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道目光,何妨将它放远放长

2018-06-06 10:14杨智威
今日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金橘男孩作文

杨智威

唐敬平坦言,川益所秉持的“益生”教育理念并不易真正被理解。

这两年,她不断问自己,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今天,历任两所学校,回望十年校长生涯,她终于有了正解——

教育是一道目光,它不出声近近地注视着,它知道终有一天会等来孩子远远的回响。

人生漫长,万物生长。时日如飞,必有回响……

三棵保存完好的金橘树

不管是前来学校视察的领导,还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当第一次看到川益小学那三棵小小的、缀满金果的金橘树时,大家都忍不住心生疑问:学校有这么多好奇又调皮的小捣蛋,树上的果子怎么还能保存完好不被摘去?

原来在“护卫金橘树”的背后,还有着两个可爱而动人的故事。

三棵小金橘树被种在校园内的必经路道旁,孩子们对果子很好奇,时不时会摘来玩或吃,这让学校很犯难。有老师建议装上摄像头,以监督并约束孩子的伸手行为,还有老师甚至表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金橘有毒不能吃。但这些提议都被身为校长的唐敬平婉拒了。

“吓唬孩子是一时,教育孩子可是一辈子。”在唐敬平看来,用强硬甚至欺哄的方式去管教孩子太过粗暴。她没采取任何特别手段,只是号召老師们做好宣传:金橘树属于大家,大家都应爱护它们。

不久,校园里竟出现了一支神奇的“金橘护卫队”。二年级某班的孩子会在每个课间自发来金橘树边“巡逻”,劝阻那些想要伸手摘果子的同学。讲道理,做引导,孩子们像小大人一样守护着小树。“没过多久就见不到‘护卫金橘的人影了,因为再也没有孩子去摘金橘了。”唐敬平欣慰地笑了。

每一颗金灿灿的小果实,都有它成长的过程。它们长在校园里,也结在孩子们的心田上。“不能急,也不用急。”唐敬平知道,当师者蹲下身来将那些道理告诉学生,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一本被保管18年的作文本

“新郎翻开作文本的时候很感慨。”前不久刚受邀参加了学生婚礼的唐敬平,说起那本厚实的作文集和当年那个11岁男孩,眼里又何尝不是感慨。

男孩五年级,偏科。数学成绩优异,却对语文不感兴趣,作文水平更是不值一提。当时的唐敬平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便鼓励他多写多练。她建议男孩用作文本来整理自己的习作,还教他为自己的“小文集”制作目录,贴上配图和照片。渐渐地,男孩开始喜欢上写作。六年级毕业时,唐敬平向男孩要来了那本厚厚的作文本,她对他说:“今后我会还给你的。”

2017年,男孩29岁了,在他的婚礼上,唐敬平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十多年来,男孩的妈妈一直和唐敬平保持着联系,男孩也早已长成了有担当的好男儿——在外创业养家,回到家中还料理家务,好让母亲和妻子能多些休息。逢年过节的电话里,男孩的妈妈总是对唐敬平充满感激:“都是您当初教得好啊。”唐敬平却说,不过才教了他两年,又能教给他多少呢?

“其实,他后来作文也还是写得不太好,但这不要紧,我只是想让他对语文产生兴趣而已。”这是她当年那样做的目的。那等到男孩成年后再把作文本还给他,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提醒成家立业的男子汉,不管人生走到哪个阶段,都要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正视自己的短板。“人不一定能获得大成就,但只要能突破自己就是又一场胜利。”

一份平常心去看旁人无数闪光点

当老师时教育孩子是这样,当校长时引导老师也是这样。唐敬平总是能用自己的平常心去感染旁人,令他们不骄不躁不气馁,直到能以平和心态去发挥自己的才干。

以前学校一开会,大家就大吐苦水,互相抱怨,“整个会议室活像个‘控诉会现场”。后来,唐敬平要求大家开会首先讲自己的近期收获和他人的工作亮点,久而久之,大家不再苦大仇深,转而相互尊重与理解,畅谈起来都是好人好事。关系融洽了,老师们的干劲儿自然提高了。

2018新年之初,担任川益小学校长刚满5年的唐敬平又有了一项新任务。被新选为学校党支部书记的她,将带领党员干部建设一支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党员,干部,青年教师,抓住这三个群体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队伍水平。”唐敬平没有被全新的党支部工作打乱阵脚,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工作节奏。“首先党员要在师德师风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领导干部们也要加强学习,青年教师则不可放松培养。”

和睦的氛围是团队建设的基础,集体进步是队伍发展的根本。作为管理者,唐敬平对这些看得透彻。

猜你喜欢
金橘男孩作文
男孩今年六十岁
金橘膏调理冠心病
久咳不愈喝金橘茶
金橘“打擂”
摘金橘
老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