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影响

2018-05-16 02:18何春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优质

何春梅

威远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四川内江 642450

慢性乙型肝炎为常见慢性类传染病,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行抗病毒治疗,但该方案不良反应比较多,且疗程长、费用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加之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传染风险,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临床疗效[1]。为此,该文就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且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接收的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58例) 年龄 22~65 岁,平均(46.25±2.31)岁,男女比 35:23;对照组(49 例)年龄 24~67 岁,平均(47.13±3.62)岁,男女比30:1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大专53例,本科及以上36例;基线资料在2组中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饮食及用药指导等方面。实验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慢性乙型肝炎大多被歧视,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性别及年龄等选取相应疏导方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其进行心理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解决,以消除其内心不必要的顾虑。可定期开展座谈会,邀请以往成功案例现身说法,促使患者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疾病发生原因、发展及转归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少食多餐,进食以易消化、清淡为主,多食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及蛋白的食物;针对高血压者需控制其盐摄入量,且食用低脂食物;针对血氨高者控制摄入蛋白质量,且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针对食欲差者,则增加食物种类。嘱患者戒烟酒,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③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以温和的语气向患者说明抗病毒治疗重要性及不遵医嘱用药的危害性,嘱患者家属给予其足够的家庭支持。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册方式促使患者掌握药物使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讲解与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分别予Zung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2]评估,各量表包含 20 个项目,焦虑:SAS>50 分,抑郁:>54 分,患者心理状态严重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比对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ALB(白蛋白)、ALT(丙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探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解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组内之比经由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

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大(P<0.05),详见表1。

表 1 比对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s),分]

表 1 比对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SAS SDS对照组(n=49)实验组(n=58)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59.36±5.17(50.47±2.23)a 58.89±5.71(42.16±5.30)ab 60.27±5.41(50.35±5.63)a 59.87±5.54(42.10±5.27)ab

2.2 比对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ALB水平显著提高,ALT、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变化幅度显著更大(P<0.05),详见表 2。

表2 比对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

表2 比对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ALB(g/L)ALT(U/L) TBIL(μmol/L)对照组(n=49)实验组(n=58)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35.74±5.36(38.65±5.74)a 36.84±4.21(45.71±7.26)ab 117.42±34.62(76.51±23.14)a 116.94±36.21(42.84±26.38)ab 18.03±7.13(15.34±3.20)a 17.75±7.45(12.96±3.41)ab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该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反复、恶性发展致使肝癌及肝硬化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地威胁。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根除病毒方案,故抑制患者病情发展,以延长其存活时间,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

该研究为探讨有效的护理举措,就选取的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其中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始终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主“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及用药指导等方面,全方面对其提供“社会、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配合度[3]。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反复,大多患者通常易产生自卑、焦虑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温和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护患间的距离,消除患者内心恐惧。饮食护理中嘱患者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以提高其免疫力;戒烟酒,并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有效减轻患者肝脏负担。通过开展座谈会或发放宣传册,促使患者及家属深入掌握疾病知识及治疗重要性,进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加之抗病毒药物费用较高,导致部分患者无法承受,进而出现擅自停药、少服药物等现象。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帮助其改变用药的误区,以控制疾病复发,改善预后。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大;比对护理前,2组护理后ALB水平显著提高,ALT、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变化幅度显著更大;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肝功能。该研究对2组护理满意度由于受样本例数影响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仅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丰原媛.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09-110.

[2]郑雪英,陈建华,林小清.心理护理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01-102.

[3]王明哲.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27-28.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功能优质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