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妇幼保健护理人员护理素质影响分析

2018-05-16 02:18刘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优质素质

刘菲

长春市南关区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 130041

妇幼保健是医疗领域中的新兴研究项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妇幼保健工作在临床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其工作形式及内容不断更新。一直以来,护理和治疗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去执行,就治疗目标而言,治疗和护理其实是一体化的,因此护理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水平[1]。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多方位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广泛应用[2]。此次试验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对妇幼保健护理人员护理素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其中,2016年1—12月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17年1—12月为观察阶段,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妇幼保健护理人员共32名,其中,男2名,女30名,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43岁,中位数年龄(32.17±5.20)岁;文化程度分别为,高中/中专15名,大专 12名,大学及以上5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1名,护士16名。在此期间,妇幼保健护理人员未发生变动,两个阶段人员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具备统计学价值。此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在外[3]。

1.2 方法

对照阶段,在妇幼保健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护理工作流程实施健康宣传教育、专业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干预及行为干预等工作,强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指标的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临床医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信息支持。

观察阶段,在妇幼保健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成立护理管理小组,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基础护理工作水平、医疗设备使用熟练度,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能,并加强护理人员仪容仪表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举止可亲,态度认真,工作严谨,切实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工作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干预。保证房间的干净整洁,定期消毒打扫,每日上午7:00-10:00应关掉空调,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控制在55%~60%,室内照明强度控制在50 lux左右,定期更换床褥,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在患者睡觉时家属应该保持安静,勿吵闹,勿奔走,护理人员进入病房应尽量降低推车的声音;②心理护理干预。初次见面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帮助患者熟悉医疗环境及病房室友,在护理过程中,明晰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患者加强沟通,逐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家庭信息,认真倾听患者的忧虑和烦恼,合理劝慰引导患者,联合家庭及社会支持,及时疏导其负性情绪,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③专业医疗指导。采用口头宣导的方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病症基本知识,明确自我管理事宜,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在患者入院时,可以给患者发放自制的健康手册,把关于该病症的一些基本知识及自我管理方案记录下来,方便患者随时查阅。

1.3 判定标准

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后,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考察表,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具体指标包括沟通能力[4]。对比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妇幼保健护理人员素质评分变化,分析这一护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素质的影响。

1.4 统计方法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妇幼保健护理人员护理素质评分中,观察阶段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护理技术、护理书写规范的评分均高于对照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素质评分对比[(±s),分]

表1 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素质评分对比[(±s),分]

时间 沟通能力 工作态度 护理技术 护理书写规范对照阶段(n=30)观察阶段(n=30)t值P值86.24±5.73 97.12±2.05 8.673<0.05 82.17±3.75 98.03±0.54 11.023<0.05 89.23±1.04 96.17±3.20 8.250<0.05 87.16±4.75 97.13±1.15 9.187<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第三产业崛起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于服务的质量[5]。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已成为临床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明晰评价指标,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持着辩证的态度改进护理工作,从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在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采用以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的薪酬管理机制,督促护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论及技能,对于提高其护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次试验中,该院从2017年1月在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通过环境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及专业医疗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让患者的疑虑和困惑得以解答,困难得到解决,这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为医疗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综上所述,在妇幼保健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素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汤海燕.责任小组包干制对消化肾内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34):4319-4321.

[2]赵娟,张莉斌,程俊香.流程化沟通模式对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6):4715-4717.

[3]刘晓素.规范化培训对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290.

[4]王育琼.分析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67.

[5]李连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197-198.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优质素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