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残损书画装裱修复一例

2018-06-19 02:44陈潇
收藏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补法全色画意

□ 陈潇

旧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主要用于历代书画类文物的修复还原,是一项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而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也是依靠此技艺的可逆性,使受损后的古旧书画能够再现昔日的光彩。

古旧书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欠佳,往往因年久会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加之绫、绢、纸的自然老化,也会造成书画作品出现破洞、糟朽、断裂的现象,如果不及时修复,会使其寿命和艺术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毁于一旦;而如果修复手段欠佳,既使其本身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又使作品受到更严重的损毁,进而危及其寿命,这无疑影响了古旧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时至今日,社会大众能够在文物艺术品收藏机构、文物商品经营单位及藏家手中看到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书画类文物艺术品,这与历代书画文物装裱修复匠师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关。古旧字画的修复、重裱如同延医治病,需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症下药,视其残破程度、色彩浓淡、纸质状态等具体情况,依据最基本的修复原则,制定最佳的修复方案。在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的修复步骤需大致经过前期准备、清洗、揭芯、修补、全色等工序,这些工序既环环相扣,又相互穿插。

图1 修复前的状态

图2 纸张破损的状态

本文拟以两件晚清民国时期残旧书法作品的修复为例,来简要阐述古旧书画装裱修复中的残损书法修复。同时,也希望籍此使读者和藏家朋友对古旧书画的收藏、保护及欣赏有个新的认识。

一、作品基本情况

张琴的这两件书法作品,是多年前被文物工作者在废弃旧纸中拣选发现的,破损严重。两件作品均为单张软片书法,从书体、内容、尺幅而论,可将其称为传统书法中的“对屏”制式。经观察测量,两件作品质地为中国传统手工宣纸,均长105、宽35厘米,字体为行书,内容是作者临写的古代书帖(图1)。

张琴,(1876~1952年),字治如,福建莆田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等,后兼任福建省教育司长。张琴才华横溢,常于寸笺尺幅及报刊讲坛之上表露忧民之心、经国之略,为众称道,后退息隐林泉,晚号石匏老人,能文,诗、书、画皆工。

二、残损书法的修复步骤

1.修复前的准备

修复前应检查作品的残损程度。作品由于保存不当均成纸卷状,伴有多处折损痕迹及油污、虫洞,纸张也已出现腐朽(图2)。要先用毛笔蘸清水试验墨迹是否掉色,如出现掉色情况,则应先在作品掉色处,用毛笔涂上一层胶矾水固色,明胶与白矾的比例为3:1。待晾干后再用清水试验墨迹,如无掉色情况,作品才有可能经得起后面直接用清水冲洗的步骤。同时,需准备好托芯用的褙纸—命纸。命纸须选用质地纹理尽量与作品相同的宣纸,并根据作品纸张的颜色进行染色。可选用藤黄、赭石及墨等颜料混合调制,由浅至深,反复染纸,从而使命纸最终达到与原作用纸色调一致的效果。

图3 经过细补后的状态

图4 接笔前后效果对比

2.对作品进行拼对及清洗

修复时先要对此作品进行画芯拼接。用湿润的小型毛刷将作品在衬布上缓缓打开,作品正面向上,散落处要仔细拼接,最大程度保持其完整状态。随后进行整体清洗,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画芯上沾有的灰尘、霉斑、污渍等。由于污损情况不同,清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此件作品上有多处霉斑、油污点及蝇虫便污。此类污渍可先用脱脂棉蘸酒精擦拭,直至除净为止。油污点及蝇虫便污用酒精难以去除的,可用小刀将其剔除。后用60℃左右的温水淋洗,并及时用毛巾在画面上压敷或向一边驱赶污水。如此反复多次使黄褐色污水颜色变淡。

