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18-07-09 09:16季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季玉玲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青光眼类型, 其是由于眼球前房角关闭, 眼内的房水排出时受到阻碍导致[1]。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为视力下降、疼痛、眼压、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房水闪辉、虹膜黏连、房角关闭、晶体状改变、眼底等[2]。闭角型青光眼通常会伴有其他的疾病, 而白内障是其最常见的疾病。白内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絮乱, 导致晶体状蛋白质变性继而引起混浊[3]。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会加重患者病情的恶化, 使其视力严重的减弱, 继而导致患者看不清物体的情况, 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研究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12月收治的6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无语言障碍、精神病史、手术禁忌证, 且均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5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9.24±6.73)岁;病程7个月~6年, 平 均病程(3.6±1.5)年。对照组中男17例, 女 1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9.87±6.65)岁;病程8个月~6年, 平 均病程(3.7±1.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降眼压药治疗, 将患者的眼压维持在18~30 mm Hg(1 mm Hg=0.133 kPa), 在术前1 h对所有患者采用甘露醇全身静脉滴注250 ml, 采用复方托吡卡胺对其进行散瞳。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 患者采取平卧位, 在其角膜缘作一个大小为3.0~3.5 mm的角膜隧道切口, 并在附近对其进行穿刺作为辅助切口, 在粘弹剂注入后, 采用连续撕囊, 充分进行水分离与分层, 超声乳化, 在皮质吸除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保证在前房与囊袋内的粘弹剂注入量充足, 使用粘弹剂针头将虹膜根部与房角分离。将前房角加宽, 加深前房后,将粘弹剂吸出, 再在切口处注入平衡盐液, 手术结束, 将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均匀涂抹在结膜囊上。

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体位与麻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使用开睑器将患者的眼睑打开, 采用利多卡因将其球结膜浸润麻醉, 上直肌后固定缝线, 在角膜缘7~9 mm处将球结膜与筋膜剪开, 长度为7~8 mm, 制作一个4 mm×3 mm的梯形巩膜瓣, 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将小梁组织剪除, 并切除虹膜周边, 采用尼龙线将巩膜瓣固定, 再进行分层缝合球结膜和筋膜, 手术结束, 将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均匀涂抹在结膜囊上。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以及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视力 前房深度(mm) 眼压(mm Hg)观察组 31 0.77±0.18a 2.81±0.33a 11.35±4.16a对照组 31 0.57±0.20 2.54±0.31 16.13±7.68 t 4.138 3.32 3.047 P 0.000 0.001 0.002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角膜水肿, 1例前房纤维素渗出, 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2例前房出血, 3例角膜水肿, 3例前房纤维素渗出, 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92,P<0.05)。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类型, 其是由于眼球的前房角关闭以及眼内的房水排出时受到阻碍引起的一种疾病[5-8]。闭角型青光眼又可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定义一直在不断的更新, 早期人们一般认为眼压高即为青光眼, 但后来研究发现正常人也有可能出现眼压高的情况, 而且有少部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却是正常的。青光眼的共同特征是视野缺损以及视神经萎缩, 该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病理性的眼压升高, 其之所以被称之为青光眼, 是因为末期患者的眼睛通过光线照射,能够看见瞳孔有青色的反光。该疾病的症状有视力下降、疼痛、眼压升高、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房水闪辉、虹膜后粘连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虹膜角膜角闭塞、晶状体改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该疾病通常会带有其他疾病, 而白内障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9-13]。小梁切除术是治疗该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 其通过在患者眼部建立一个永久性且能确保房水能够流出眼外的滤过通道,继而使眼部房水有效的维持循环平衡, 但其容易导致患者白内障加重以及眼压异常等, 对此, 现今医生与患者更愿意采用房角分离术[14-20]。房角分离术是通过对患者周边房角正常结构的重建恢复其小梁网的滤过作用, 继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该手术方式具有风险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并且对患者眼压影响小等优点[21-23]。研究表明,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的将患者混浊晶体状摘除, 从而改善其白内障症状, 将粘连的前房角分离, 使房水循环恢复正常, 继而使眼压降低, 最终达到患者视力恢复的目的[24-26]。本研究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以及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角膜水肿, 1例前房纤维素渗出, 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2例前房出血,3例角膜水肿, 3例前房纤维素渗出, 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92,P<0.05)。

综上所述, 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莫东, 刘亚男, 秦渊, 等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1):68-70.

[2] 李瑛瑛, 张友岩, 王金桃.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6):330-333.

[3] 黎鹏, 李晓燕, 刘燕琼.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2017, 24(11):1517-1518.

[4] 王存波, 丁伟娜, 杨学秋.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3):88-89.

[5] 裴锦云, 林羽, 杨海燕.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天津医药, 2016,44(7):906-909.

[6] 胡宏阁, 王钰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眼科新进展, 2016, 36(6):569-571.

[7] 张远航.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48例疗效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20):13-14.

[8] 罗顺利. 房角分离术结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26例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3):68-69.

[9] 娄国鼎, 徐建男. 闭角型青光眼等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 现代养生, 2016(4):92.

[10] 蔚旭升.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评价. 临床医学, 2016, 36(12):92.

[11] 李传学.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探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48):9499-9500.

[12] 马大卉, 冯其高 , 周依岚, 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10):201-203.

[13] 张洪权.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研究. 特别健康, 2017(18):29.

[14] 努尔比亚·买买提.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分析.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 11(3):114-115.

[15] 詹田兰.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0):78-80.

[16] 朱涛, 马勇, 杨乐, 等. 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 16(25):4970-4972.

[17] 邹云桥.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 心理医生, 2018, 24(1):146-147.

[18] 任洁.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 2013(28):646.

[19] 赵月.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伴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探析. 中国疗养医学, 2017, 26(4):412-413.

[20] 李铁兵.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42例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1):104-105.

[21] 徐岬, 康建芳.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29(3):247-249.

[22] 刘旋.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10):1088-1090.

[23] 郑尧定, 毛丹娜.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4):731-733.

[24] 何涛, 杨秀梅 , 梁晓磊.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国际眼科杂志, 2015,15(9):1590-1592.

[25] 李哲清, 李利艳.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22(6):430-432.

[26] 张晓鸣.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8):1601-1602.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