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内化·外化:政治认同课堂教学三层次

2018-05-14 16:22陆国良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化政治认同教化

陆国良

摘 要: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也关乎中国未来的走向。政治课堂是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针对我国高中生中存在的学而不信的政治认同弱化现象,政治认同课堂教学应从教化、内化和外化三个层次推进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三者的递进统一。

关键词:政治认同;课堂教学;教化;内化;外化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三者的统一。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我国高中生中存在一种学而不信的政治认同弱化现象,值得警惕。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作为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教化、内化和外化三个层次推进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三者的递进统一,从而较好地实现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培育之目的。

一、教化:提升政治认知

认知对象不明,认同无从谈起。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第一层次,首先需要解决“认同什么”的问题。政治认同的对象应包括政治主体、政治规范、政治程序等方面。

教化,是政治认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结果,即通过教导等手段,使学生了解、理解和把握政治认同对象,达到了然于心的状态。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化”,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向的“知识讲授”和“理论灌输”。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看,高中生的政治认知教育要达到“认同”“领会”“明确”“践行”的程度。

1. 理顺政治认同对象

就《政治生活》教材而言,教师应重点从政治主体、政治规范和政治程序三个方面理顺政治认同对象。从政治主体的角度讲,政治认同主要是对国家、政府、人大和执政党等的认同,在《政治生活》教材中侧重表现在:

从政治规范的角度讲,政治认同主要是对政治制度、国家法律与政策的认同,在《政治生活》教材中侧重表现在:

2. 突破政治认同难点

受年龄、知识结构、传统教育、政治生活实践等多因素的制约,高中生对上述国内政治认知对象比较生疏,政治认同自然弱化。因此,要突破政治认同难点,尤其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展。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为例,受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影响,这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认为,讲透这个问题至少需要突破三个方面:

第一,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保障。以下图示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

受它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决定重大事务]

第二,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笔者以《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为教学素材,通过问题设置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政体:(1)国家各部门领导人员是如何产生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过需要哪些程序?(3)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如何有机统一的?(4)通过比较,并辅之以典型事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三权分立制的固有弊端。

第三,结合教材第60页,通过图示法,比较中共中央组织系统与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二、内化:升华政治情感

积极的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第二层次,是在“认同什么”的基础上解决“信不信、如何信”的问题,表现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三者逐层递进的程度。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要促使人们对政治体系、要素构成及其运转产生一种积极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倾向。政治情感越强烈,政治认同越容易达成。

内化于心,即通过教学,解决政治认同弱化现象(对政治体系的不信任感和离心感),将理性的政治认知内化为政治情感,使政治认同达到信服、信仰,甚至是信念的境界,真正做到入髓入脑入心。传统的政治课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将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架中,容易使学生产生空话、大话,甚至是假话的印象,从而弱化政治情感。为升华情感,增强认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选讲好故事,由境生情

首先,故事要选好,这是教学选材的问题。好故事能丰满你的课堂教学。对中学生而言,源于生活和时代的真实故事更让人感动,更有说服力。所以,好故事的选择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其次,故事要讲好,这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问题。教师要尝试用导演的视角讲故事,让学生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情节、专注于故事发展,最后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考和选择。

以“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为例,让高中生在政治情感上认同、坚信和热爱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会讲好故事,国家认同情感就大打折扣。笔者这样讲故事:以高票房电影《战狼2》为话题,以电影结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风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这段话为线索,细数背后我国政府在海外救援同胞的真实而振奋人心的故事,如尼泊尔地震救援、也门撤侨、利比亚撤侨、加勒比飓风救援等。在重点讲述利比亚撤侨故事时,笔者以《中国全力救援在利比亚公民 世界感叹大撤离彰显中国实力》一文为载体,呈现一幅幅感人的救援画面,叙说中国救援和中国速度震撼世界的报道和评论文章。然后以《‘哈维飓风猛,猛不过美国人民吐槽:请政府救灾用点心》中的故事为例,将中美两国政府在救援中的表现作鲜明的对比。最后以《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的作者张维为在《中国人,你要自信》演講中的一句话“一出国,就爱国”作结尾。通过这样的政治情感课堂,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会油然而生。

2.善于讲道理,寓理于情

讲道理就是阐述理由,讲究理性分析。道理讲得不好,认同教育会陷入“说教”“虚伪”的风险。给有思辨能力的高中生讲道理,政治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善于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因为历史讲究客观史实;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和选择;要重视道理与事实相结合,因为事实具有客观性,事实胜于雄辩。

以“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例,让高中生在政治情感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和开展教学:第一,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体悟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客观坦承社会问题,例如党内腐败现象,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和认识,通过摆事实让学生去感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第三,通过列举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用比较的方法辩证理性分析中共领导下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和西方政治体制的顽疾,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信心。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心中涌动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拥护之情,在情感的升华中,他们会由衷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三、外化:践行政治行为

常态化的有序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的第三层次,是在表达积极的政治情感基础上,解决“如何践行”的问题。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关键,行为是落脚点,政治认同要坚持知、情(意)、行三者的统一。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达成如何,最终还需通过日常的政治行为来检验。

外化于行,是政治认同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即公民在表达和参与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时要做到常态、自觉和有序。能否实现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的常态化和有序化,既是对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高低的检验,也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地享受政治民主权利。通过政治认同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内化的政治认同情感转变为外化的常态有序的政治行为。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常态有序的政治行为

有序的政治行为,能自愿自觉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能依法正确处理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关系;有序政治行为的常态化,不仅表现在重大的政治活动中,也表现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政治认同的信念和信仰越坚定,理性有序的政治行为会越常态化。高中生参与政治行为,要实现从盲目感性到理性自觉,从杂乱无序到常态有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第一单元“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及其不同的代价和后果,体验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培养有序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通过创设学校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制定并评价《班长选举规则》,培养学生理性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设计一个关于学校收费听证会策划方案,从听证会代表的组成、注意事项、活动流程等方面加以强调,加深对自觉、有序和常态化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的理解。

2.通过角色模拟,提升政治参与的行为能力

新课标提出,思想政治课程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活动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构建活动课堂是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1]因此,思想政治课堂应提倡教学活动化,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政治认知及时得以检验,认同情感及时得以内化,认同观点及时得以矫正,政治行为及时得以强化。因此,要积极拓展学生政治参与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活动。

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一场模拟政协活动。课前由学生自愿分组组成“模拟政协小组”,并布置课前任务:各小组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市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提出“议案”。课堂教学中,邀请两位我市政协委员(本校老师)参与。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己的“议案”,教师和政协委员针对学生“议案”提问并让各组答辩。对于优秀“议案”,交给市政协委员,经政协委员修改后正式提交给市人民政协。有一组同学针对市区日益严重的“狗患”现象撰写的《进一步规范市区养犬管理》受到了在场政协委员的青睐,由政协委员以正式议案形式递交市人民政协。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畅谈体验,总结经验。模拟政協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跳出政治课本的局限,亲身“体验”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有助于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

[1]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课程[J].教育导刊,2017(4):51.

猜你喜欢
外化政治认同教化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秋夜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