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18-06-08 10:21陈丽宁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摘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大数据管理意识、引进技术,建设大数据管理团队、创建平台,实现大数据管理可视化、加强监管,完善大数据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的对策,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数据管理可视化

引言: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将碎片化的学生信息集中统一地进行精确处理,将管理人员从琐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为依据学生信息参数,为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科学建立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另一方面,其标准化的信息采集和存储,高校学生管理者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协助其开展高效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从而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其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来沉重。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者的大数据意识不足,对大数据缺乏重视,难以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于学生的管理仍然采用教师说教和日常检查等传统方式,一味依赖过去的教学管理经验和直觉,无法依据科学数据分析合理做出决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次,大部分高校为了节省资金成本,往往应用不完善的学生管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与此同时,在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数据的存储缺乏系统的规划,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从技术层面上限制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对于学生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缺乏专门独立的学生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另外,在高校学生管理者队伍中缺乏善于应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学生的信息进行追踪、检测、统计、汇总、分析。所获得的信息的完整性差,准确性低。最后,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信息的安全性也受到的严重的威胁。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者在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的过程中,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无法形成标准一致的管理方案,不仅会增加数据处理的难度,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给信息系统带来漏洞,造成学生信息的泄露,对学生的安全带来威胁[1]。

二、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数据管理意识

高校的学生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管理决策的主体,从“专家管理”过渡到“数据管理”,摒弃管理过程中的盲目主观性,依据数据的反应的学生行为规律,挖掘高校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科学制定学生管理方案和策略。例如,可以对学生在校园网络中的搜索信息进行分析,为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图书;通过校园卡的消费记录,调整扶贫学生名单和补助金的发放额数;通过选课系统的评价机制,合理规划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等等。其次,高校的领导者要加大对大数据管理的支持力度,增强对大数据应用的资金投入,促进对大数据管理系统的技术研发和广泛应用,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后,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树立预测思维。依据高校学生的相关数据信息,有针对性的提出决策方案,使学生管理工作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行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有效防范校园霸凌等负面事件的发生,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预测”。

(二)引进技术,建设大数据管理团队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完善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一批既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又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重金引进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便于建设适宜本校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并为该平台提供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清洗、加工、分类和挖掘分析,建立灵活有效的学生数据常模,拓宽学生工作的范围和深度,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高校应定期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性培训,督促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数据分析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共同探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技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最后,高校应积极地与大数据企业和科研机构展开联系,促进校园大数据的流通、分析以及安全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推动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的有效良性运转,为数据分析人员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的同时,提升高校各项工作的评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例如,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成员等背景信息与其在校园内的消费时间、地点、金额等消费信息,综合考量其经济水平以决定相应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

(三)创建平台,实现大数据管理可视化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琐碎而繁重的,高校应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依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本校学生的行为特点,创建数据交流平台,整合校园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个校级各部门,学院,老师,学生都能够访问的资源信息数据库,按照单位的组织层级,授予相应的权限,方便高校管理工作者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各项事务性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管理、查询与分析[2]。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校园大数据发展纳入高校战略发展的规划中去,设立专项资金对大数据平台的研发的应用予以经济支持。将学生的各项数据信息有组织的存储到校园数据平台中去,形成校园大数据中心,制定具体的应用规则和权限,在保障学生数据安全准确的前提下,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数据可视化展示,协助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决策,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监管,完善大数据管理制度

强化对大数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高校要制定明确的校园信息中心应用规范,落实对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设定学生信息的使用权限,保障学生信息的合理搜集、使用和清除、减少对学生个人信息自决权利的破坏。其次,高校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尤其是对重点数据库监督,督促技术人员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以便及时应对安全问题并进行有效整改。建设权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危机防范预案,提升信息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后,高强需要设立健全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数据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等安全防护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大数据环境下学生信息安全的保护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科学应用大数据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夠有效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4):103+105.

[2]孙龙国.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95-96.

作者简介:陈丽宁 1985年10月,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毕业于郑州大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讲师,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探讨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