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5-16 02:18吴楠张威冯俊岩林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酶氯吡格雷

吴楠,张威,冯俊岩,林海

空军航空大学保障部门诊部,吉林长春 130000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静脉血栓闭塞症主要具有病情复杂的特征,再加上疾病主要是以老年人群体为主,导致临床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下肢静脉血栓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具体为高凝的情况,在患者下肢静脉位置淤积,最终出现血栓症状。老年群体因为心梗卧床制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方面的干扰,导致其极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闭塞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针对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血栓仍可再次形成。鉴于此,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治疗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部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选择该部同期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2~76岁,中位年龄(68.5±4.6)岁。 观察组中,男 14例,女 12例;年龄 63~75 岁,中位年龄(68.3±4.2)岁。

1.2 治疗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00 mg/次,1次/d。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蚓激酶进行治疗,选择硫酸氯吡格雷片,每 75 mg/次,1 次/d,蚓激酶肠溶胶囊,2 粒/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每周进行1次彩超检查,每半个月检查血小板、凝血四项。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长时间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极为容易引发轻微的胃粘膜糜烂症状,所以观察组患者每间隔一个时间给予膜固思达、果胶铋辅助治疗,同时针对反酸嗳气患者,则需要给予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以此来改善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

1.3 观察

观察组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主要是基于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判断[2]:①治愈:患者治疗后彩超检查显示血栓彻底溶解;②显效:患者治疗后彩超检查显示血栓大部分溶解;③有效:患者治疗后彩超检查显示血栓部分溶解;④无效:患者治疗后彩超检查显示血栓少量溶解或者不溶解的现象。针对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进行评价,具体的指标包含一般感情指数、情感得分、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3]。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指标用(±s)表示,进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通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SF-36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 SF-36评分情况[(±s),分]

表 2 两组患者 SF-36评分情况[(±s),分]

组别 一般情感指数 情感得分 健康指数 生活满意度对照组(n=26)观察组(n=26)t值P值5.4±1.5 8.6±1.4 9.986<0.01 36.3±5.2 51.6±7.3 10.931<0.01 8.5±1.6 13.4±1.1 16.159<0.01 5.7±1.3 9.5±1.4 12.736<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他脏器出血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因素主要包含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流瘀滞状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股青肿、继发或者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老年人作为静脉血栓闭塞症的高发群体,因老年患者本身各项功能的衰退,再加上并发诸多疾病,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针对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再通血管仅仅采用阿司匹林效果并不理想,血栓仍然会再次形成,远期疗效难以得到保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有研究提出,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以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静脉栓塞闭塞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3种药物的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充分发挥抗纤、抗凝联合治疗的功效,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王树茂[4]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一文中将60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干预组则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治疗,最终结果得出干预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研究中,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以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上述研究结论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并且治疗过程中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国钢,杨志新.观察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1):34-35.

[2]王义平,张希全,潘晶晶,等.导丝捕获技术在左髂静脉闭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0):1535-1538.

[3]张希全,王义平,朱伟,等.微创治疗髂静脉闭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12):843-846.

[4]王树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J].双足与保健,2017,26(18):138-139.

猜你喜欢
激酶氯吡格雷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