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整合研究

2018-06-08 10:21王慧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高中历史

王慧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材从“一纲一本”发展到“一标多本”,新的教材观念也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一标多本”的局面下,教材已经不是以前“完美”的状态了,教材的多样化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可操作空间,怎样把一本教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历史教材的模块结构,使得教材跨度大,容量多,覆盖面广,很多内容点到为止,无法使学生对历史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在以新课标为准的前提下,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主”编排,这样的整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引领学生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乡一中;教材整合;整合原则

第一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整合的需求分析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出现了多个版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四套高中教材供课改地区选择使用。这四套教材在内容选择、 栏目设置等方面有所差异,但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这种多样化的教材选择有利于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1.1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的特点

北师大版高中教材从2010年修订,改版,并正式出版发行后,得到了教师们的大体认可。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具有同其他版本教材的某些共同特点,比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推进素质教育,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力求实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采用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单元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结构形式,构建模块之间相互对立又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高中历史教材这种在通史的框架下,以专题方式的呈现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缺乏整体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讲,是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历史的时序性,形成时空错位。除此之外,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也具备自己的一些突出特点。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合编的形式,打破以往历史教科书以年代为序的模式,构建了专题性的模块学习体系。北师大版的必修模块的每一课的书眉都放有图片,在正文叙述中国史的内容时,置放同时期的外国史的有关图片和说明文字,在正文叙述外国史的内容时,置放同时期的中国史的有关图片和说明文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外历史文化的联系。这成为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个突出的亮点。

1.2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存在的问题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属于“实验”教科书,这就决定了“实验”教科书难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课题主要针对其必修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其主要问题有:

(1)教材中史实叙述过于简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每一个必修模块都是中外合编,古今贯通,跨度大,内容多覆盖面广,很多内容是点到为止,过于简略。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在保证史实详略得当的前提下,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再详细一些。以必修I为例,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共有136页,人民版有180页,北师大版却只有120页。由于篇幅少,直接影响史实的叙述。历史是有血有肉的,精彩活泼的,如果只是简单带过,主要的情节没有了,精彩的瞬间也没有了,只剩下生硬的结构,这样的历史也就失去其吸引力了。

(2)教材中图多问少,不利于学生思考

由于圖片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历史教材中穿插图片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但是图多问少,不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和引发学生学习探究,使学与思不能有效地结合,这就降低了穿插图片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图片资料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历史图片的以图证史、以图说史的功能。其次是图片设置过多。在我们所处的“图像时代”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图片的应用,但是凡事有度,适当的图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历史感,但是如果过多就会造成简单略过甚至视而不见。尤其是书眉放置的图片,有的太小或者太模糊,使得学生不容易去辨别去思考。

第二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整合的实践研究

对教材的整合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版本内的整合,也可以采用跨版本整合。版本内整合可以采用纵向整合,按照时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突出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横向整合,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因为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割裂开来。本文侧重从对历史典章制度、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线索的整合,均以“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载体,以必修部分为主。

2.1对历史典章制度的整合

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阶段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它是了解一个国家治国思想、政策变化的窗口。因此,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例如,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有作为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源头的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一般不太熟知,或者了解的不够全面,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透彻。笔者认为,对历史典章制度的整合,需要把握好的原则是关键是凸显内涵,拓展延伸,提炼其中的精髓,详略得当。

2.2对教材历史人物的整合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各方面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各自的行为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离开了这些人物的活动,历史就缺乏了生动、具体、丰富的内容,显得没有血肉、苍白无力。在历史学习中,就需要学生在时代背景下,以正确的历史观对人物进行合理的定位,正确解释人物的言行,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并从中获得教益。这是历史学习的一大任务,也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从对历史人物进行整合的角度考虑,应当凸显其个性,对人物进行正确的历史定位。一分为二地进行定位,既要看主流又要看不足。总的来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在于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历史的发展,以肯定为主,阻碍的以否定为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3对教材历史事件的整合

历史事件是历史教学的一个主体。一个历史事件般包括原因、过程和结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突出事例、进行特点挖掘,把握本质。由于历史事件在教材内容中所占比例很大,重难点内容往往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许多重大事件几乎都“浓缩”成了历史概念,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不明了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了解事件的经过,更难以对事件形成正确的评价,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生吞活剥般的“背”结论。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历史的思维能力,生成自己的历史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地记忆。高中历史教学在历史事件的处理上,一个重要导向是淡化一般过程,强调因果关系,促使学生在理性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由此,笔者认为,对教材历史事件的整合应该凸显原因,强化评价。

2.4对高中教材历史脉络的整合

何为脉络?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由诸多具体的历史事件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认识到每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其基本要求是:理清线索,突出特点。

参考文献:

[1]关晓莲.整合历史教材内容,提高复习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96-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123页.

[4]刘样学主编.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5]潘怡.开发高中历史教材资源的措施探讨[J] .考试周刊,2017(96):136.

[6]郭洁.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变化及教学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5.

[7]李庆忠.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论的改革与跟进[J].教育学术月刊,2010(09):103-105.

[8]姚焕成.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教学与管理,2010(25):54.

[9]赵淑香.教材资源整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J].中學历史教学参考,2016(18):

[10]房海燕.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2.

[11]朱玮玮.新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渗透[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2]王立敏.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浅谈整合高中历史教材问题[J].考试周刊,2017(93):149.

[13]鞠清辉.试论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4(14):13-14.

[14]刘耀晖.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15]翁亚红.有效的整合灵动的生成[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6]叶小兵.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历史教学,2002(10):41-44.

[17]王瑾.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18]于涵.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7.

[19]黄威.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评述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1.

[20]吴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地知识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1]汤仁斌.运用教材整合丰历史教学之翼[J].教育文汇,2017(10):47-48.

[22]贾江虹.试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教材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174.

[23]覃献宁.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91.

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项目名称:新课改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整合研究

——以新乡市一中为例

项目性质: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自选 YW201719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初中仁爱英语教材的整合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