雪,而大都市如北京,扫雪已很不常见了。专业化扫雪车、除雪剂,可以迅速让落在地上的雪痕迹全无。这个多地“暴雪预警”的冬天,北京却始终一片未见,更别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了。大家一边抱怨空气干燥,又庆幸出行等生活不受影响。我们都想记住乡愁,其实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乡愁是有边界的。天水这样的城市,可以说就是乡愁的边界。城区规模不大,四周被农村包围,许多市民进城不久,乡村生活方式还时时映照入城里。而更大的城市,景观、自然、原生态,甚至乡愁,都已被模式化了。玩雪,到滑雪场;游泳,到游泳池;看景,到公园。每天醒来第一件事,盯床头PM2.5测量值,决定要不要户外锻炼,出门戴不戴口罩;到医院化验,打出好几页数据,看哪项高、哪项低,确定身体怎样。甚至见到雪,立即反应的,是冷空气、尘埃、水分,以及是不是卫生?一说乡愁,就是余光中……寓言《郑人买履》,被嘲笑了两千多年,其实,主人公倒是有远见的,是“数据化生活”,如我们今天一样。

远远的,眺见了伏羲城古朴巍峨的门楼。橘黄色灯光自下而上,照得飞檐都温暖起来,又平添了富贵与缥缈的气质。不禁感慨,果然“百王之祖,万帝之先”,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依然难掩尊贵与卓荦。老天水五城相连,最西就是伏羲城。城池更易,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其他四城都已湮没,痕迹不在,惟伏羲城因庙而存,还新建了许多设施。虽有城门而无城墙,但一门相隔,古今迥异。城门外,现代化高楼幢幢,城门内,两侧俱青墙黛瓦,檩椽井然。每年夏至日公祭伏羲,参加祭奠的人群熙熙攘攘由此步入盛典。雪天之晨,却寂静无声,仿佛和雪一起睡着了。

伏羲庙前广场,一夜的落雪,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盖在地上。2017年6月22日,第二十八届伏羲公祭大典时树立的“泽被华夏一万年”标语牌,还如崭新般鲜红,白雪底色下,更加亮丽。都说每年公祭伏羲时,会有祥瑞异象出现,有时日月同辉,有时晴空彩虹,有时如注大雨戛然而止……上次所见,是满空翔舞的燕子。我还用手机拍了一段视频。数百只燕子应和着恭读祭文、乐舞告祭的铿锵之声和雅颂旋律,时而高飞,时而低旋,时而列队成阵,时而散落和鸣。《诗经·商颂·玄鸟》有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吉祥之鸟。雪天里,燕子应该南去更温暖的地方了吧,这在天水屹立五百年的庙宇,是否是它们的乡愁呢?梦牵魂绕,一到春天,就急急飞了回来。

售票处买票,售票员说“你外地的吧,这么早就来了?要是初一十五,早起进庙,就不用票。”小姑娘很年轻,90后,却依然不减天水人天清水雅的真诚善良。天水人敬奉伏羲,每月初一十五,许多人一大早进庙烧香祈福。不少“公知”人人云亦云地批评中国没有全民宗教,断言没有“忏悔意识”“原罪意识”,道德必然堕落。其实,中国人虽无宗教,却有信仰,那就是慎终追远,对于祖先的信仰。宗教信仰上帝和神,是恐惧的,因為有严厉的惩罚。中国的祖先信仰,却是温暖的。雪天里,围炉夜话,向家中长辈诉说自己的心事,求得指点和安慰。

庙中静无一人,唐槐汉柏都披了洁白的裘衣。陈毅元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表达的是革命者的坚贞不屈。经历几千年雪雨风霜的柏树槐树,却平和了很多,显出苍老的慈祥。伏羲庙建制同帝王宫殿,红墙璧瓦,雕梁画栋,都一派红妆素裹,娆而不妖。大殿前的香炉里,却已清香袅袅,火苗跃跃,像跳动的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原来早有人把雪朝的第一炷香,第一支烛,敬给先祖。“程门立雪”,一直是对学问虔诚的典范,天水人更把最崇敬的心意,表达到人文始祖面前。后院里,曾经富贵鲜艳的凌霄花,仅余萧瑟枝干,冬青们一簇簇站着,绿衣白帽,仿佛天地堆就的雪人。见易厅下,江泽民主席1992年8月于天水题写的“羲皇故里”豁然在目。前段时间,伏羲出生在平凉还是天水,着实争论了一阵子。雪天里看到这幅题字,却让我豁然开朗。伏羲无论出生哪里,只有到天水卦台山开悟,才能一画开天,成为华夏第一皇,不到天水,就是一个普通人。伏羲飞跃为羲皇,由水升华于天,只在,也只能在天水,而不是其他地方。

