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骨开张 笔势超纵
——湖州市博物馆藏胡公寿扇页赏析

2018-06-19 02:44金媛媛
收藏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方印任伯年行书

□ 金媛媛

图1 胡公寿乔柯霜明团扇页

图2 胡公寿菊石扇页

海上画派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以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海上三熊”和王礼、胡公寿、赵之谦等人为开派名家。这几位早期海派名家均善于花鸟,他们在上海卖画为生,开创了一种新鲜的绘画风气,影响不绝于后代。其中胡公寿名噪一时,成为早期海派的领袖人物。

胡公寿(1823~1886年),初名远,字公寿,号瘦鹤,画以字行,又号横云山民,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侨上海。能诗、善书、画。书法颜真卿,画笔秀雅绝伦,以湿笔取胜。山水花木无所不能,尤喜画梅。寓上海,与李壬叔、胡鼻山诸名流友善,卖画自给。卒年64。

胡公寿出生于华亭,曾习举子业,做过州县掌书记。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考中,于是弃而学画。他于19世纪50年代,移居上海,初到上海时,一无所有,幸得朋友毛树徽帮助,才得以立足。到19世纪60年代时,他就已经相当有名,翻开当时任何一个笔记,只要是提到书画家,就必定有胡公寿的名字。且对他推崇备至。如《海上墨林》记载他“江浙名士无不倾服,谓三百年来无此作也”。张鸣珂也认为“公寿、伯年最为杰出①”。胡公寿是一位诗书画皆能的文人画家,其诗书画被称为“横云三绝”②求其书画者骈阗于门,润笔之资累万。③

湖州市博物馆藏有胡公寿书画扇页作品12幅,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书法作品,以花鸟画居多,有7件:胡公寿乔柯霜明团扇页(图1)

直径28.7厘米。纸本,设色。图绘月光清冷,秋霜正浓,寒林、竹石相得益彰。此图用笔疏放,墨色秀润,自然淡雅。画面左上落款:“乔柯霜明,秋林月寂。莲舫仁兄正,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菊石扇页(图2)

纵19.8、横55.3厘米。纸本,水墨。图绘山石峥嵘,秋菊盎然,露竹挺秀。此图笔墨浑厚,布局新颖。画面右上落款:“少华仁兄正之,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白文方印:“横云”。

胡公寿竹石团扇页(图3)

直径27.5厘米。绢本,图绘湖石竹叶,用青绿皴染湖石青苔,丛草斜生,两株墨竹从旁横斜而出,占据上部画面。竹叶浓墨重描,淡墨相衬,层次分明。画面上方落款:“数叶堕秋雨,一枝横晓烟,渔舫仁大兄正。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竹石图扇页(图4)

纵18.8、横52.7厘米。洒金纸本,水墨。图用水墨勾勒山石,用浓墨画出一枝斜长竹枝,竹叶纷披,用笔简练,墨色分明。画面左上落款:“数叶堕秋雨,一枝横晓烟,缦卿仁兄正之。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竹石团扇页(图5)

直径28厘米。绢本,水墨。此扇页作于光绪五年(1879年),时胡公寿57岁。图用淡墨绘山石,用浓墨写竹。层次分明,笔力逎劲。画面左上落款:“介眉仁四兄属写,雨竹得蓟邱,老鹤陊翎之态。己卯(1879年)春仲胡公寿并记。”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兰石图扇页(图6)

纵18、横52厘米。绢本,水墨。此扇页作于光绪元年(1875年),时胡公寿53岁。图绘山石、幽兰,用水墨写意山石,数茎兰花或绽放,或含苞,幽香暗吐,兰叶用浓墨重笔勾出,浓淡相宜。画面右上落款:“停云馆同心图,乙亥上巳似,少岚仁三兄正之,胡公寿。”钤白文方印“公寿长寿”。

胡公寿竹石图费玉湘行书成扇(图7)

纵18、横52厘米。洒金纸本,水墨。此成扇也作于光绪元年(1875年)。一面为胡公寿竹石图,用浓墨写竹叶纷披,淡墨写意山石,用笔苍润古朴。画面左下落款:“少鲁仁三兄正之,乙亥上巳胡公寿。”另一面为费玉湘行书,书:“夫其明济开豁,苞含宏大。凌轹卿相,潮唅豪杰。戏万乘落寮友,视畴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谈者又以先生虚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老登仙,神友造化,灵为星辰。”款署“费玉湘为少鲁仁弟书。”钤白文方印“费玉湘印”。

