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追魏晋 质入庙堂—刘墉《行书画论》赏析

2018-06-19 02:44高鹏
收藏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庙堂白文黄梅

□ 高鹏

刘墉 行书画论质地:绿库绢本立轴尺寸:167.2×72.6厘米年代:1795年款识:乙卯春日仙舫斋庐学书。刘墉。钤印:刘墉之印(白文)、石(朱文)、清爱堂(白文)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木庵、青原、香岩、勖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统勋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善书,笔墨古厚,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帖学四大家。

此行书中堂节录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二则。所言沈氏家藏《黄梅出山》《袁安卧雪》二图,均为唐代王维所作。王仲至即王钦臣(约1035~1101年),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历官开封府尹、集贤殿修撰。以藏书著称。黄梅即唐代高僧弘忍(602~675年)。俗姓周,黄梅(今属湖北)人。为禅宗第五祖。曹溪即唐高僧慧能(638~713年)。俗姓卢,弘忍弟子,后在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传道。为禅宗六祖。

刘文清书初从松雪入,后则专精阁帖,“尤得力于钟太傅尚书宣示”,中年之后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冠冕一代。此《画论》二则款署“乙卯”(1795年),为其77岁所书。笔意古厚,绵里裹铁,雄深雅健,骨力坚凝,庙堂之气扑人眉宇,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者也。文清位居宰辅,所作多宫绢宫纸,加以笔砚精良,自然得心应手,是其晚年佳作。

猜你喜欢
庙堂白文黄梅
黄梅之星 范璇璇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黄梅之星 赵长玖
从“庙堂”走向“民间”
卢迈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从江湖到庙堂:风电产业一线深度调研与价值发现(下)
寄诸吟友
黄梅落尽,佛心始开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