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2018-06-13 02:14黄锐王森乔华陶邦银
时代汽车 2018年7期
关键词:调节器轻量化车轮

黄锐 王森 乔华 陶邦银

浙江杭州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1 ABS的功能

现在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6亿,汽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事故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英文译作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因此现在ABS装置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ABS系统的出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问题,它通过将汽车每个车轮瞬时的状态传递到传感器上进行分析,分析之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调节制动力矩。在此之前,汽车无法调节制动轮缸、制动压力大小,也无法得知每个车轮的运动状态,因此,汽车极易出现抱死拖滑的现象。ABS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2 ABS的结构概述

ABS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具有让车轮防抱死的功能,实际上它也是一套制动控制系统。普通制动系统主要有真空助力器、制动轮缸、储油箱、制动主缸、液压管道等,其结构如图1所示。

ABS除了原有的传统常规制动装置外,一般还具有以下三部分。

(1)传感器,主要是车轮转速传感器。

(2)电子控制单元(ECU)

(3)执行器,主要指电磁阀及制动压力调节器(液压调节器)

图1 普通制动系统示意图

图2 ABS的原理图

ABS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常规制动阶段,增压阶段,保压阶段,减压阶段。在汽车制动过程中,传感器1和传感器5不断的将车轮速度的信号传递给ABS电控单元3,经过电控单元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判断出车轮是否有抱死拖滑的现象。

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个制动轮缸都可以被电子控制装置控制,轮缸的进液和出液电磁阀也都可以被控制,从而可以实时调节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制动抱死现象的产生。

3 ABS的工作原理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与路面之间是有滑移产生的,这是因为汽车速度与车轮速度之间存在着差值,当滑移率在15%-20%之间时,汽车能获得最大的制动力;当车轮抱死时其滑移率为100%。

了解了滑移率的特性之后,ABS的基本工作原理就一目了然,让每个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滑移率在合适的范围内是其主要实现方式。做到车轮制动是一种边滚边滑的状态以取得最好的制动效果,避免了车轮抱死现象的产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ABS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汽车电子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ABS技术的发展,放眼未来,ABS技术会有下面几个的发展方向。

(1)提高ABS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提高ABS在集成度、结构、软件、机械等部分的性能,达到更稳定更可靠的使用效果。

(2)完善ABS技术性能,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有一定局限性。今后ABS研究的方向仍旧围绕在变工况控制方法、技术性能等相关领域。

(3)增加系统的集成度,在ABS轻量化方面继续发展。由于ABS本身的特性,安装空间并不会十分宽裕,因此要求ABS控制器集成化、轻量化,减少对汽车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同时集成化、轻量化之后对成本控制也是十分有利的。

(4)提高ABS控制器芯片化、平台化方向发展,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芯片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未来的ABS控制器势必将芯片化、平台化;

5 ABS的使用注意事项

ABS作为一种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大汽车使用者的认同。但同时,有些使用者在使用ABS上仍存在一些误区。事实上,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BS发挥最大功效的前提。

ABS在工作时会出现一些噪音,同时,制动踏板会出现震动。这是ABS在制动过程中反复调节压力调节器的表现。因此制动过程中,无需因ABS的正常液压工作噪声和制动踏板振颤而恐慌。同时,在ABS工作时,车辆可以正常进行转向操作,但是ABS本身无法实现,这就需要驾驶员及时的做出反应完成转向的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6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ABS的主要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ABS作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已经得到了广大汽车驾驶员的认可,并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调节器轻量化车轮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中低速磁浮直线感应电机轻量化研究
重卡车架轻量化设计
车轮圆不圆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装车轮
修车
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器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