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6-08 10:21秦滢艳魏贤梅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徐州开发

秦滢艳 魏贤梅

摘要:徐州的彭祖文化、东坡文化、战争文化和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具地方特色。徐州市政府以两汉文化为中心文化产业,以战争文化、戏曲文化等为特色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因其过于注重“两汉文化”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其他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传承,所以,本文重点探究徐州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传播路径。

关键词: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开发

一、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发掘整理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纷繁错综的历史因素的惠泽下,徐州自古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虽然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徐州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思想的约束,较于其他发达地区,徐州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依然不强,效益不高。为了又好又快地促进徐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对徐州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如下整理。

(一)战争文化

在古代,东临黄海,西襟中原,北倚齐鲁,南屏江淮的独立地理位置使得徐州成为 “五省通衢”。秦汉,有楚霸王项羽以徐州为中心,三向辐射开拓霸业;唐宋,有唐德宗为巩固统治,设立武宁军、感化军驻扎于徐州;元朝有兵马司;明清有总兵。在近代,接壤苏鲁豫皖四省的徐州土地更是见证了新旧军阀的统治更替,“剿总”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争之一的伟大的淮海战争。

荏苒几千年,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事约四百余起,而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事约二百余起,正是印证了 “兵家必争之地 ”的名号。可谓“时势造英雄”,古往今来的大小战役更是造就了大批戰将、名人,使徐州成为将才的摇篮。相关战争的遗迹、遗址,如戏马台、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碑等,也完好保留。由此可见,徐州具有丰富而厚重的战争文化资源,无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坚实基础。

(二)戏曲文化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是起源于明清,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广为流传的戏曲形式。在其不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中,柳琴戏经历了“周姑子”、说唱、分流、跑破、戏班、现代戏曲五个阶段,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一席之地,成为徐州地区戏曲文化的新秀和代表。徐州市文化艺术学校、邳州市柳琴剧团、睢宁县柳琴剧团等,为了柳琴戏的传承、推广与发展,也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中。经国务院批准,柳琴戏已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由此可见柳琴戏卓越的文化价值。丰富一方人的文化生活,浸润在几代人血脉里的文化遗存 —— 柳琴戏无可替代,自然其文化产业的潜在价值也就无可估量。

(三)彭祖文化

彭祖,姓籛名铿。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3]。传说彭祖至八百多岁在寿终正寝,而实际上彭祖是到一百二十多岁才驾鹤西去的。如此高龄,彭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专家。

彭祖文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彭祖的精神思想文化。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及后人对彭祖思想的领悟、传承和发展,乃至对后世子孙和文化世界的影响,如祭祀活动、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第二,彭祖的养生文化。由彭祖创造,后人加以改进,以追求长寿为目的的养生之术。

徐州作为彭祖的封地,也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至今都留存着彭祖庙、彭祖墓等遗迹,保留着祭祀彭祖的风俗习惯。彭祖文化很好地保留为相关文化产业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东坡文化

被林语堂先生称为苏轼政绩显赫、尽显干练之才的时期[4] ,正是其被贬谪,在徐州的黄楼时期。根据其文化存遗、诗文创作,得出了两点东坡文化的内涵。第一,爱民勤政的救世情怀。在苏轼短暂却坎坷的为官生涯中,他一直秉持着爱民、亲民、惠民的原则,勤于政务,刚正不阿。即使身处逆境,多被贬谪,仍然不改初心;对百姓更是不分贵贱,平等对待。第二,豪迈旷达的人格精神。别人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名利,在他这儿却轻如鸿毛,尽管多遭贬黜,多遭奚落,仍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 当真是一副豪迈旷达的气度。

东坡文化对个体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和调节手段

(五)两汉文化

横向上,从徐州的建制、沿革来看;纵向上,从长期出土的文物、遗址来看,徐州与两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钮龟印、银缕玉衣、龟山汉墓、楚王陵等都是徐州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二、徐州汉文化的开发策略

从目前徐州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来看,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我们过于单纯强调对“两汉文化”的研究,而忘了历史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对某个断面的认识、理解上。由此,造成我们在对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定位、研究、开发和利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如何开发文化资源成为一个重点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一下如何合理开发文化资源。

(一)明确主题及内容

汉文化包括汉乐、汉舞、汉民俗等,也是徐州市的文化主题。汉文化渗透在古人生活的点滴中,景区建设应依赖于明确的文化特征,赋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灵魂。

内容应以历史与传说为主线,体现徐州特色,注重与时代性相结合,传播给大众有吸引力的积极的文化。

(二)文化形象设计

文化形设计是游客直接感官得到的形象蕴含着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景点的设计包括景观、建筑格调、小品造型、标识系统、纪念品等,甚至收发的宣传单,感受到的服务都侧面表现了文化形态。文化形象的设计是帮助游客认识景区文化、地区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文化导向

