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甲氨蝶呤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研究

2018-06-28 07:48张力尹王以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宫腔内孕囊宫腔镜

杨 益,张力尹,陈 艳,王以锋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有剖宫产手术史的女性再次成功受孕后,孕囊在其子宫瘢痕部位着床的情况。若盲目地对此病患者实施清宫术,很有可能导致其发生子宫穿孔或破裂[1]。相关的文献指出,联用甲氨蝶呤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研究联用甲氨蝶呤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2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这些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被确诊患有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其中,排除合并有恶性葡萄胎、严重贫血、严重感染、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多胚胎妊娠的患者和有2次及2次以上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这102例患者的年龄为27~41岁,平均年龄(33.6±2.7)岁;其停经的时间为39~66 d,平均停经时间(55.4±10.8)d;其血β-HCG值为1024.5~2099.1 ng/mL,平均血β-HCG值(1594.8±254.7)ng/mL。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血β-HCG值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这两组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杀胚预处理,方法是: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 d、第3 d、第5 d和第7 d为其肌内注射1 mg/kg的甲氨蝶呤。之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血β-HCG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待患者的血β-HCG值降至500 mIU/mL以下、且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孕囊周围的血流呈点状信号或无信号时,即可对其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应用超声下负压吸引清宫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应用扩宫器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待扩至使用8号扩宫器后,将超声仪的探头和8号负压吸头置入其宫腔内,在超声仪的引导下以400 mmHg的负压对孕囊进行吸引,直至孕囊的主体与子宫体彻底分离。用刮匙对孕囊着床处的宫腔组织进行充分的搔刮。完成宫内清理后,向宫颈处注射3 U的垂体后叶素,以促进子宫收缩。为研究组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在术前0.5 h,将400μg的米索前列醇置于患者的阴道后穹窿处,以软化其宫颈。对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完成宫颈软化后,使用浓度为5%的甘露醇溶液对患者进行膨宫处理。用扩宫棒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待扩至使用10.5号扩宫棒后,将宫腔镜置入其宫腔内,并在宫腔镜的引导下对其子宫内结构、孕囊的具体位置及体积等情况进行观察。将负压吸引器置入宫腔内,以300 mmHg的负压吸除宫腔内的积血。吸净宫腔内的积血后,应用电刀对子宫瘢痕处附着的妊娠组织进行环形电切。完成电切后,对宫腔内的活动性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处理。在确认子宫内壁完整、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点、宫腔线清晰后,将手术器械撤出,并向宫腔内注射1 mL的几丁聚糖,以防止宫腔发生粘连[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血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术毕至月经复潮的时间和术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血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术毕至月经复潮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毕至血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h) 术毕至月经复潮的时间(d)研究组 51 35.6±10.4* 33.7±9.4* 21.4±6.9* 37.5±7.2*对照组 51 47.9±19.6 85.7±14.2 34.2±10.5 57.6±14.4

2.2 两组患者术中转行开腹手术比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术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情况,其术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比率为0.00%。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术中因负压吸引造成子宫瘢痕破裂出血而被迫转行开腹手术,其术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比率为5.88%。两组患者术中转行开腹手术的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此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为其注射甲氨蝶呤进行杀胚治疗。但进行此治疗的疗程较长,且安全性不高(患者可因胚胎继续发育而发生子宫破裂出血)。由于孕囊周围的血运丰富,直接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容易导致其发生子宫大出血[3]。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可精准地切除其孕囊,且能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宫腔内的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从而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子宫大出血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血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术毕至月经复潮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联用甲氨蝶呤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1] 严祖芳,金群俏,倪美娣. 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76例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15,20(2):305-306.

[2] 何美芳,张阁,易辉兰. 宮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24例临床体会[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7):62-63.

[3] 孙茹欣,赵红. 宫腔镜联合MTX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408-409.

猜你喜欢
宫腔内孕囊宫腔镜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
负压吸宫术后B超提示宫腔内回声改变处理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