后门还没开,我原路返回。大殿前已见二三人,清香烛火,更加生动。伏羲依然夏天妆束,赤膊、腰围树叶。殿内墙壁上,绘伏羲十四大功绩,有钻燧取火、兽皮制衣。“雪落在大地湾的土地上/伏羲女娲的肩头一片白”,八千年前的雪,应该比现在大,新娘女娲,穿着作为聘礼的美丽鹿皮衣服,守着火塘,和虎皮着身的夫君伏羲依偎,看茅屋前雪花片片,轻声低吟“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卦台谒祖

全国云计算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龙头企业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先生,到天水陇右讲堂主讲《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讲座结束距离开天水,仅四小时。我建议他去看看麦积山,王总却提出要到卦台山,而且说,去朝拜卦台山。我有些诧异,他解释,大数据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是二进制,源头在易学,在伏羲创立的阴阳太极八卦。天水卦台山,就是全世界计算机和大数据的起源地,必须怀着虔诚敬仰之心朝圣礼拜,慎终追远。

从天水市区驱车半小时,即到位于麦积区三阳川的卦台山。山高约百米,如倒扣之觚。与各地各处繁华热闹的景区相比,卦台山几乎属于未开发状态,仅登山之台阶、道旁之绿树而已,亦未见游客。因刚从讲堂下来,主客俱西装革履,倒多了一份庄重。

台阶水泥砌就,每阶侧面都画一卦象,是六爻相叠之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困于今河南汤阴之羑里城,将伏羲八卦两两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因此,我们的寻访,是逆时光上溯。由现代交通工具带到周文王跟前,再循着文王的指引,一阶阶向中华人文始祖靠近。

一座城门屹立半山,土坯垒就,如窑洞形。门头书“伏羲城”三字,颜体,庄重敦厚。城建于宋代,夯土筑成。曲阜造城护卫孔庙,天水筑城拱奉伏羲。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习学者,乃文王周易,源在伏羲。可惜孔子问礼于老子,只在洛阳,未能向西行;老子出函谷关,不知所终,应是回归卦台山了吧。

门朝正南,前有观景台。凭栏远眺,连山环抱,底部平坦,渭河穿山而至,呈S型流过,将盆地均匀分为两部分。伏羲为什么到了卦台山?8000年时光已过,无人再见,但并非不可想见。伟大者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困境中实现飞跃,日常中造就非凡,偶然中开悟真理。

苏东坡千古绝唱“遥想公瑾当年”,我们后发先至,遥想伏羲当年。强健的伏羲为猛兽追逐,跑得飞快,却又逃无可逃,于是爬上山顶一棵最高大的树。猛兽不去,族人未来,困愁高树。安全无虞,猎食无法,下树无胆,于是,有些无聊了,“望望天望望地还有多少里”。艺术心理学研究证明,非功利,是认知提升和审美发现的要素。司空见惯的太阳,忽然让伏羲感觉到了不一样。他发现了鲜红、热烈、耀眼、温暖的太阳最简单的形状——圆。这是人类认知史上的最大飞跃,由具象质变为抽象。猛兽未离而暗夜已至,月出东山,同是圆形。月光如皎,茂林隐约,山峦相连如环。日、月、地俱为圆形。天复明,族人至,猛兽逃。下到地面的伏羲,心中已嵌入那个深刻的圆。他折一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并不太圆的圆。一个空空的圆,似乎太单调了。伏羲想起了他山下的河。于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出现在圆中。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人类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大阶段。中华文明,就从这一个圆和一支曲线肇始。具象到抽象、直线到曲线,不只是思维的飞跃,认识的提升,也为中华审美奠基。“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渭水之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和伏羲看到一样的景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中见雅,弯曲有致,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

