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普罗帕酮快慢推注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效果

2018-06-04 04:34邬役心张晓敏曹晓凤陶佳佳
军事护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治疗室帕酮复律

邬役心,张晓敏,曹晓凤,陶佳佳

(金山区亭林医院 急诊科,上海 20150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属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发作时有心悸、心前区不适、眩晕等症状,严重的室上速可引起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和血液动力学改变,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重症,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基层医院现有条件对室上速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进行药物复律,主要是以快速控制心室率、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尽可能恢复窦性心律为主要目的。既往研究[2-3]表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室上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急诊手册》[4]指出治疗室上速首次剂量为普罗帕酮70 mg(20 ml)+0.9%氯化钠或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10 min内推完,若复律成功,立即停用;必要时10~20 min重复1次;有研究[5-6]研究表明,普罗帕酮经逐步加量治疗室上速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发现,室上速患者在心率快速降至120次/min以下时,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间明显缩短且成功率高。立足于这一情况,本研究通过改变推注方法,采用快慢推注法应用普罗帕酮,结果表明其可更快速、有效、安全地复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便利抽样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心电图示室上速患者80例,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 (68.2±4.1)岁。编号后以单双数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各组年龄、性别及发病时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心电图诊断为室上速;愿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一年内室上速发作>3次;年龄≥75岁;具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患者均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组织培训 成立科研小组,由课题第一责任人培训。具体培训内容:(1)理论培训,包括室上速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以及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室上速的电生理作用;(2)两种推注方法的现场示范。

1.2.2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心电监护及吸氧辅助治疗,均采用上海信谊金朱药业公司生产的盐酸普罗帕酮(批号:H31022214)。观察组采用快慢推注法,即将首次剂量普罗帕酮70 mg(20 ml)+0.9%氯化钠或5%葡萄糖20 ml输液泵静脉推注,前3 min采用快速推注法,推注首次剂量的一半(35 mg),输液泵流速控制为400 ml/h,目的是快速控制心室率;后5 min流速调整为240 ml/h,直至液体输完。对照组采用输液泵匀速推注,流速为300 ml/h。两组患者均在8 min完成推注,在推注的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中心律、血压变化。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室上速患者复律时间(即从推注药液开始计时到室上速终止结束转复为窦性心率)、用药剂量、重复推注次数、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口干、舌唇麻木,头痛及胃肠道反应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则记为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律效果比较 见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P<0.05)。

表1 两组患者复律效果比较

χ2=12.75,P<0.05

2.2 两组患者复律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复律时间及药物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复律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两种推注法均可降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推注方法均无不良反应,优于王西平[7]研究,这可能与推注时间的控制有关。本研究控制8 min为推注时间,源于诊疗用法用量要求治疗室上速首次剂量为普罗帕酮70 mg(20 ml)+0.9%氯化钠或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10 min内推完以及王西平[7]同等剂量5 min推注完成,两者取相对平均值所得。研究结果表明8 min内输完安全可行。

3.2 普罗帕酮复律效果与心率降低速度有关 普罗帕酮治疗室上速主要是能够对心肌细胞快钠通道形成阻断作用,抑制并有效延长动作电位相的幅度与速度[8]。普罗帕酮还能够对房室结及希浦系内传导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药物可产生β-受体阻滞作用,对钙通道产生抑制作用,最终终止心动过速,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9]。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室上速患者在心率快速降至120次/min以下时,转复为窦性心律时间明显缩短且有效率提高。本研究对照组中需再次复律11例室上速患者平均心率降至141次/min,均>120次/min,心率降低速度较慢;观察组采用快慢推注法即短时间内(3 min)快速推注普罗帕酮(首次剂量的一半即35mg),后改为慢推,目的是使心率迅速降至120次/min以下,以控制心室率,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快速转复为窦性心律。结果表明快速降低心率更有利于患者心律转复。

3.3 快慢推注法有助于室上速患者更安全快速复律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开具医嘱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大多只标注时间,对推注速度、方法未明确,且国内很少有人对推注方法进行探讨。王印红[10]指出护士在静脉注射时要掌握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出现心脏停搏,过慢则不能达到血药浓度影响转复效果。本研究采用快慢推注方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可成功复律,无不良反应,但在重复推注次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100%复律成功,而对照组一次复律有效率仅为72.5%,需再次用药;且在复律时间、用药剂量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普罗帕酮复快慢推注法用于室上速患者可更快速、安全、有效复律,并可以减少重复推注次数,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1] 高鑫,朱俊,杨艳敏,等.盐酸关附甲素与普罗帕酮对比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2):151-154.

[2] 刘志宁,尤丽.院前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453例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3):406-409.

[3] 冯春波,王洪彦.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97-98.

[4] 王一镗,茅志成.临床急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2.356-357.

[5] 高庆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31-32.

[6] 胡晓,吴金辉.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心动过速比较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2):136-138.

[7] 王西平,梅克治.静注国产普罗帕酮治疗中老年快熟心律失常疗效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J].新医学,1991,22(7):353-354.

[8] 刘首雄.食道心房调搏与胺碘酮终止阵发性室上速心动过速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76-177.

[9] 晏秀玲.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学,2013,20(10):1561-1563.

[10]王印红.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学,2015,24(11):111-113.

猜你喜欢
治疗室帕酮复律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