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在脑梗塞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2018-05-16 02:18刘金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红花脑梗塞肢体

刘金栋

昌乐县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400

脑梗塞是一种由脑动脉硬化、脑栓塞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急性期主要采用溶栓、抗凝、脱水、抗炎等治疗,而康复期主要通过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训练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但是疗效并不理想。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其肢体活动能力。本课题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在脑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3~77岁,平均(63.27±1.96)岁;主要梗死部位为基底节区22例,额顶区11例,丘脑6例,颞叶3例。观察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 15例;年龄 52~79岁,平均(63.59±1.92)岁;主要梗死部位为基底节区21例,额顶区13例,丘脑6例,颞叶2例。入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下肢残疾者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稳定颅内压、溶栓、抗凝、脱水、营养脑细胞、抗炎等对症治疗,并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床上搭桥运动、翻身、坐立、站立平衡训练等,逐渐过渡到行走、吃饭、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给予红花注射液 (国药准字Z14020734)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qd。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总分为42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②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能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值 P值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26.32±3.57 26.03±3.46 1.036 0.962 8.59±1.63 13.78±1.96 13.653 0.000 17.376 15.751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3 讨论

脑梗塞(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动脉发生堵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脑组织局限性坏死或软化。该病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治疗后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该院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梗塞,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红花注射液是由中药红花精制而成,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散瘀之效,能够有效改善脑动脉堵塞症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该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脑梗死急性期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有助于防止肢体僵硬和关节粘连,康复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将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用于脑梗塞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但是,临床上对于长期使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科学性。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s),分]

组别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arthe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3.24±7.82 43.56±7.95 0.836 0.971 68.37±8.65 61.26±8.31 10.381 0.000 48.63±5.68 49.21±5.74 1.124 0.957 73.58±6.43 64.17±5.98 14.675 0.000

综上所述,红花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霜梅,蔡娟,石小晶,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753-2755.

[2]沈卉君,陈晓鹏,江忠文.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1):30-33.

[3]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4]于秀娟,欧超伟,于海华,等.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5):775-777.

[5]林存山,吴世政,张淑坤.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系统评价[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4,35(1):60-66.

猜你喜欢
红花脑梗塞肢体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