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修复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8-05-16 02:18张海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腿换药皮瓣

张海港

山东省曹县庄寨中心卫生院外科,山东菏泽 274400

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属于三甲医院多见病例,由于缺损和感染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巨大,所以应该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肢体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为自体组织游离移植,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生活恢复正常状态。该研究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间着重针对皮瓣修复治疗应用于该院240例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和报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植皮治疗的120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65例,女性55例,年龄为 15~70 岁,平均年龄(32.06±2.01)岁,患者骨髓炎时间为 3个月~3年,平均时间为(1.6±0.5)年,其致伤原因为深度烧伤、热伤、重物压伤等;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67例,女性53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32.28±2.13)岁,患者骨髓炎时间为 4个月~3年,平均时间为(1.8±0.6)年,其致伤原因为深度烧伤、热伤、重物压伤等;故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实施组间比较。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抗感染处理,同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纠正其水电解质平衡,选择内踝上、小腿外侧、小腿内侧、比目鱼肌、小腿前外侧、腓肠肌等6处皮瓣对患者实施修复[1];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VSD敷料并实施负压封闭式持续引流,引流后做好抗感染处理。1周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无红肿、发黑、发白等异常情况说明皮瓣成活,否则需要给予换药等相关处理[2]。对照组则进行感染的控制后给予植皮治疗,植皮完成后按照观察组方法实施VSD敷料和负压封闭式持续引流,并按照观察组方法对患者实施观察和换药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次数、疼痛消失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出院时间等,按照组别实施统计和比较。②观察患者修复治疗的效果,治疗后感染完全控制、未出现血肿等异常情况,皮瓣生长较好则为优;治疗后有部分血肿现象、感染基本控制但仍需持续用药,皮瓣生长尚可则为良;治疗后有血肿情况且伴随感染,皮瓣生长情况不佳则为差;统计两组优良率并实施比较。③随访3个月,采用自拟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行走能力、自理能力等,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用药相对较少,恢复较为及时,疼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s)

组别 换药次数(次)疼痛消失时间(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d)出院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1.0±12.5 17.0±6.5 13.25<0.05 9.2±3.8 4.6±3.4 9.67<0.05 21.2±5.9 13.8±6.8 10.34<0.05 36.5±13.5 23.0±7.6 8.31<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n=120)观察组(n=120)t值P值75.8±10.2 95.1±2.8 13.02<0.05

3 讨论

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在临床相对常见,因为小腿和足部的脂肪和皮层覆盖均较少,因此一旦出现伤害则容易发生软组织缺损现象,同时病发感染[3];而小腿及足部在人体活动、行走等基础活动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该次我们分析皮瓣修复治疗的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用药相对较少,同时恢复较为及时,且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76.67%高,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皮瓣修复治疗效果较佳的机制可能为,腓肠肌、比目鱼肌等具有良好的血供,同时具备了胫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等,因此对患者修复后其可以自行维持相应的血供,保持皮瓣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生长,减少死亡等现象发生;且提高了皮瓣自身的抗感染能力,因此修复后适当使用抗感染药物即可使得患者恢复;而该类皮瓣具有的神经功能,可使得修复后患者的感觉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最终在较好的生长状态下提高治疗效果,使得缺损和感染情况得到良好改善。

综上所述,皮瓣修复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感染的临床效果良好,减少换药次数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旭东,刘松波.小腿及足踝部复杂创伤中邻近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J].中国农村卫生,2015(6):37-38.

[2]谭晋殿,左中男.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类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5):2779-2781.

[3]齐识.小腿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2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7):832-833.

猜你喜欢
小腿换药皮瓣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