3.托芯与修补

一般的托芯是将清洗过的作品正面向下翻转过来,伏在案上,进行托芯步骤。用排笔将稀浆糊刷在作品背面,上浆水时需谨慎,勿使残破处移动位置。如遇画芯残破、断裂严重,可用小型毛刷及喷雾代替排笔。待浆糊上匀后,将事先染好的命纸托敷在作品背面,后用鬃刷将作品与命纸反复排实,待晾干后继续下一步。

作品破损处需补缺,方法大致有两种:隐补法和细补法。隐补法即在补缺前,先用小刀尖刮去洞口旁多余的纸屑杂物,用手指在破洞边缘处搓成坡口,然后整托画芯,在托纸的背面、原作品的破损处补衬垫以白纸,使破损处与周围薄厚一致。细补法则是先在洞口边缘涂上稀糊,修补的宣纸厚薄和纹理要与原作相似,并根据破洞形状剪成块状,将略大于破洞的补纸对准纹理,补在破洞处之后将多余部分刮除。隐补法和细补法对于局部缺失的画芯来说均不失为好的补救方法,而区别在于其位置的不同,隐补是补在命纸后的相应位置上,而细补是先补好破损处后再托命纸。如选用隐补法,待再次揭裱书画时,命纸的去除将会再次面临修补,而此时仍需处理洞口边缘,这对于纸质文物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损失。而如果是之前细补过的作品,当再次修补时,只需要将命纸去除,原补处材料是可以保留不动的,仅在脱浆处增加糨糊即可,这样更有利于纸本书画文物的保护。此次修复采用的方法为细补法(图3)。

4.全色与接笔

在修复古代书画作品过程中,对许多作品的破洞不仅要采用质地类似的材料修补,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修补后的丝绢、纸张染上与破洞周围接近的颜色,这就是全色。接笔就是根据原画意把残缺处用颜色补齐。全色在古字画修复过程中,是难度较高的工艺,操作时应本着先小后大、由上向下、宁浅勿深、宁干勿湿的基本方法。而在操作前则需将修补过的破洞边缘用细砂纸轻轻刮磨,直至边缘光滑,不显露粘补痕迹。全色要在自然光下进行,把握好深浅新旧程度,协调好色调明暗,避免其他光源造成视觉色差。全色者要边全边观察,务必使全色部位和墨色及用笔技法与整个画芯协调一致。有一定经验的修复工作者,可在原作上直接进行接笔、添墨的处理。此项工序要求书画修复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及对色彩的敏锐观察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技艺,以及了解各时代各画派的风格特点和书画实践功底(图4)。

全色和接笔的目的是补全画意缺损处,先补底色、后补画意。画意残缺部分不可随意凭主观想象直接添接。明代《装潢志》一书对于全色如此描写:“古画有残缺处,用旧墨不防以笔全之,须乞高手施灵。”要使古代书画作品等纸质文物恢复原貌,在修复工作中所展现出的,不仅是精湛的修复技艺,还要具备相关的艺术才能,如熟悉历代书家、画派的艺术特点,以及书画中的笔墨技巧。由此可见,有经验的古书画修复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具备丰富古书画知识的鉴赏家。

5.重新装裱

先将染制好的绫子托好,将全色后的画作下墙、方裁,进行镶活。镶活后,在其背面加托双层宣纸上墙晾干。之后下墙装天地杆、上轴头,一如正常装裱方式。至此,两件古旧残损书法作品可算是修复完成(图5)。

三、结语

古旧书画修复装裱经历了前期准备、清洗、修补、全色、重装等 多道工序,既环环相扣,又相互穿插,对书画修复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一个细节稍有疏忽便会举步维艰,甚至会导致看似修复完成的作品“旧患未除、又添新伤”。因此,修复人员应当在工作的各环节中做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使更多有价值的古书画作品传于后世。

图5 修复后的两件书法作品

猜你喜欢
补法全色画意
刘少民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三星“享映时光 投已所好”4K全色激光绚幕品鉴会成功举办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海信发布100英寸影院级全色激光电视
浅谈书画装裱修复中的全色技法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薛一涛教授运用补法治疗眩晕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