胡公寿的花鸟画,《清代画史增编》记载:“花木竹石不减白阳、白石,而遒劲过之,江浙名流推崇备极,谓之腕力之强,局量之大,盖自沈(周)、陈(淳)二公之后,惟君一人而已。”纵观上述胡公寿的花鸟作品更多的表现为君子画的题材,绘竹石、幽兰、秋菊、寒林。他的作品长于水墨,有时略施淡彩,画山石笔墨浑厚中见秀雅,画竹叶笔力劲挺,墨彩焕发。《胡公寿乔柯霜明团扇页》用色倾向于自然淡雅,追求含蓄悠远的境界。胡公寿非常重视诗书画的结合,他的题画诗与画意相配合,尤显意境深远。将胡公寿与同时代的画家张熊相比较,张熊所作花卉描绘工整细致,用色鲜艳,画风更接近市俗。而胡公寿的作品较多的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特别是松江画派的传统。

图3 胡公寿竹石团扇页

图4 胡公寿竹石图扇页

图5 胡公寿竹石团扇页

图6 胡公寿兰石图扇页

在海派绘画中,吉祥如意、神话传说、民俗民风等题材较为常见。这些题材源于生活,更容易被市民所接受。而传统山水画在当时受众要少些,因此海派绘画中山水画为数甚少。而胡公寿的绘画创作中山水画始终保持一定比例。湖州市博物馆收藏有胡公寿山水扇页2件:

胡公寿山水扇页(图8)

纵18.5、横53厘米。纸本,设色。图绘山石嶙峋,长树参天,水榭亭阁掩映其中,一人一舟顺江而下。远处群山逶迤,连绵起伏。画面上方落款:“正是日斜风定候,半江红树卖鲈鱼。此渔洋山人诗也写似,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山水扇页(图9)

纵18.5、横53厘米。纸本,设色。图绘树林成荫,苍翠青郁。柳树婀娜,人家几处。江水澄澄,汀洲苍苍,木桥横卧,长树参天。远山连绵,山势险峻。画面右上落款:“丁巳七月胡公寿画。”钤朱文方印“胡远印信”。

胡公寿的山水画早年摹仿董其昌,中年自立格局。他的山水墨法淹润,画笔秀雅,以湿笔取胜。古人论画皆忌湿笔,以为锋芒全为墨笔所掩,而胡公寿却以湿笔取胜,挥洒豪迈,妙合神解。湖州市博物馆所藏这两件山水扇页,其一为胡公寿作于咸丰七年(1857年),时胡公寿35岁。另一幅作品约稍晚于前幅。两幅画皆摹仿董其昌笔法,为水墨皆用浅降法。所作山河树石柔中见骨,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属于胡公寿早期山水画作品。

胡公寿作为海派开派领军人物,除绘画外,他的书法作品也为人称道。胡公寿的书法出入颜真卿、李邕之间,清健遒炼,独具体势。有人作《论书》二绝,评论当时的知名书家,其一云“横云山民擅三绝,一缣倭国价连城。可怜书法空当代,竟被丹青盛名掩”。④为他精湛的书艺为画名所掩而惋惜。湖州市博物馆藏有胡公寿书法作品3件:

胡公寿行书扇页(图10)

纵18.4、横53.5厘米。纸本。行书:秋翠濛濛,百珠缀丛。火齐的烁,云露凉空。夜吠之根,膏腴上融。并蘖灵化,皓首成童。皤皤何叟,茹草湼颠。搜厥本根,磥砢如拳。含膏吐滋,以饴玉仙。主者録功,移封酒泉。竹嫩十酒赞之二,延青先生正,胡远。钤白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行书扇页(图11)

纵18.3、横52.6厘米。纸本。行书:不到西庄仅五年,衡门乔木愈森然。憐君丰采情如旧,愧我龙钟雪满颠。西庄迺孟渊徵士所居,风致清幽,蔓出尘外。孟渊款留二三宿,情好如昔。将别写图赋诗以归之。雅池仁兄正,胡公寿。钤朱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行书扇页(图12)

纵18.2、横53.5厘米。纸本。作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胡公寿51岁。行书: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都作霓裳散序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重游处,树老无花僧白头。癸酉仲春试鸡毛笔,即希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寿。钤白文方印“公寿”。

