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美好教育生活中的 角色站位

2018-06-06 10:14吴夕龙
今日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副校长校长民主

吴夕龙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与生活从来就不是分割的。在实际生活中,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教育更是被人们赋予重要寄托: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生活。

学校是师生教育生活的主要场域。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一校之长在打造美好教育生活中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其管理行为事关学校教育生活的美好指数。

调动:每个人的潜能无限,校长的责任在于调动

凡是普通教师能做的事,主任不做;凡是主任能做的事,副校長不做;凡是副校长能做的事,校长不去包办代替。

每个人的潜能无限,校长的责任在于调动,引导组织成员立足岗位,各司其职,并充分给予获取成功的机会,满足其发展的欲望。在一些中小学实际工作中,某些管理环节会发生越位,这造成当事人成功的机会无法获取,发展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团队成员积极性的发挥。

一校之长应充分信任副校长的工作,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确分管副校长主管或负责的事,就要让他(她)甩开膀子去做,不要过多干预,甚至指手画脚,弄得副校长不知所措,特别不能越俎代庖,本应副校长做的事,校长一竿子到底,还美其名曰“亲自落实”,长此以往副校长哪有积极性,大不了迎合校长的心意,应付应付而已,甚至产生等校长“做”,校长不“做”我再“做”的心理准备。

兼课:把握中心工作的主动权,校长要走进课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和科学。校长进课堂,才能找到根基,把握中心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及时汲取营养,品尝增长本领的快乐。

前阵子,一些报刊媒体关于校长是否应该兼课的讨论仍在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校长说学校管理事务繁多,校长兼课会影响管理精力的投入,最终影响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有说校长的第一要务是管理好人和物,是决策和指挥,兼课不兼课无所谓的;有说校长不一定能上课,能上课的校长不一定能当校长的……因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不兼课,成了专业管理者,有的排几节课装装门面,有空就上,没空就让。我想,校长同仁们,比起窦桂梅、李希贵、薛法根等等这些已成“大家”的校长们,我们忙不到哪儿去,关键是打心眼里有没有课堂意识。且不说像“大家”们那样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至少你走进课堂可以把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体会到教师劳动的智慧与收获,不但可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也是对教师无声的引领,更是给予教师工作的尊重,让更多的课堂美好起来。

倾听: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倾听,校长善于与教师面对面

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交给校长,校长的生命也就和老师、学生绑在一起。老师怎样在这所学校里愉快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个性地发展?要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如此美好的心理体验,依靠校长的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

谈到民主,一些校长可能认为自己该民主的已经民主了。事实上,他们这种民主有形式主义、走过场之嫌,譬如,涉及教师根本利益和学校发展大计的事情不去民主,而那些简单性、常规性的事务却搞得神乎其神,以示“民主”。再看实现民主管理的几种基本形式吧,校务会议,校长拿出主张或动议、在成员中“通过”而已;校务公开,公开的内容不具体,教师看不出眉目;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们听听讲、鼓鼓掌。管理者主观意识上就将“民主”当作外衣,认为校长就是决策的,下属就应该听从并执行决策。习惯了机械执行的老师们怎能成为学校的主人?

事实上,科学管理不能是一个人苦思冥想,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相比,太微不足道。笔者还要补充一句:一个人的智慧有时会导致主观化、理想化、操作性缺失,甚至误入“一言堂”的长官境地。

均衡: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校长要力促教育均衡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之天性,教师也是如此。学校管理中,均衡是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校长要均衡对待每一个班级,老师要均衡对待每一个同学、每一节课。即使外界条件不均衡,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级里均衡地爱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美好地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项工作。

校长均衡地对待每一个班级,就要从班级师资力量的搭配,到班级学生人数、学生基础、学生来源的均衡,再到班集体发展评价等等,都要出以公心;老师要均衡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从座位安排及调整,到课堂提问及课后辅导,再到学生发展评价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在实际管理或教学中,一些中小学说是均衡对待每一个班级,操作起来却受社会因素、人情因素影响,有意无意地制造出不均衡,如形成优质师资班,学生蜂拥而至;一些中小学教师说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工作起来受社会因素、人情因素影响,也有意无意地制造不均衡,如座位安排上,“关系户”始终占据“有利位置”;课堂提问上,家长“拜托”过的学生频频获得发言的机会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关乎师德、关乎均衡、关乎学生成长,校长要善于洞察,当作“大事”来引导与矫正,做均衡发展的促进者与不均衡现象的根治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猜你喜欢
副校长校长民主
两元钱“惊动”法治副校长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两个副校长的家访启思录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论校长的修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乘着MOOCs歌声的翅膀——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