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05-16 02:18刘高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肺病危重呼气

刘高蓉

成都市郫都区安靖镇卫生院内科,四川成都 611730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气流受到影响且完全不可逆行的疾病,所以,在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1]。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可包括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等,此外,在该疾病患者中,多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病症,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病死率也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2]。为此,该文就从该院选取300例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肺呼吸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300例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其中,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年龄介于60~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5±2.8)岁;而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年龄介于61~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7±3.6)岁,最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肺呼吸康复治疗。其中,常规治疗的内容可包含日常换药、日常给药、日常饮食调养等,而在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肺呼吸康复治疗则主要可包括以下3个方面,即:①缩唇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促使患者取坐位以及半坐位,并督促患者紧闭口,用鼻子进行呼吸,且对嘴唇进行收缩,使其呈现为口哨装,然后缓慢进行呼气,为此大约5 s。在呼气的过程中,嘴唇的形状由患者自行进行控制,通常的呼气力度可表现为可将15~20 cm左右的蜡烛火焰吹斜。3次/d,15~20 min/次[3]。②膈式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采用卧位以及坐位均可,并促使患者双手置于胸前或腹部,保证患者胸部不动,且在患者呼气过程中对患者腹部进行压迫,以保证其尽量回缩,而在吸气的过程中,则应该保证患者腹部尽可能的鼓起,即用鼻深吸,缓慢吐气。3次/d,15 min/次,并逐渐增加时间。③控制性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取身体前倾的坐位,用慢且深的呼吸方式代替快且浅的呼吸方式,3次/d,10 min/次。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

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2。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s)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s)

组别 第一秒呼气容积(L)最大通气量(L/min)用力肺活量(L)残气量(L)对照组(n=150)观察组(n=150)1.33±0.08 2.17±0.21 61.06±1.07 72.07±2.23 2.43±0.09 3.21±0.33 3.78±0.19 3.13±0.19

3 讨论

近几年来,在临床中不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深入研究的状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缓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难治愈和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难治愈和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仍然存在,呈现出进程性以及持续性发展,同时在患者病程迁延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不仅明显降低了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而且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4]。具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现今在临床中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严重欠缺相关的规范性,而且极易导致患者呼吸肌疲劳,为此,在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也就成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采用肺呼吸康复治疗更是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措施[5]。

就肺呼吸康复治疗而言,该治疗措施不仅可缓解呼吸肌疲劳,而且能够有效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具体而言,膈式呼吸主要指的是一种有效呼吸方式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而且减少了患者功能残气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出现体能分布不均等不良现象,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有效改善。由此从该文中也可明显看出,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肺呼吸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娜梅.肺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0):34-35.

[2]吴华,邓任华,梁聪.肺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52-3553.

[3]欧立文,李之茂.肺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20-22.

[4]李长道.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7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06.

[5]刘明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234-235.

猜你喜欢
肺病危重呼气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