文化的导向尤为重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化进行合理引导与开发。其一,政府方面把握文化方向,引导文化持续发展。加强景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游客直观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其二,社会组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文化学会、文化团体等在发展组织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掘文化的内涵,传播文化属性及文化审美,共同创造百花齐放的文化景象。其三,个人的认知水平的提升是了解文化特征的基础,个人应提高自我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认同感与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四)旅游区景观开发

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戏马台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地区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文明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直接表现。但是围绕着人文旅游区和旅游点的建设,能否忠实于它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成为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异域文化氛围,提高大众艺术品位,使观光旅游具有文化特色。让游客在景区的每一步都在感受文化,每一步都在品味文化。

(五)地区文化形象塑造

萨都刺的一首《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道:“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寄耳,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依栏目送飞鸿。”通过对徐州典故和历史事件的联想,吊古伤今,大有英雄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乱山川的情调。

这是徐州的战争文化,战争文化景点地方开阔气势恢弘,与那种小桥流水、一观一庙相比,不具柔情但添风采。对徐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我们提倡应既重视对“两汉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同时又要充分重视对徐州战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徐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在这些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历代战争遗迹和遗址。无一不显示了这座古城曾经的烽火,利用这些直观性强、感观性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料,是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徐州特色文化资源与其他地方文化资源的比较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也是實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以“汉文化”而驰名,徐州政府以汉文化为中心文化产业,以战争文化、戏曲文化等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形成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开创了文化发展繁荣,出现经济新增长点的良好局面。徐州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一)文化资源优势

无论是与区域内的淮安、盐城市还是外省一些城市相比,徐州市的文化资源在数量、品质与特色上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汉风吴韵”等都是对徐州汉文化的高度评价。拥有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的“汉代三绝”,使得徐州鲜明地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拥有“汉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形成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对徐州经济转型有重大意义。

徐州还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彭祖文化精髓即养生之道,也就是三大养生术:“膳食养生术”是讲饮食养生和健康长寿有机结合的一种饮食方法;“导引术”是中华武术、气功之源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房中术”是中国古人研究性科学的学问。彭祖文化涵盖了饮食、养生、气功、宗教等诸多领域,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饮食都有一定的影响,符合普通百姓的价值观念和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彭祖文化是徐州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徐州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

徐州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徐州历史悠久,一年四季庙会频繁。戏剧是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剧艺表演璀璨斑烂,源远流长。流行于这一地区的剧种有柳琴戏、梆子戏、徽剧、京剧、柳子戏、花鼓戏、四评调、丁丁腔、皮影戏、评剧、话剧等。其中柳琴戏和江苏梆子已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柳琴戏又称“拉魂腔”,约有200年的历史。1958年,徐州拉魂腔改叫为柳琴戏。江苏梆子戏主要流传于苏北地区的徐州及丰、沛、铜山县一代,已有300年的历史。丰、沛县素有“梆子戏窝”之称。由于徐州交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徐州文化艺术兼蓄并收形成自己的特色,徐州的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刚烈、粗 犷、朴实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细腻、优美的特点。民俗文化清晰地呈现出徐州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多方面展示着徐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徐州重要的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文华资源直接为谢徐州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人才创新优势

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从人才资源看,徐州市依托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文化人才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徐州市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文艺人才,众多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设计及动漫设计的创意产业人才也脱颖而出,成为徐州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培养既具备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又具备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的文化产业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徐州各高校相继开展文化产业课程,以满足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徐州市还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徐州文化产业也积极通过网络来创新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例如: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汉文化产品的淘宝商城,包括汉服、汉代用具等一切产品,或是与汉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汉文化科技主体公园。科技主题公园,利用VR虚拟技术等打造,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汉代的繁荣昌盛,兵马军队的恢弘气势,艺术雕刻的巧夺天工等;手工剪纸、绘画、刺绣、雕刻等,通过电脑设计、数码喷绘、机器雕刻等技术,让人们体验到亲自动手的乐趣,更好的感受汉代文化。

参考文献:

[1]赵娅汝.徐州市文化资源特征与文化竞争力提升研究 [D].徐州:徐州师范大学,2009.

[2]高宏菊.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09.

[3]郭庆藩.庄子集释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邓心强.近年来“苏轼在徐州研究述评“[J].船山学报,2012(4):176-181.

作者简介:秦滢艳(1996-3 ),女(汉族),江苏无锡,徐州工程学院14级小教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魏贤梅(1963—3),女(汉族),江苏徐州,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及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徐州开发
王莹作品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