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在诊断活动期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6-28 07:48陈艳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期组肠病活动期

陈艳华

(德宏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德宏 678400)

炎症性肠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类型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1]。

目前,临床上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2]。根据该病患者病情的活动性可将炎症性肠病分为活动期炎症性肠病和缓解期炎症性肠病。为了分析血常规检查在诊断活动期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德宏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病情活动性的不同将其分成活动期组(45例)和缓解期组(4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活动期组患者中有女性20例、男性25例;其年龄为25~81岁,平均年龄(33.9±10.91)岁;其病程为4~38个月,平均病程(21.5±4.27)个月。缓解期组患者中有女性20例、男性24例;其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33.6±10.93)岁;其病程为4~37个月,平均病程(21.3±4.22)个月。对比组体检者中有女性17例、男性23例,其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31.8±10.83)岁。三组人员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这三组人员均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查方法是: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2 ml,使用SYSMEX(希森美康)1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罗氏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ZC-1000血沉仪对血样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值、C反应蛋白值、血小板的体积和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计数等。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血红蛋白值、C反应蛋白值、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和对比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比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患者与对比组体检者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及C反应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人员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比较( )

表1 三组人员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比较( )

注:△与缓解期组和对比组相比,P<0.05;#与对比组相比,P<0.05。

检测指标活动期组(n=45) 缓解期组(n=44) 对比组(n=40)血红蛋白值(g/l) 106.91±18.62△ 128.15±19.62 130.07±15.25血小板计数(×109/L) 311.14±21.89△ 227.13±23.52# 173.88±19.29 C反应蛋白值(mg/l) 35.41±12.67△ 12.24±6.33 8.52±1.19红细胞沉降率(mm/h) 45.48±13.82△ 20.21±8.95 54.74±21.59红细胞分布宽度(%) 18.57±1.97△ 14.03±1.72 13.94±1.42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10.27±2.81△ 6.77±1.95 6.08±1.95血小板体积(fL) 8.14±0.59△ 10.27±1.03# 12.10±0.5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血小板的计数及体积与诸多疾病的活动性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3]。阎冬研究指出,在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血液中红细胞的分布宽度会迅速上升[4]。张袁露等[5]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反映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活动期组患者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的水平、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和对比组体检者。缓解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比组体检者。缓解期组患者与对比组体检者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相比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在诊断活动期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叶院宁,余纳,孙文荣,等.粪便新喋呤及钙卫蛋白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2):159-164.

[2] 穆燕莉.血常规、CRP和PCT在一般人群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3):1509-1510.

[3] 钟敏儿,吴斌.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国内外共识与指南主要内容介绍及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3):244-247.

[4] 阎冬.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642-4643.

[5] 张袁露,庄思慧,张诗颜.血细胞相关参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6):837-839.

猜你喜欢
期组肠病活动期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卵巢癌中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2的表达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