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及保健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5-16 02:18翁卫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癌性保健肺癌

翁卫玉

宜宾县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科,四川宜宾 644600

肺癌一直都是我国癌症中常见的严重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其已经成为导致我国诸多癌症患者死亡率的癌症类型。且该病不仅病程长、所患病情危害严重,且肺癌患者还很容易产生抑郁、恐惧、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再加上肺癌患者在医院未必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优良的护理方式,因此患者不仅治疗疗效差,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选用优良的护理干预是极为重要的。保健宣传教育及其心理护理干预都可以帮助患者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以减少放化疗等措施的癌性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具体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该次的试验研究对象,然后根据随机数字分析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的护理方式是基本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的护理方式则是将全面复杂的心理护理干预和保健宣传教育联合起来。这些患者的纳入基本标准为: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这些患者神智清晰,都是能够判断出自身行为合理性。且这些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已经同意将此次患者列为此次的试验调查报告。这些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也均在26~80岁之间,平均年龄则在(55.4±3.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都具有可比性[2]。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护理方式是基本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的护理方式则是将全面复杂的心理护理干预和保健宣传教育联合起来。其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由于在进行相关治疗后,患者会因为较长的治疗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绝望、恐惧等各种负面情绪,反过来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疗效。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多与医护人员交流,在了解他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和基本的患者需求后,便可以用针对性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如通过各种音乐、电视剧或者说话解闷等各种方式,让患者逐渐消除紧张感和身体的疼痛感。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充分利用家属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力,多多交流,辅助护理人员,增强护理效果。(2)保健宣传教育措施:①告知患者过度使用镇痛药物对机体保健的负面作用,如药物依赖、影响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等,从而使患者尽量减少主动要求使用镇痛药物频率、量;②护理人员可通过例举既往典型病例、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等措施使患者增强癌痛耐受性;③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保健干预,如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食物中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指导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适当活动肢体,以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日常生活应保持身心愉悦;④护理人员及家属可根据患者日常爱好提供相应物品,如音乐、书籍、戏曲、电视等,此举有利于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癌痛程度,对改善其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⑤给予必要的生活保健指导,如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时间应遵循早睡早起原则等[3]。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用χ2来检验,计量资料则用t来检验,P<0.05为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对比

在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有所缓解,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为优良率明显就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基本生活质量评估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试验数据,就会发现两组患者中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较低,护理效果要好,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s),分]

组别 疼痛评分 焦虑评分 生活质量对照组(n=15)实验组(n=15)9.84±3.4 3.45±4.5 49.5±6.4 20.4±3.8 84.5±5.4 95.4±3.3

3 讨论

关于肺癌这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会在接受化学治疗的基础上,开始对患者的颜面外形、消化系统以及造血系统等都产生各种影响。由于治疗期过长,因此患者很容易被陷入焦虑不安、恐惧、孤独等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患者便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并影响化疗的效果,引发疾病的发展。因此,在治疗肺癌疾病患者之后,很容易对患者的疾病丧失治疗的信心,并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4]。

在此基础上,应该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勇气。当然,由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很复杂,每一位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生活、家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待不同的患者,护理人员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对年龄较大、家庭条件不错、文化程度也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采取较为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深刻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并普及患者相关肺癌的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此方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而对文化学历一般、家庭条件普通的患者,应该帮助他们用尽量能懂的语言助他们普及疾病知识,并抚平他们可能会因家庭条件而产生的对医疗费用的焦虑[5]。

综上所述,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保健宣传教育的方式来治疗肺癌患者,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缓解患者的基本疼痛,故其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伟丽,丁正年.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0):151-154.

[2]苏平,邱玉杰.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71,176.

[3]喻小红.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7):834-835.

[4]于彩艳.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3):113-114.

[5]朱相清.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QOL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41.

猜你喜欢
癌性保健肺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