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硬化疗法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2018-05-16 02:18张瑞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硬化剂患肢泡沫

张瑞波

沂水县许家湖镇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400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病变,主要是因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未完全关闭致下肢静脉压力逐步增大引起,具有较高发病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临床表现为下肢酸痛、肿胀等,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当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泡沫硬化疗法在静脉曲张治疗中逐步应用开来。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该文主要对11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探析传统手术和泡沫硬化疗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普外接治的119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彩超等检查确诊,符合《血管病学》相关诊断标准[2]。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成: 研究组,65例, 男女患者比 35∶30;38~65岁,平均(47.5±3.1)岁;病程 3~18 年,平均(9.7±2.2)年;左侧32例,右侧24例,双侧9例。对照组,54例,男女患者比为 31∶23;39~63 岁,平均(46.6±3.5)岁;病程 2~20 年,平均(10.1±1.4)年;左侧 24 例,右侧 18例,双侧12例。在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采取传统外科术治疗,具体操作: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肢大腿内侧腹股沟韧带下端2.0 cm左右部位做一道平行切口,使大隐静脉股隐部分充分显露,再分别结扎、切断大隐静脉5个分支;在距股静脉0.5 cm部位切断,然后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之后在远心端置入一次性剥脱导管至内踝上端,做一个小切口将导管引出。把患肢适当抬高,于大腿中心部位应用充气止血带加压,让压力维持在400.0 mmHg,将大隐静脉主干妥善剥脱。再依照小腿分支静脉曲张情况做小切口行点式抽剥曲张分支静脉,完成后逐层缝合切口。对溃疡有效处理,如溃疡面在5 cm以下则用油砂布覆盖;如在5 cm以上,无显著感染,需清除坏死组织,再植皮,后用油砂布覆盖。术后将患肢抬高到30°左右,指导患者穿上合适压力弹力袜,晚间睡眠可脱下。

1.2.2 研究组 该组采取泡沫硬化疗法,应用改良版Tessari法系统制作泡沫,术前进行静脉造影检查,以掌握静脉曲张及分布情况。具体操作: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选取合适浅静脉,用22G静脉留置针穿刺,满意后妥善固定,再静脉推注5 mg地塞米松。于DSA引导下,由助手把配制好的泡沫硬化剂缓缓注入曲张静脉,再在对比剂尚未进到浅深静脉交通支或者深静脉前停止注射,将留置针拔出。然后在曲张静脉走行径路用棉垫加压一会,再依照患者病情及术前造影检查情况选择下一支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治疗完成后进行造影复查掌握效果,对全下肢曲张静脉走行径路用棉垫和弹力绷带缠绕,适当抬高患肢,休息5~10 min,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不适,如无明显不适则送回病房,去枕平卧。溃疡处理及术后护理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同时,掌握患者患肢是否出现局部疼痛,了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静脉血栓形成、皮下瘀斑、浅静脉炎、隐神经损伤、血肿、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和标准差(±s)表示,呈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研究组(n=65)对照组(n=54)t值P值41.52±6.73 71.22±9.38 6.114 0.023 4.55±1.20 8.31±1.72 8.098 0.002 8122.32±533.20 8635.54±710.33 10.157 0.012

2.2 两组术后患肢疼痛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患肢局部疼痛11例(16.9%),出现4例皮下瘀斑,2例下肢血肿,2例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2.3%(8/65);对照组术后患肢局部疼痛 19例(35.2%),出现6例皮下瘀斑,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下肢血肿,1例感染,发生率为24.1%(13/54),两组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后缓解,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9、7.019,P<0.05)。

3 讨论

当前,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通常用于轻度曲张、体弱及妊娠期等患者,就是把患肢适当抬高休息或穿戴专用弹力袜。传统外科术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静脉剥脱术等,临床效果良好,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易复发,同时影响美观。

近年来,微创手术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开来,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美观。其中,尤以泡沫硬化疗法最具代表性,该方法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机制就是通过把化学性硬化剂定向输注到曲张静脉,以祛除皮内、皮下或筋膜内曲张静脉,使血管内膜受损并伴部分血栓形成,在一定时间后生出肉芽组织,再纤维化,最后形成纤维条索,以达到治疗目的。泡沫硬化剂由表面活性气体和液体硬化剂混合而成,在注入到病变下肢静脉血管腔后,可把和自身容量相当的血液自静脉管腔内排挤出,并不易被血液稀释,也不易随血流冲走,这就增大了和血管内皮接触面,增加了接触时间,提升疗效,且该方法泡沫无切口,不留瘢痕,有着良好美观效果,患者更愿意接受。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泡沫硬化治疗,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少于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P<0.05);且术后疼痛轻微,主观感受良好,恢复良好。与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综上,泡沫硬化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便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益,梁奇伟,陈汉威,等.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5(2):65-69.

[2]王宏宇.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张铠,郭曙光,周兴立,等.泡沫硬化剂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7):659-661.

猜你喜欢
硬化剂患肢泡沫
毒泡沫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废弃的泡沫盒
“搞死”国家的泡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