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与实施策略

2018-06-08 10:21赖燕红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目的实施策略

赖燕红

摘要:幼儿园教研活动一直以来有很多讨论,那么,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又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去开展?本文将浅析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与实施策略,愿与读者共享。

关键词:幼儿园;教研活动;目的;实施策略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

开展教研活动就得有目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策略进行实施。本段将分析幼儿园教研的目的。

(一)发现适合幼儿教学的规律

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不是要讨论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积极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活动,才能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教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分析理论知识为方法,制定切实方案为目的的探索过程,旨在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制定出分析方案。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报告,而是要发展教学规律,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对日常教学活动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探索过后,找到存在的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改正的依据。幼儿园教研和其他学校有很大不同,幼儿接受的教育不多,因此,教学难度更大,老师要承担很多琐碎的工作,因此,幼儿园教研活动要想开展,难度可想而知。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应立足于具体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是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幼儿园教研活动应该立足于本园 、立足于具體的教学事件和教学活动, 这才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根基 。因此,幼儿园教研活动就应该以教学活动为主,以日常具体的实践活动为根基,幼儿园教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从中学习借鉴,总结出教研成果。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教学为目的,任何活动都不应当脱离这一基本原则。幼儿园教研活动,应当充分理解“教学性”的内涵,以这一原则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同时,教研活动中,每一个老师都应当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让每一个好的建议都能说出来,让研讨活动真正产生不同的见解,对幼儿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研活动更有价值,让问题得到改进。

(三)幼儿园教研活动中要解决具体问题

幼儿园教研活动中,不能仅限于理论研讨。幼儿园老师应当在价值取向上做出讨论,让幼儿有一个正常的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明确方向,以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基础,讨论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策划出可以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游戏活动。价值观的判断,应当是教学研讨的主要内容,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教学活动的目的做出明确的认识,判断策划的活动是否有意义,对日常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是教学价值是否体现的关键。因此, 幼儿园教研活动首先要考虑到教学的价值,发现儿童成长的规律,为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光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要观察到孩子们潜在的天性。幼儿园教师应当以实践为基础,同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实,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幼儿教研活动要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把来源于理论知识的思想,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意义,让幼儿园教学研讨活动服务于幼儿的成长。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研活动,目的需要明确,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让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进行。

(一)着手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想幼儿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解决不好,幼儿园教研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幼儿园教研活动要立足于本园,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从这个方面进行规划,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从而保质保量的开展活动。有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试图解决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够的,幼儿园教研活动应当依靠本园教师,在实践中探索。专家的作用是在理论上指明前行的方向,在教学上需要这样的指导,但是专家固然重要,但老师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现实中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老师们当机立断,在教学中落实理论知识,在实践性把教研活动总结的规律性东西用活。

(二)探讨教学活动中的规律,突显教学研讨的价值

幼儿成长必然有自己的规律,儿童的天性是不能人没扼杀的。因此,幼儿园教研活动,应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合理科学的推动教学活动。这中间所包括的规律有儿童成长的规律和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的经验行内容。可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一直被当做义务教育的前奏,大多数人认为可有可无。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大多是来源于专科或者职高,师资力量可想而知,即便是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在知识面上也是有所欠缺的。另外,幼教老师的待遇也是普遍偏低,稍微有学位的,都不愿从事此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园固守原有的教学经验,缺乏探索精神,教研活动也就形同虚设,更不能探索教学规律了。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固然重要,在面对许多突发状况时,就能发挥其优势,面对不同的学生,可谓是轻车熟路,按部就班的教学就可以。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对经验的依靠,不能进行反思总结,这种模式下,教研活动也就丧失了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的价值,也就不能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效果突出的带动作用。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教师都是在模仿前人总结的经验,教师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这就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对幼儿成长规律不重视或者说一无所知。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应当在实践中再次锻炼,加强幼教队伍的实力,用教学中存在的规律,作为教研活动的基础。

(三)注重教研活动的实用性

开展教研活动,应当广纳各方意见,而不能搞“一言堂”,研讨活动中,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大家平等的商议,充分体现教研活动的民主性,开放性。同时,教研活动也应当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下进行,不能争论不休,吵成一窝蜂。可以依据职位高低,依次发言,也可以根据不同岗位为一个团体,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前,尽管也是提倡每个人都可以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由于不能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而没有见解的缘故,往往都是听从专家学者的意见,各位教师好像只是一个旁听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然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按照专家设计好的路,重复的走下去罢了。因此, 在教研活动中, 专家学者不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因为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实实在在接触学生的,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仅次于家长。在教研活动中,专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引路者,他们义无反顾,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当然有自己的发言权。教研活动的目的,说到底还是服务于教学,只有让教研活动在民主的环境下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突显其价值。

探索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其意义重大,实施难度大,需要各方面紧密配合,让教研活动为教师在实践中指引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一项事关祖国的花朵如何健康快乐成长的话题,任重而道远。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研活动开展的目的应当是解决幼儿园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怎样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怎样让教师发展教学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理论结合实践,真正在研讨活动中找出幼儿园发展的更佳途径,发展幼儿成长规律,总结幼儿教学规律。

参考文献:

[1]申毅.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J].山东教育,2002(12).

[2]祝晓燕.园本教研“轮值制”的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

[3]曾艳.基于专业学习的园本教研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4).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目的实施策略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