胡公寿在当时上海画坛占据权威地位,一方面诚如画史所言画技精湛。另一方面也与书画赞助人有关。胡公寿长期受聘于上海钱业公会,作为职业书画家,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不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的上海,寄卖书画的场所有古董店、茶楼、南纸店、装裱店、笺扇店等,其中笺扇店是最主要的一种。笺扇店最初是由一些爱好把玩扇子、收藏书画的工商业巨擘和富家子弟作为消遣,开家书画笺扇店,经营书画、笺纸、扇子和文房四宝。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创造机会更多的接触书画名家。以便收藏书画佳作和扇子名品。由于旧式信笺、诗笺以及各种文房四宝用品在近代仍很风行,扇子也是当时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名人书画扇更是体面人士的一种气派,因此生意甚是兴旺。于是众起仿而效之,逐渐发展成为书画笺扇的行业。“代乞时人书画”⑤是笺扇店一项主要业务。由于扇市的兴隆直接带动了近代上海画坛画扇的风气。从现存近代书画家的润例看,每个润例里面几乎都有画扇的价格,扇页在某种意义上支撑了书画家的生存。这也是胡公寿作品中扇页的存世量较多的原因,湖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胡公寿作品就都是扇页作品。笺扇店的经营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店家主动觅揽大小画家之作,张挂于铺,售后按一定比例收利;另一种是店主雇用画家为其制作笺扇作品,以谋取利润。如1868年任伯年到上海后,胡公寿为其代觅古香室笺扇店,安设笔砚。

图7 胡公寿竹石图费玉湘行书成扇

湖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胡公寿扇页作品款识中出现的“莲舫”“少华”“渔舫”“缦卿”“介眉”“少岚”“少鲁”“也卿”“雅池”“延青”皆为胡公寿的书画赞助人,他们有可能是官员、富商大贾、中小商贾或文人世绅,其中商人的可能性较大。“贾于沪者,大抵皆无目者流耳,即欲攀附风雅,不惜重价购求书画,亦徒震于其名,非有真赏也。”⑥雅俗合流,当书画家的作品成为一种消费品,赞助商的趣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画家的创作形式与创作内容。为生计,胡公寿在艺术创作中,不可能不注意当下的审美潮流并加以迎合。这也使得胡公寿作品的形式与题材都相对比较单一,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他的艺术发展。

海派画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风气。胡公寿与当时上海画坛许多著名书画家的关系均在师友之间。胡公寿与“三熊”、王礼、朱偁、任伯年、杨伯润、虚谷、吴昌硕等交往甚好。还尤善提携新人,与晚辈画家之间的师友关系,更使他成为海上画派的关健人物。胡公寿与任伯年亦师亦友的情谊更是被传为一段佳话。胡公寿对初到上海的任伯年极为赏识,大力提携,不但将他推荐到胡铁梅所经营的“古香室”,并为他赞誉,极力向钱业公会等团体推荐,帮他多方开拓售画门路。任伯年一直很尊敬胡公寿,毕生称其为“公寿先生”。他还将自己的斋名起作“倚鹤轩”,与胡公寿的“寄鹤轩”相呼应,显然有仰仗胡公寿之意。在艺术上,任伯年也受到胡公寿的指点。任伯年画的梅花竹石就是吸取了胡氏的画法。而任伯年所画山水,从山石的皴擦、横笔点苔以及房屋、树木的画法上看,则与胡公寿如出一辙。任伯年在书法上也受到胡公寿的指授,细加比较,可以发现两人的书体十分相似。

图8 胡公寿山水扇页

图9 胡公寿山水扇页

图10 胡公寿行书扇页

吴昌硕比胡公寿小21岁,他很佩服胡公寿的为人与书画,称其“人情高迈,善书画,意致横逸”。而胡公寿则喜欢吴昌硕的刻印及行篆书,并为他绘《仓石图》。

胡公寿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上的号召力为这些后辈画家在海上立足、发展铺平了道路。虽然胡公寿的书画较多保留了文人画的传统,但他的绘画中却蕴含了形成海派典型画风的诸多可能因素。从胡公寿到任伯年、吴昌硕这三代海派画家中的领袖人物,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画风上,发现从传统的文人画演变为典型的海派风格前后相承的关系。即便胡公寿的艺术光芒逐渐被海派的后起之秀所掩盖,但在近代艺术史上,胡公寿作为海派的开派宗师,他的地位仍旧举足轻重,不可捍动。

图11 胡公寿行书扇页

图12 胡公寿行书扇页

注释:

①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

②④⑥王韬《瀛壖杂志》。

③施蛰存《北山谈艺录》,文汇出版社,1999年。

⑤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责任编辑:郭彤)

天地大美—新时代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

由《收藏投资导刊》主办的“天地大美—新时代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于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参展作品近150件,大部分作品是去年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的获奖作品,是优中选精的作品。既有国画、油画、书法、雕塑,也有紫砂、瓷器、玉雕等作品;入选标准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艺术的繁荣,在于包容。本次展览的主题定位于“天地大美”,是希望推出这个时代优秀的艺术家,用他们美好的艺术品让普通观众爱中国美术馆这样权威、美丽的地方,品味今天“大美中国”的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方印任伯年行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荒率秀润
脚踏实地
“在神不在貌
——从任伯年到徐悲鸿”展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卖假画获良机
任伯年
明颜书《争座位帖》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