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及眼血流的影响

2018-05-16 02:18李清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血流

李清梅

蒙阴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山东临沂 276200

青光眼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指的是患者的眼内压间断性或持续性升高的一种状态,长期如此可损伤患者眼球的部分组织以及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青光眼患者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致盲率位列第2[1]。该病在致盲方面具有不可逆性和隐蔽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为了提高对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的眼压和眼血流情况,该次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10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36例,女性18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为(54.5±4.2)岁,病程为 1~5 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观察组中男性有31例,女性19例,年龄50~66岁,平均年龄为(54.2±4.1)岁,病程为 1~4 年,平均病程为(3.0±0.5)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服用,消除患者的用药疑虑,时间为6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给患者详细介绍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包括有定义、发病原因、自我保健、临床用药以及生活方式等,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或者是一对一告知,每次时间为1 h,每周一次。同时要求患者家属陪同学习,提高家属对患者病情的重视程度以及认识度,进而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的内心想法以及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心情舒畅,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可对患者进行分组,每5~10个人一组,可自行交流自身的病情变化以及感受,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③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降低患者的眼压。但是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如器材健身、球类运动、健身操以及大运动量的跑步等。指导患者进行散步、打网球以及做操等适量运动,每天运动时间在30~60 min以内,时间为6周。

1.3 评价指标

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测量眼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眼血流进行观察,采用简化生活质量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组间对比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眼血流以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组别 眼压(mmHg)眼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m/s)阻力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分)观察组(n=50)对照组(n=54)t值 P值16.5±5.1 19.4±6.3 9.12<0.05 10.8±2.9 9.7±1.3 9.23<0.05 3.8±0.8 3.1±0.6 8.85<0.05 0.6±0.1 0.7±0.1-5.12<0.05 5.2±0.6 9.4±0.2 6.27<0.05

3 讨论

青光眼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指的是患者眼内呀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损伤,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原发性青光眼。该病属于慢性疾病,不能根治,需要进行终身治疗,若患者不能及时治疗,最终失明[2]。青光眼的发病因素较多,患者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是眼压升高,但却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眼动脉低灌注压等均可引起神经供血不足,视野缺损、视盘凹陷。青光眼除了内在因素,还有外在因素,如情绪变化、自身健康等。青光眼患者的患病特点较为独特,患者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眼部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眼压升高,造成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对护理要求提高。目前,临床上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激光、手术以及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使其视功能稳定[3]。早期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眼压,对患者的眼血流进行改善,有效提高视力。该病属于不可逆性致盲疾病,降低眼压是该病的治疗关键。临床上对患者治疗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眼压的稳定,给患者普及青光眼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4],减少眼压的升高。保持和患者良好的交流沟通,使患者主动倾诉自身的想法以及情绪,护理人员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治疗的疑虑,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提高患者的自身的抵抗力,改善眼部血液流动情况,使患者的眼压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该次主要对该院收治的104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眼血流以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青光眼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眼血流、降低眼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青光眼患者术后采用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建议在青光眼疾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寿森,雷宁玉.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皮质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18(1):18-20.

[2]王亚辰,孙明明,张忠志,等.正常眼压下限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1(3):358-361.

[3]杨新光,陈莉,陈蕊,等.青光眼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6,9(9):1737-1740.

[4]雷宁玉,石寿森.实施心理干预对抗青光眼术后患者焦虑和皮质醇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5,12(5):515-516.

[5]张琼,黄文君,张晓梅,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400-2402.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血流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