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展望

2018-05-14 09:06张亚楠付坦
丝路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展望实践

张亚楠 付坦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外观符合审美,设计追求个性,更重要的是兼顾节能环保的特性,这样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才能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节能;城市建设管理;实践;展望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绿色概念最早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工作和人民的重视,连续出台了几项关于建筑节能的文件,比如2008年颁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涉及的方面多种多样,有房屋装修、垃圾清理和水电等,全国节能建筑面积在建筑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到2016年,节能建筑占我国比例的65%,各省市政府开始推广起建筑节能工程建设。

就目前发展来看,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仍旧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就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管。

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于是对建筑节能方面的认识也有所提高,所以在平时选择装修材料时,人们更愿意选择环保节能的材料,比如LED灯,无毒、无污染的墙漆等。

在建筑节能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首先,在我国南北部区域,建筑节能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由于北方是供暖区,所以要求建筑节能的规格更高一些,而南方要求则更低,仅为10%。其次,各省市的规定有所不同,标准难以做到一致,这样一来,制定的标准就难以落实。在一些建筑单位和建筑师的观念中,建筑节能只是一种技术的代名词,如果用了某些技术,那么建筑节能就发挥了功效,如果没用技术,那么就不属于建筑节能,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所以要用到各种不同的技术,以技术作为建筑节能的评判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最后,混淆概念。大多数人都认为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相同,其实完全不同,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是全面的,节能建筑只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所以概念不同。建筑节能不是说要抬高一些材料的价格,一些商家为了一己之私,故意将环保节能的材料价格提高,其实这样并不利于未来的长效发展,真正的建筑节能应该是在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样可能会使得居民认为节能建筑价格高于普通房价,而不选择它们。

二、建筑节能在我国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实践

从2009年开始,我国一些城市就陆续开展环保节能工作,其中包括城市建设,诸如“低碳生活”、“低碳建筑”等。以我国南方某市为例,全市建筑节能面积达到了206万平方米,可再生资源建筑面积达到了98万平方米,拥有至少300项的节能项目,节能成果是非常可观的。

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该市的建筑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做得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否定掉了一批不节能的建筑,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和完成后,都有专人进行监控,监督管理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和工序等,建筑节能示范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加大对节能建筑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发展节能。再看北方的某一城市,该市的建筑节能项目在全国来说名列前位,虽然该市的城市面积并不大,但能把建筑节能做得如此出色,要归功于它的节能建筑改造工程,将原有的建筑改造为环保节能建筑,由于是北方,需要供暖,所以项目由供热企业负责,大多数建筑物都符合国家节能建设的有关规定。这样一来,居民与企业都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三、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一)新型墙体材料

节能材料作为现代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现阶段市面上出现的许多新型墙体材料,纤维石膏板、活性炭墙面等,这种材料能够有效控制室外的阳光和雨水,使得屋内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达到节能的目的。现在市面上运用的最多的材料是竹炭原料,這种原料不仅对人体无害,质地轻,还具有环保、保温的特点。

(二)空气层隔热

由于我国气候条件较为独特,一些地区,尤其是一些南方地区房屋直接受到阳光的侵扰,所以在建筑楼顶用空气层隔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热量在空气中传递速度较慢,效果差,所以用空气层能阻挡一定的热量。

(三)照明材料

不管是在什么建筑中,照明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保持合适的亮度,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不影响人体舒适度。在居民住宅中,应该多使用节能灯;在工业建筑中,应该用高压钠灯。

四、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展望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问题,环保节能建筑受到大力提倡,环保节能材料也逐渐被推广起来。当前,发展建筑节能工程已成为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政府部门颁布一些法律规定来起到规范的作用,并监督其落到实处,给居民用户做好示范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管,设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来规范建筑工程。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我们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推广建筑节能项目,因为这将是未来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1.身份证号:410526199301217704;2.身份证号:412822199001051178)

参考文献

[1]赵峰.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展望[J].浙江建筑,2014(10):23~24.

[2]王聪.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展望[J].江西建材,2017(21):295~296.

[3]马金贵.建筑节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展望[J].魅力中国,2017(24):48~49.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展望实践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四步节能
“展望” ——阿伦德
珍爱能源 延续价值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