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R模式视角下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策略之思考

2018-06-23 10:54相振伟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思考德育

相振伟

摘要:探讨了体育、德育、体育德育等概念,概述了美国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TPSR),提出了TPSR模式下我国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策略为: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素养结构,培育学校体育师资;借鉴TPSR模式实践成果,构建形式多样的学校、社区体育德育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考核方法,提升体育德育效果等。

关键词:TPSR模式 学校体育 德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136—03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国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体育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但如何发挥,也可以认为学校体育能在德育方面做些什么?现在仍然令我们困惑与迷失。本研究以TPSR模式为借鉴与参考,尝试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学校体育德育实践效果,对提高学校体育德育实践重要认识,对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德育实践观有着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1体育、德育、体育德育概念探讨

吴蕴瑞,袁敦礼认为体育为培养各种态度最良之学科,能养成诚实守规则、不畏艰难、努力、合作、自信、自制、公正之态度。凡此数体育能养成的态度,均为整个人格所必须。方万邦对体育的定义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和适宜环境为工具,而谋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并提出体育是以身体为工具,来发展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的教育。叶琛认为体育是在遗传的限制下,组织适当的环境,以大肌肉活动为方法,发展个人的身心,改變个人的行为,以丰富人生,适应社会,改造环境;并定义道德是“利于个人或社会的态度与习惯,前者谓之私德,后者谓之公德”。檀传宝认为道德教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魏英敏,金可溪认为道德教育就是按一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对人们的品质和性格进行的陶冶。

潘靖五,茅鹤清认为体育道德教育是体育道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形成体育道德品质,提高体育道德修养,帮助人们选择体育道德行为,从而对体育活动和社会生活发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体育道德教育是人们用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体育活动的主体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使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体育活动主体内在的品质的活动。

桑新民提出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的课题。体育能培养竞争、合作意识,体育能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这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综合学者对体育、道德、体育道德教育的阐述,认为体育与德育是当前与未来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研究领域,且概念界定的正确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的效果,故对学校体育德育概念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此尝试初步提出学校体育德育的探讨性概念,认为学校体育德育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对主体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使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有利于个人或社会的态度与习惯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的教育。

2美国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概述

唐·赫利森(Don Hellison)的TPSR模式是以促进情感领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是通过逐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增加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比例来帮助学生懂得责任感。学生可以经历不同层次上的责任感一从无责任感到有责任感。同时,学生也会从开始的学会尊重自己到学会尊重他人的程度跨越。赫利森在给贫困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实践中,把TPSR模式和身体活动方式融合,适用活动范围从探险实践到教练俱乐部。通过TPSR模式在身体活动中的实践,可以在帮助贫困青少年获得正面的责任教育效益。马丁内克和赫利森(Thomas Martinek and Hellison)认为通过TPSR模式设计与学校和社区的身体活动项目结合来培养与乐观态度相关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TPSR模式理论通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项目中进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有效的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TPSR理论的实践效果。Amparo Escart i,Melchor Guti e rrez,Carmina Pascual,and Diana Mar in(2010)以西班牙13-14岁的23名男生,7名女生辍学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2名男生和3名女生为干预组,11个男生和4个女生为比较组,通过参与一学年的基于TPSR模式的体育课项目实践,研究自我效能感、个人和社会责任的改善情况。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学生在争取社会资源和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方面有显著提高。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干预组参与者的责任行为有所改善。这表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高危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并且认为体育课可能是与年轻人合作的适合场所。David Scott Walsh教授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开设了基于TPSR模式的六个星期旨在增强自尊、自信、健康和运动技能发展的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项目。

TPSR模式在体育课、夏令营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学校体育德育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新的方法、一种新的理念,为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的视角转变、模式选择、理念优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3对我国学校体育中德育实践策略的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体育德育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使体育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体活动是培养全面的人的一种方式,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方式是当代体育中最具影响的教育方式。学校仍然是进行道德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学校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应发挥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道德教育与学校体育结合起来进行,尝试从TPSR模式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思考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策略,具体如下:

3.1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素养结构,培育学校体育师资

教育者的人格是学生进行价值学习的关键中介,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人格,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反思与判断,提高价值水平和能力。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水平。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培养体育教师坚定的道德信念、优良的道德行为。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育教师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榜样或参照物,对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文化修养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总之,在寻求社会支持的同时,体育教师主体还须通过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实践的不断反思与实践、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义无反顾的“人师”使命的意义建构等途径来提升体育教师主体的素养结构,以此促进德育能力的提高。

3.2借鉴TPSR模式实践成果,构建形式多样的学校、社区体育德育载体

国外开设基于TPSR模式的相关体育类俱乐部、夏&冬令营、协会、课程,以及学校与社区合作的青少年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班等在提高学生责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良好行為的养成等方面产生了正面效益的成功教育经验,为我们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情境中吸收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思想选择,成为促进我们关注、思考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的“导火索”,TPSR模式为我们实践体育德育提供了教学模式的样本,为我们体育德育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校体育德育的实施效益需要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开设以TPSR模式为样本的适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体育类俱乐部、夏&冬令营、协会、课程,以及学校与社区合作的青少年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班等,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如开设射艺、舞龙舞狮、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功能发挥。

3.3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考核方法,提升体育德育效果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如在篮球教学中采用菜单式考核方式,包括投篮个数或运球时间等量化方法考核,也须考虑在篮球教学比赛中采用过程性考核等质性考核,学生各级竞赛获奖纳入学校奖学金考评,以此来全面考核学生。美国体育专家韦廉(Williams)在其所撰写的《体育原理》中讲到:“体育的目的在预备精明领袖,优良环境,供给个人或团体适宜运动之机会,务使其在此情形之下,能达到完善康健的身体,快乐的精神与社会的健全人格”。宋君复在《体育原理》中指出,“苟非以训练道德,培养人格为鹄的,不得谓之为教育人才之处所也。教育之目的,一方当传授学识,发达学生之智识,他方更宜注意学生之人格之训练,而后立身处世,始有正确之人生观。”并提出运动为传授原始伦理之工具也,并提出运动可发展学生坚强之意志力,公正与诚实之美德,忠诚服务之心,培养合作之精神。1985年我国德育编写组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体育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学生以顽强的毅力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尊心的教育,它突出的德育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敢于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体育德育所产生的效果有一致的认识,但在近几十年的实践中,体育德育的抽象性目标大而空,可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体育德育的良性发展,也从另一方面弱化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理性发展,是学校体育考核方法发挥效能的“航标”,对提升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我国学者提出的体育、德育、体育德育等概念的思想探讨,借鉴其理论观点,初步尝试提出学校体育德育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了TPSR模式,理论上认为TPSR模式是改善青少年责任领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且体育课是TPSR模式发展的重要场所,基于个人教学经验与相关理论积淀,从思想上提出了TPSR模式下我国学校体育中德育实践策略之可能,以待检验。当然,TPSR模式在学校体育中的德育实践还有很多未论及的方面,有待体育教育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思考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