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固定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临床研究

2018-05-16 02:18刘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爆裂性椎弓螺钉

刘毅

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骨质疏松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理特点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致使骨质量及骨密度减少,即便受轻微暴力影响,也会诱发骨折[1]。而脊柱是骨质疏松骨折常见发病部位,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包括经皮后凸成形术、传统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等,但在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爆裂性骨折时效果仍不理想,且可能诱发较多并发症[2]。该研究旨在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空心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固定联合应用的效果,现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患者52例,均经脊柱CT、X线、MRI等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52~72岁,平均(66.65±2.04)岁;均为单节段损伤,6 例 T10,6例T11,14例T12,14例L1,8例L2,2例L3,2例L4。 排除恶性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可能。

1.2 方法

全麻,俯卧位,C型臂下,以患锥棘突为中心,做正中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及棘上韧带切开,暴露椎板及两侧关节突关节。经椎弓根于上关节突下部拧入空心椎弓根螺钉,透视下经两侧椎弓根螺钉孔,同时向椎体打入骨水泥。针对存在神经症状者,扩大减压,咬除黄韧带,保留椎间关节,安装纵杆撑开复位椎体,进一步对椎管进行探查。针对突出椎管内骨块仍占位者,向前推挤骨块,确保复位良好。清洗切口,充分止血。常规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就诊时、术后1周、随访结束时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变化。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由轻到重以0~10分表示[3]。③观察就诊时、术后12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4]变化: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为A级;深浅感觉消失,但存在某些骶区感觉,为B级;仅存在某些肌肉运动功能,为C级;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拄拐行走,为D级;功能良好,有病理反射,为E级。④观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 T>5时,进行 χ2检验;n>40,但 1<T<5 时,用校正 χ2检验;n<40 或 T<1 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6 h,平均(1.12±0.10)h;术中出血量 50~300 mL,平均(130.25±25.05)mL;住院时间 7~16 d,平均(13.62±2.65)d;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

2.2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对比

术后1周、12个月,本组患者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 角均较优于就诊时(P<0.05);且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的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的对比(±s)

注:1)P<0.05,与术后 1 周、术后 12 个月相比;2)P>0.05,与术后 12 个月相比。

时间段 疼痛评分(分)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就诊时术后1周术后12个月(7.12±0.52)1)(1.98±0.32)2)1.72±0.21(51.22±6.02)1)(85.25±5.21)2)85.21±4.23(25.32±4.02)1)(3.00±1.75)2)3.22±2.03

2.3 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对比

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Frankel分级优于就诊时(P<0.05)。 见表 2。

表2 该组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对比(n)

2.4 术后并发症

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腰背痛、功能损失、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骨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高。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部位为脊柱,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会诱发腰腿痛等后遗症。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但可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影响远期预后。而传统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高,还可能出现椎弓根螺钉置入失败、骨水泥渗漏等现象,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空心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可对操作步骤进行简化,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而且,手术治疗过程中置入螺钉后,自空心钉中心向椎体内推入骨水泥,用量约2 mL,骨水泥会从螺钉侧孔流出,均匀深入松质骨内,形成螺钉-骨水泥-骨复合体,该方法能促使螺钉稳固性、抗疲劳性提升,且能预防骨水泥渗漏。此外,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增加,还能对受损椎体所致疼痛感进行缓解,有利于促使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改善康复效果。该研究术后1周、12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就诊时降低,凸显出这一点。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与就诊时相比,该组患者术后1周、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原高度、Cobb角均明显改善。而且,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损伤、骨水泥渗漏、腰背痛、内固定松动等相关并发症。考虑与联合应用骨水泥增加椎弓根稳定性有关。提示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固定可作为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脊柱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采用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固定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达,罗杨,郑伟,等.相邻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植骨置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7):662-664.

[2]刘扬,刘丹,肖运祥,等.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在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1):4671-4676.

[3]王峰,付德生,程良礼.PMMA骨水泥椎体强化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19-1521.

[4]任明达,刘树学,郭永飞,等.脊髓损伤的MRI表现与Frankel分级相关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5-8.

猜你喜欢
爆裂性椎弓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封面故事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