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盘术后运用神经松动术的临床效果

2018-05-16 02:18柴德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胶原酶腰椎间盘血液

柴德君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现代生活压力的不断提升,使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在中年人群中快速蔓延。对此,为了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该文将对胶原酶溶盘术配合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盘手术患者中抽选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每组50例的对照及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30∶20, 年龄在26~65岁之间, 平均年龄 (37.5±3.5)岁;患病 0.5~6 年,平均病程(1.8±1.5)年。 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1∶1,年龄在27~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2.5)岁,患病 0.3~5 年,平均病程(1.8±1.3)年;且两组患者的病程等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价值。纳入标准:患者处在25~70岁之间;经诊断与《骨科学》标准相符,如按压腹部存在明显下肢疼痛现象;经CT等检查病症得到明确;都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了该项目。排除标准:若患者患有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疾病或存在排尿功能障碍等均不能参加研究。

1.2 方法

术前准备事宜:术前改善身体状况,查血常规,凝血,拍腰椎正位及侧位的X片、腰椎间盘CT、腰椎MRI;手术当天口服用氯雷他定片,禁止食用高蛋白食物;手术前静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

所有患者都行胶原酶溶盘术,第一步通过X射线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病变位置,并顺着患者小关节外侧边缘向侧隐窝硬膜外腔前间隙穿刺,然后将溶解在3 mL生理盐水中的1 200 U胶原蛋白注入其中,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3 d。

手术结束后,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疗法,如给予活血消肿处理等,术后次日引导患者锻炼腰背机能。

术后,观察组患者行常规+神经松动术疗法:给予患者术后症状,为患者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等神经松动术,1次/d,持续1周。具体实施手法为:引导患者放松,取仰卧位。首先,分析坐骨神经松动术;医生左手将患者肢踝部握住,右手将其腿膝部托住,使其小腿伸直,引导患者最大限度拉开腿屈髋,让患者以直腿姿势抬至受阻位置,接着重复30次该动作,每日重复120次。然后,分析胫神经松动术;医生左手将患者肢踝部把住,右手将患者腿膝部托住引导其将小腿伸直,让腿屈髋开到极限,把直腿抬至患腿有疼痛感为止;若病患小腿后侧存在问题,则右手引导患者进行踝足背屈动作30次,每日重复120次。最后,分析腓总神经松动术;直至抬腿环节与坐骨神经松动术相同,若病患小腿外侧存在问题,应把裸足朝内翻趾曲,患者初步感受疼痛时即最佳位置,每日重复该动作120次。持续1周后,比较疗效。

1.3 观察及判定标准

根据《骨科学》等内容设计观察标准。①分析腰椎病评分(JOA)标准:分值 0~29分;由主观症状 0~9 分、膀胱功能-6~0分、 体征 0~6分、ADL0~14分组成,得分越小则功能障碍越严重[1]。②直腿抬高角度评分(SLR):对患者髋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实施测定,分析坐骨与要神经角度大小。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同时要将患者静脉血抽出化验,对血浆血栓素B2(TXB2)等变化进行分析。④血液指标分析:清晨从患者静脉抽出3 mL血液,用3 000 r/min离心5 min法处理血液,对其中血清进行检查。通常经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验TXB2、通过化学发光法对TNF-α实施测查[2]。最后,分析疗效评判标准。以《中华骨科学脊椎学组腰背部疼痛评定标准》为主,设置评判标准。即,有效:患者临床病症彻底消失,椎侧弯回归正常,能够正常生活;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存在偶发性腿酸腿痛,脊椎存在些许侧弯,且行动有所受限。无效:所有症状没有消失,或有恶化趋势[3]。

1.4 统计方法

该文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解析、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在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疗效对比[n(%)]

2.2 血液指标比较

经检查,治疗前两组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下降量与对照组比较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血液各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后血液各指标对比(±s)

组名IL-1(ng/L)TNF-α(g/L) TXB2(pg/mL)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0.26±0.06 0.15±0.03 7.857<0.05 1.28±0.34 0.79±1.14 8.363<0.05 34.21±2.40 23.42±1.03 7.846<0.05

2.3 治疗后JOA评分等对比

在VAS、JOA评分与腰椎神经根角度等对比中,治疗前,观察及对照组患者检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各项评分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JOA等指标对比(±s)

表3 治疗后JOA等指标对比(±s)

组别VAS分JOA分 坐骨神经(°) 腰神经根(°)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12±1.78 2.01±0.56 9.156 14.67±1.89 20.68±1.84 8.781 66.35±9.24 73.23±12.33 7.647 49.02±4.52 58.47±5.04 7.815<0.05

3 讨论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盘术后新神经松动术治疗,不仅使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同时也让IL-1、TNF-α、TXB2等明显降低,由此可见,神经松动术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同时,在VAS评分、JOA评分、坐骨神经角度恢复、腰神经根角度恢复状况比较中,观察组恢复效果相当明显,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为接受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盘术的患者提供神经松动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的正确方法,且对改善手术治疗效果等具有积极帮助,具有广泛推广运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裴飞,亢连茹,等.头穴丛刺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5):5-8.

[2]宋志刚.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61-62.

[3]王玉巧.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14):118.

猜你喜欢
胶原酶腰椎间盘血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国产胶原酶在小鼠胰岛分离中的效果研究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盘外注射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