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墨妙—文徵明《行书》赏析

2018-06-19 02:44高鹏
收藏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世贞艺苑吴门

□ 高鹏

明代成化嘉靖时期,吴门画派开始活跃,明代书法也进入了另一个兴盛时期。当时的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集中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王宠、陈道复等为代表的文人书画名家。声势浩大,从学众多,以至于王世贞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艺苑卮言》)。他们的书法力追晋唐,一变明初书坛“台阁”之习,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

文徵明作为吴门四才子之一,少时拙于作书,及长,从学于李应祯,规模宋元,刻意临仿。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书造诣深厚,临学精博,各体兼擅。可以说,有明一代书家,京兆之后,当推徵仲擅代。其小楷从黄庭、乐毅中来,严谨纯熟,笔锋挺秀,至晚不衰,尤称精绝;隶法钟繇,独步一时,小篆取径阳冰,惟所作较少耳。文徵明传世作品以行草书为最多:早岁师法怀素及宋四家,后出入怀仁《圣教序》;晚年大字仿黄庭坚,稍加放纵,风格劲挺,亦为世人称道。文氏一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声名煊赫,以至于“文笔遍天下”。其书与其绘画一样,对明代后期影响深远,从学者亦甚多,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大家,有吴门书派之目。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称文徵明行书“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本幅行书中堂为其所书自作七律《暮春二首》之一,诗的内容为表现出明代文人悠闲自足的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作品尺幅阔大,行气畅达,通篇结体婉转姿媚,笔力遒劲流畅。款署“徵明”,虽无创作年代,但从风格上看,并不是晚年效法黄庭坚的大字书体,而应当是“损益圣教”、融合各家之后的特殊面貌。晚明书家邢侗曾将文徵明与元代赵孟作比,称“徵仲差可比肩赵文敏”,或许所指的就是这种书风,虽然此说可能并不完全确切。

文明 行书质地:纸本立轴尺寸:285×94厘米款识:徵明。钤印: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

猜你喜欢
王世贞艺苑吴门
艺苑之星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挑拔平硬,方劲古拙—从王世贞管窥明代隶书的审美观念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滇风艺苑
学诗3
艺苑
窥秘明代王世贞的书画鉴藏世界
恨屋不及乌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