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山峦
——记鹤庆黄龙潭

2018-05-15 02:07杨筱奕许霞李柏
今日民族 2018年3期
关键词:龙潭

□ 文 / 杨筱奕 许霞 图 / 李柏

西有黑龙、西龙诸潭,出西大山下,故川中田禾丰美,甲于诸郡。

——徐霞客

鹤庆,古称鹤阳,亦称鹤川。云南大理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端、云岭山脉以东,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东有金沙江与永胜县分津,南与大理市、宾川县接界,西与剑川县、洱源县接壤,北与丽江市毗连。县境内峰峦起伏、山体连绵,形成了山地、丘陵、小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两端有两个狭长的小盆地:南端的黄坪坝,属低热河谷区,海拔1300米至1700米。北端的鹤庆坝位于两山之间,海拔2193~2240米。县内水系主要为金沙江、漾弓江、落漏河、河川河等。

古代,由于特殊的地势,鹤庆坝子经常是旱涝交替。尤其是贯穿北部坝区的漾弓江,“旱则不受其益,涝则深受其害”。因此,历任主政者,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防涝疏河,防旱修潭。现在县城附近许多以“龙潭”命名的水潭,如西龙潭、黑龙潭、黄龙潭、香米龙潭、小杨柳龙潭等星罗棋布,就是历代所修筑的蓄水工程。300多年前,徐霞客两次路经鹤庆时,在日记中对这些水潭作了记述,他写道:“(鹤庆城)西有黑龙、西龙诸潭,出西大山下,故川中田禾丰美,甲于诸郡。”

潭水清澈·水映峰峦·景色优美

活石珠光

这些龙潭中,以黄龙潭的景色最美。黄龙潭位于鹤庆古城西南,螺峰山脚下,是黄龙潭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距县城2公里,上、中、下三潭相串。传说南诏时有个鹤庆人从大理带回一口“元化”铜钟。他在潭东的石桥处不慎将钟掉入潭中。第二天,钟不见了,原来这口钟是被潭里的黄龙吸走了。因此,人们又称黄龙潭为“吸钟潭”。

黄龙潭西枕螺峰,是著名的鹤阳八景之一:“螺峰野色”。螺峰俗名谷堆山,海拔2990米,由裸露的石灰岩构成。因山势高峻陡峭,形状像螺蛳又像发髻,故名螺髻峰;每当雨季,山顶经常白云缠绕,又名云峰山。山脚悬崖上有一石壁,上面有“活泼泼地”四个大字。传说在远古时代,鹤庆原是一片汪洋。有一年两颗珠宝从崖下的水洞里蹦出来撞在崖上,突然炸开,里面飞出一双男女。他俩是鹤庆坝各姓的始祖,人们称这里为“活石珠光”,称“活石”下的水洞为龙洞。每当晴天,正午的日光直射龙洞,就有金光反射出来,传说是被黄龙吸走的那口钟的反光,这种现象被称为“金钟映日”或“金线吊葫芦”。 登上螺峰顶,鸟瞰鹤庆坝子,四山环抱,漾弓江如带,田野平畴,村庄棋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始知佳色此峰多”的“螺峰野色”。

金钟映日

黄龙潭原来的规模不大,据康熙《鹤庆府志》记:明朝嘉靖年间,鹤庆知府马卿在任上“筑堤坝,平水利,军民归心”。他了解到黄龙潭附近3000多亩水田灌溉艰难,每到栽种用水节令,纠纷不断,就叫大家将潭的面积扩宽,并在中间修筑堤坝分成上下两潭。以后不断有人对它扩修加固。1958年,黄龙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修,在旧堤下增修新堤,面积增加到295亩,容量达到9万立方米。龙潭四周广植柳树,潭后山坡遍种松树。

黄龙潭不仅是鹤庆重要的水利工程,更因为潭水清澈,水映峰峦,景色优美,是县城附近避暑休闲的胜地。

猜你喜欢
龙潭
隐蔽战线的“龙潭”功勋钱壮飞
酒龙潭
可尔提的龙潭寺
封开莲都龙潭藕迎来收成季
醉美西龙潭
九龙潭的险
秋游三角山龙潭河
咏蜡烛(外二首)
井冈山龙潭瀑布
吹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