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为本 创新为引

2018-06-28 11:39李艳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新课改

摘 要:开发以学生为本的新时期体育课程资源,是对新课改“健康第一”理念的忠实贯彻,也是引领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在分析体育课程改革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资源创新开发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新时期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技艺性课程特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程资源;创新路径

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改下体育课程创新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时代命题。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领域,只有从多层面做好创新实践的探索,才能推动体育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新课改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

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度和宽度不断提高,但其中最尖锐的阻力之一就是体育教学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本质上就是将一切与体育课程有联系的、能够丰富教学活动的资源纳入进来,对这些资源的体育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在打破传统体育课堂单一、教学理念和模式古板的基础上推动体育课程更好地为新课改“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服务。创新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使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得到有效丰富,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进,课程体系得到有效完善,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基础上促进实践能力和体育技能并行发展,同时也是对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的一次有效重塑。

二、新课改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实践路径

1.兴趣为导

课程资源应该在普及化、生活化和趣味化上做文章,打造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的体育课程资源,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利用使体育课程成为学生释放压力和天性的场所,培养学生体育课程主人翁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体育课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长,从而产生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的内在动机,在兴趣为导的条件下,积极创新和改造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情境,不仅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为其注入了丰富的活力。从生活情境中发掘资源,创设吸引力十足的体育场景,对体育学习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如在端午节时创编“赛龙舟”的体育游戏,元宵节时创编“舞龙舞狮”的体育游戏。同时也可以对社会上的一些时事新闻进行深加工,开发成体育课程资源。

2.素质为本

新课改下,体育课程只有切实发挥好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遵循“素质为本”的基本方针,才能体现课程的时代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体育教师对传统体育资源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在尊重和利用好傳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仍然应该以传统的跑跳投等基本内容为框架,但是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应该进行适度创新。比如,对“跑跳投”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合理改造,合理降低难度,使其更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学情和需要。此外,还可以对一些略显呆板的教学内容改造“变形”,使其趣味性更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将跑步训练变成追逐跑、折返跑、绕障碍物跑等,让学生在自觉地参与中实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衡成长的目标。

3.创新为引

体育课教学形式以户外教学为主,这是其与文化课最大的区别和魅力,也为教师的联想、发现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体育学科以技艺性教学为主,技艺思维的魅力就在于求异性,无论是动作的创新还是方法的创新,都能为体育课程资源注入新鲜活力。只要体育教师愿意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凭借自己的创新思维从看似“有限”的体育教学资源中发掘出丰富的资源。以体育器材为例,很多体育器材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在用途上非常受限制,只要教师发动思维,就能够创造出“五花八门”的新玩法和新教法。

比如,栏架可以用作跨栏练习,也可以开发出钻越障碍的玩法,还可以改造成投射门的练习;垒球可以作为常规的投掷练习道具,也可以开发成保龄球道具;跳高架可以用作障碍跑的道具和球门。部分体育教师常常抱怨体育教学器材不足而导致课程质量下降,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善教学硬件设施的前提下,体育教师不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创新为引,使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不断发挥出新的作用。同时,体育教师也要注意集思广益,调动学生共同联想创新,既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站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角度进行,而不再以教师的意志为主要导向。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走出传统的“重竞技、重技能”的老套路,扮演好体育课作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排头兵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黄传华. 新课程改革视野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难点与策略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4):11-12.

[2]章懿.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 运动, 2016(3):100-101.

作者简介:李艳(1978— ),四川资阳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