面对这圆中有曲的图像,伏羲陷入沉思。太阳渐渐升高,又慢慢向西行去。山峦树影,光亮明灭。皎洁的月亮又升起来了。他忽有所悟。白天、黑夜,太阳、月亮,温暖、寒冷,光亮、影子,概括起来,就是阳、阴。而月亮,是黑暗中的光明、影子,是光明里的黑暗。阴阳共同构成宇宙,又阴中含阳,阳中有阴。图形,有了形状,又有了灵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入城门,未有大道,而见土台。年轻的讲解员解释,伏羲庙极神圣,不可轻见。右侧土径,窄而曲而陡,绕行,即见庙。院中有柏八株,依八卦方位所植。另有卫茅一株,本是灌木,在卦台山长成粗盈一抱的乔木。高考之前,众多少年学子来抱树,寓意“成材”。南郭寺亦有成材之卫茅一株,不若此株壮大,伴于2500年古柏之侧。

院中犹是泥土夯实,幽静自然。一条砖道通往大殿,也就十余步。小讲解员提醒我们看脚下一砖拼太极图。相传,此处即8000年前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处。当年的山顶,大木参天,成为中华智慧之根、文明之源。现代地理学考察结论,天水是中国陆地中心点。把中国地图四折,交点处即在天水。道教里,卦台山又名“天心山”,意即天地之心。现代科学与传统传说,在这里高度契合。我们每个人都在太极图上站了站,让思维穿越8000个春秋寒暑,300万个日夜,和祖先心灵相通。拍照留念,感觉都高大了起来。孟子说,养浩然之气,卦台山之巅,伏羲登临开悟处,天风浩荡,秋深似海,层林尽染,万物遐思。

大殿始建于金代,后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自古,卦台山即是官方祭祀伏羲之圣地。然距城较远,车马劳顿。明成化十九年,在天水城中始建伏羲庙,越年而成。后又建城护卫。老天水五城相连,伏羲城即其一。卦台山于是改为民间祭祀地。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生日,每年这天,卦台山都举行盛大庙会,以三牲、古礼,献于始祖。如今,每年夏至日,伏羲庙前举办由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公祭伏羲大典,其前一天,卦台山祭祀。虽规模、层级不及,但先后之次序,自不待言。

今卦台山伏羲庙虽为复建,然修旧如旧,文物价值不彰,文化价值依旧。一同行者说,他小时候还从山下搬砖瓦上来,为建庙用。大殿正中,伏羲端坐,如城中伏羲庙中像而略小,长发裸身,双目如炬,绿叶成裙,围于腰间。伏羲十四大功绩,其一,就是制衣服。《圣经》里,亚当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忽然感到羞耻,把树叶遮在身上。东西方相距遥远,互不通联,文明缘起的情形却相近似。伏羲爬上的卦台山上的大树,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树。认知、审美、道德,文明三大要素,在伏羲一人,聚而齐之。天水称龙城,盖因伏羲为龙。标准的解释,龙,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牛尾,不同部落圖腾聚合而成,从另一层面,龙何尝不是各文明内涵之荟萃!

伏羲手捧八卦盘。八卦,和伏羲,和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唯一让人不能马上想起来的,是和天水的关系。其实,太极图就是天水——圆形为天,曲线为水,一阴一阳,仿佛天水连接的南方和北方。八卦,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代表八个方位,又表示八种事物。方位和事物,一具体一抽象,一无形一有象,如何联系起来呢?答案还在卦台山。

半山,有城门,正南,乾位。城围山而建,夯土筑就,有城垛八。乾为南,为天,为阳。卦象,三阳爻相叠。正南一望,正见三道山梁,自然造化的乾卦,出现于目前。顺时针绕城一周,西南,巽,亦指风,连山环抱,西南有缺,渭水穿山而至,风行水上;正西,坎,水,渭河S形流过三阳川盆地,正西方恰是河湾水聚处;西北,艮,山,西北方,乃黄土高原,山峦无穷,树木茂盛;正北,坤,地,山峰相连,见峰见谷,时断时续,是为阴爻,三相叠,正乃坤卦之形;东北,震,雷,天水多冰雹灾

害,“雨洒一大片,雹打一条线”,这条“线”常在卦台山之东北方位,可见,先祖之发现,至今而然。正东,离,火,东为太阳升起之处,朝阳如火;东南,兑,泽,渭河流淌,聚于山脚,古代为一湖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月亮,都在正南方升至天顶,故南为天,相应,则北属地。和阴阳太极一样,八卦同样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具体和抽象的统一。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观所察,乃卦台山之天、三阳川之地也。太极八卦图,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无可争辩的第一Logo,而它的产地归属,无可争辩,在天水。

猜你喜欢
台山伏羲天水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天水呱呱,秦州第一美食
张典作品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多元价值探析
伏羲画卦
以理驭法探究计算教学课堂模式
多姿多彩天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