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访国家督学、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局级督学闫国梁

2018-06-05 02:49通讯员
天津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督导室办学条件督导

■本刊记者 吴 莹 通讯员 杜 焘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近几年连续列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之一,还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截至去年8月底,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336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500多亿元,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占五年规划建设总任务的79%;采购课桌凳2738万件、图书4.53亿册、生活设施设备1462万台件套等,价值804亿元,占五年规划总任务的78%,“全面改薄”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日前,部分读者致电本刊编辑部,询问天津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进展情况,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督学、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局级督学闫国梁,请他介绍了天津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新期待新要求的情况。

闫国梁说,为切实做好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以下简称“全面改薄”),按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国教督办〔2015〕6号)和《关于开展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9号)要求,天津市迅速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逐级逐校逐项全面开展自查,确保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

闫国梁强调,义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确保全市所有学校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并不断提升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既是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也是回应津门父老乡亲期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必须付出的实际行动,对于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闫国梁介绍,截至目前,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1191所,在校生88.7万人,专任教师6.81万人。其中,小学857所,在校生63.1万人,专任教师4.15万人;初中334所,在校生25.6万人,专任教师2.66万人。

闫国梁说,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9号)要求,市领导批示市教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全市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区级全面自查、市级重点抽查的方式,组织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检查。

在工作中,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部署推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市级督学专家深入静海区、蓟州区调研“全面改薄”工作落实情况,并召开全市区政府督导室主任会议,制定下发《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督导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教督〔2017〕20号),部署“全面改薄”督导检查工作任务,重点指导做好区级自查、问卷调查等工作,确保区级自查工作顺利推进,同步对市级“全面改薄”督导检查组进行全员培训,对督导工作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进行统一要求,确保市级抽查工作依法规范进行。

各区教育局和教育督导部门落实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要求,做好区级自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各学校对照“20条底线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各区教育督导部门依托督学责任区组建区级督导检查组,深入实地逐校逐项进行检查核实,梳理问题清单,限时整改解决,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去年11月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协调各区教育督导部门及所属学校完成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要求”督导管理系统录入,组织1.2万名师生完成网络测评工作。

为确保“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不走过场,天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了市级精准抽查。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和各区自查情况,去年11月中上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3个市级专家督导检查组,对经济发展相对较弱、农村学校数量较多、办学条件较差的10个涉农区30所学校进行市级实地检查,促进各区“全面改薄”任务以及问题整改工作落实到位。除东丽区北程林小学计划于今年拆迁、和平区耀华小学实施改扩建工程尚未交付使用外,其余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20条底线要求”督导管理系统中列出的1163所学校全部达标并完成指标数据录入。

闫国梁强调,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天津市秉承“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公平普惠这条主线,树立公平的教育观,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统筹力度,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

闫国梁介绍,2008年,天津市制定实施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4个方面,提出了100条建设标准。同步配套实施了校舍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工程、新增教学仪器配置工程、图书配送工程、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2013—2015年,天津市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工作。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工作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制度机制建设、队伍素质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两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全面改善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了教育质量,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5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天津市16个区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状况进行评估,最终认定所有区县均达到评估标准。天津市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所辖区县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评估认定的省级单位。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开展“全面改薄”工作。2014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函复天津市教委《关于天津市全面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教基一司函〔2014〕58号),同意天津市不再重新制定“全面改薄”实施方案,要求天津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全面改薄”任务,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闫国梁强调,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去年先后制定下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对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17〕118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统筹推进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17〕130号),加大落实政府优先发展义务教育责任,着力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着力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闫国梁介绍,天津市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出台了三项举措:一是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编制《天津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6—2030年)》,严格按照《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全面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落实《天津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6年,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津政办发〔2016〕35号),统一了全市城乡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政策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目前,天津市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小学不低于1300元、初中不低于1450元,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不低于6000元。对在校学生不足2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同时,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天津市教育经费预算,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对接收学校按照标准足额拨付公用经费。三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4—2017年,各区共安排83.3亿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市级财政对财力困难区的倾斜支持力度,精准改善教育装备、生活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2017年,市财政为蓟州区拨付补助资金6070万元,专项用于乡镇农村中小学操场建设。

闫国梁介绍,天津市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健全均衡发展保障体系,制定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区管校聘”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实施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中小学优秀教学校长培养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培训工程和千名农村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专家型名师和引领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天津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出台《市教委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津教委发〔2017〕35号),启用天津市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平台,健全完善招生入学制度,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推进骨干教师流动,加强学区内跨校联动教研,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效益。2017年,制定出台《天津市小学音体美装备标准》《天津市初级中学音体美装备标准》,提高教育装备规范管理和应用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和“一师一优课”等优质资源平台作用,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闫国梁介绍,天津市加强教育督导,扎实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自2016年启动以来,狠抓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分为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学生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信息化6个专项,按照学校主体、区域主导、市级指导的工作思路,充分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重在建设和发展,重在诊断和发现问题,重在改进和提高,以义务教育专项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方式。评估验收工作按照“发展评价,多层验收,专项督导”方式进行,将“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信息化”作为6个专项建设的必选项目,引导区和学校把加强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和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引领作用。三是扎实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采取按需培训、专家解读、现场推动、跟踪调研、随机督导、巡回指导等方式,扎实做好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2016年,全市共有212所义务教育学校申报并接受督导评估。2017年,全市共有33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申报并接受督导评估。天津市通过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引导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品位,有力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闫国梁说,面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面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任务,尤其是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特别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天津市义务教育仍面临一些问题。下一步,天津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干劲,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提质量,全面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督导室办学条件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甘肃省贫困县区普通高中校内督导策略探究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的探究
洞口:加强阳光大课间督导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