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模式研究

2018-06-08 10:21王锋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通识教育

摘要:国内教育模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不仅只是作为学科的发展,更应当是要满足当前全球化形势下的教育、交往需求。因此,应使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调整符合需求,本文主要对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模式进行研究,针对当前社会中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模式研究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程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当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全球化發展不断加强,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适应、符合人们的需求。全球化的发展则使英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国国内的英语教育却仍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调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发展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一、通识教育的认识及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也可称之为通才教育,其自身来源于19世纪。通识教育的理念及思想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根可寻,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我们现今所说的通识教育则是由美国帕卡德教授在19世纪初所提出的,帕卡教授在19世纪初将其与大学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提出相应的一系列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的运用也越趋成熟。通识教育可将多方面知识相紧密联系,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多型人才的培养。

2、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部对新时代发展中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系列问题:

(1)、在课程结构安排方面不合理,在语言技能类所占的可是相对其他课程较少;(2)、在课程内容上,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深度严重不足,缺乏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延伸;(3)、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过度工具化,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更倾向于对单词的积累和应试教学,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文化本质,将其单纯的作为语言工具,而忽视其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在教学中只注重于其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与语言技能的使用,造成课程功能的单一化;(4)、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大学生英语阅读量较少等问题,许多大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

在教学之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将会无法实现对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与社会发展不相符,英语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对语言的工具化运用,更是我们了解其文化的根源,因此,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需积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英语教育改革之中,促进英语教学的科学化的新发展。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措施

1、推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合理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存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相对应的问题,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结构,使其合理化、科学化。设置丰富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教程,我国教育工作者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促进大学生通过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去进一步了解英语被作为母语使用的国家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实现对语言知识及西方文化的综合认识和掌握。实现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一措施也将会实现我国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及时代潮流趋势发展形式相符合。在教学过程之中,可将英语教程大致分为综合英语类、技能实践类、文化修养类、实用英语类等四大类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综合英语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组成多门课程,例如:将其分为广告类英语、商务英语、国际翻译英语等,推动大学生对英语的全方面认识及把握。将通识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学校及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招聘塞、主题英语辩论赛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对英语能够合理应用,促进跨地域、国家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形成,从而加强英语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同时在教学课程的教学时长安排上,应适当的增加英语教学的时长。

2、积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提升将会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学习与创新,提高大学英语学生认知能力将会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在教学之中,为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例如:教师在英语教学之中,不仅局限于对词汇的固定搭配上,应积极指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学习词汇,并对其进行掌握,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对应的学习方式。其次,应提倡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对语言系统及使用规则进行抽象化与概念化处理,获取涉及综合语言技能的语言使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给予他人进行合作探究,以此获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学生认知能力。

3、推动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促进通识教育进一步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在推动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融合的过程中,首先,我国教育工作者们可制定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翻译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积极进行实践,使学生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其次,应变革教学方式,促进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大致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思考,让学生展示总结内容,组织学生通过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创办英语角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建立共享平台,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习构建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不同层次进行相关引导,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大学生新生入校时进行分级考试,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不同的师资及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积极开展形式多元化的互动合作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之中,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跨文化、跨学科的自主学习与研究,例如:让大学生用英语对我国某一著名城市进行介绍并为其旅游发展设计广告,对其产品进行推销,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要将通识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中,要求我国教育工作者们应实施新的评估方式。科学化、合理化的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与改革。

因此,为促进通识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应当从以上几方面大力着手。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仍存在着问题,为促进其改革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应积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教学改革之中。

参考文献:

[1]卢楠.从教学目标向教育目标迈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升级探索[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3):109-111.

[2]王二霞.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03):46-50.

[3]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09(04):103-107.

[4]孙盛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开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02):183-185.

作者简介:王锋(1982.09-),男,汉,山东省聊城市人,山东财经大学2002级英语专业学生,山东协和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育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企业家精神培养问题研究
从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素养的提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