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8-07-09 09:16刘健丽钟景样黄志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清除率乳酸呼吸衰竭

刘健丽 钟景样 黄志成

重症肺炎是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部分患者症状、体征并不明显, 最早出现的症状经常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 同时伴有原发病加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 就会导致预后变差,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乳酸含量异常是判断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指标, 可为多种危重病的预后评估提供指示[2]。为此, 本文现对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探究, 分析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依据患者疾病结局分为为生存组(52例)和死亡组(20例)。生存组女25例, 男27例;年龄62~86岁, 平均年龄(72.4±6.0)岁;病程10~40 d, 平均病程(18.9±5.4)d。死亡组女10例, 男10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 (72.3±6.2)岁;病程 10~40 d, 平均病程 (19.1±5.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1. 2 纳入标准 均符合美国感染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2007年发表的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涵盖主要标准、次要标准, 其中主要标准有2条:①需接受机械通气;②伴有感染性休克, 需接受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有9条: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病变累及多个肺叶;③氧合指数≤250 mm Hg(1 mm Hg=0.133 kPa);④伴有氮质血症[血尿素氮(BUN)≥7 mmol/L];⑤存在意识障碍或者定向障碍;⑥血小板减少 (<100×109/L);⑦白细胞减少 (<4.0×109/L);⑧伴有低血压, 需强力液体复苏;⑨伴有低体温(<36℃)。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者3项次要标准, 且年龄>60岁即可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3]。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 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给予免疫治疗、改善代谢治疗。采用电极法测定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 仪器为美国IL公司GM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根据患者乳酸清除率分成低乳酸清除率组(≤10%, 22例 )、高乳酸清除率组(>10%, 50例 )。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初始乳酸水平和治疗6、12、24 h的乳酸清除率, 同时对比低乳酸清除率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及死亡的情况。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水平-治疗后乳酸水平)/初始乳酸水平×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初始乳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治疗6、12、24 h的乳酸清除率为(13.0±2.5)%、(18.4±3.4)%、(23.2±4.3)%, 明显低于生存组患者的(18.0±2.7)%、(25.7±3.6)%、(31.3±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及死亡情况对比 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比(±s)

注:与死亡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初始乳酸水平(mmol/L) 乳酸清除率(%)治疗6 h 治疗12 h 治疗24 h生存组 52 7.4±2.4 18.0±2.7a 25.7±3.6a 31.3±4.4a死亡组 20 7.3±2.1 13.0±2.5 18.4±3.4 23.2±4.3 t 0.1636 7.1785 7.8223 7.0396 P 0.8704 0.0000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及死亡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些年来,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形势下, 老年重症肺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来说, 因为基础情况比较差, 致使预后不佳。为此, 应通过对动脉血乳酸含量的监测, 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4-6]。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来说, 均伴有不同程度组织灌注障碍与氧合障碍, 致使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 产生更多的乳酸,经常伴有高乳酸血症, 且经常发生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前。然而, 因为患者机体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单次检测患者血乳酸含量无法准确体现机体状态及病情程度, 所以, 为了更加及时、准确的评估患者机体组织细胞灌注与氧代谢情况及治疗效果, 一定要对患者血乳酸含量变化予以动态监测。可以说,乳酸清除率是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7-9]。

本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初始乳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治疗6、12、24 h的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 通过对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的检测, 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病情康复情况, 以此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文献, 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与相关文献报道[10]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1] 朱宝华, 江洁, 孙峰, 等 . 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2(1):76-79.

[2] 刘沛. 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 9(18):127-128, 131.

[3] 刘冰, 王国兴, 张斌 , 等. 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降钙素原水平对评估重症肺炎预后的价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2(24):2087-2089.

[4] 刘汉冕, 杨日焰, 陈杏波 , 等. 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合并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6,6(13):199-202.

[5] 朱婉凌, 李增艳, 王敏.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凝血及纤溶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7):44-45.

[6] 胡英芳, 王灿敏, 宋云峰, 等. CD14阳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工程, 2017,24(1):26-27.

[7] 刘彬彬, 李彪.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抗感染药学, 2017(7):1424-1426.

[8] 张磊, 陈汉明 , 黄典 .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对老年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及预后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7,28(23):3823-3826.

[9] 刘仟.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其细菌清除情况的影响分析. 医药前沿, 2017, 7(32):142-143.

[10] 黄涛. 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11):1157-1158.

猜你喜欢
清除率乳酸呼吸衰竭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